荊門市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辦法

學校各部門要圍繞教學做好各自的職能工作,支持教學,服務教學。 制定科學的教學計畫。 新課要形成完整的教案。

關於印發《荊門市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的通知

荊教基〔2009〕13號

各縣市區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屬各學校:
為了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進一步規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現將《荊門市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各地各校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市教育局將適時開展專項檢查和考評。
附屬檔案:荊門市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辦法
二○○九年四月十五日
附:

荊門市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辦法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為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健康持續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本《辦法》包括學校教學業務管理、教師教學常規要求和學生學習常規要求等三章內容,每章共有16條,藉助過程管理來實現。

第一章 學校教學業務管理

第一條 突出教學中心地位。學校要把教學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長是教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教學的校長是直接責任人。學校各部門要圍繞教學做好各自的職能工作,支持教學,服務教學。
第二條 建立教學工作目標體系。開學初,學校、年級組要分別擬定教學工作目標,教研組、備課組、科任教師要擬定具體的學科教學質量目標。各個層面的目標都應以國家課程計畫和課程標準為依據,設立量化目標體系和非量化目標體系。
第三條 制定科學的工作計畫。學校教學工作計畫必須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課改精神,符合學校教學實際,體現學校辦學特色。教研組、備課組、科任教師擬定的學科教學計畫,必須符合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符合學生實際,體現學科特點及教師個人教學風格,全面反映一學期的教學活動。各類計畫都要做到內容科學,任務明確,措施具體,操作性強。
第四條 嚴格執行課程計畫。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計畫,不得隨意增加或減少課程門類及課時。要積極開發適合本地本校實際的校本課程,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要嚴格遵守中國小作息時間,不得占用雙休日、利用節假日補課,學校要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以上的體育鍛鍊時間。
第五條 保持正常教學秩序。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認真組織校務值日和教務值日,保證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運轉。學校要經常檢查上課情況,教師不能擅自調課、私自換課、隨意缺課,因特殊情況造成缺課的,事後應督促及時補齊。因特殊情況,學校需停課一天以上的,須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未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一般不得組織中小學生外出參加各種活動。
第六條 堅持現場指導教學。要推行學校領導蹲點負責制度,每個校級領導都要蹲好一個年級,聯繫一個教研組,並定期參加年級組的工作研究和教研組的教學研究活動。校級領導要保證每學期至少聽課20節以上。
第七條 規範教材和教輔資料管理。學校必須使用經國家、省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教材。各地編寫的地方性鄉土教材,必須經省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後,方可在一定範圍內使用。學校和教師不得濫訂、濫編、濫印、濫發教輔資料,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禁征訂和使用未經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查或推薦的教輔資料。
第八條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要建立專業對口、年齡結構和科任教師比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要健全教學獎懲制度,形成競爭激勵機制。要加強校本培訓,推行“名師工程”,鼓勵教師自覺提升專業素養。要本著“以考促教,以學促教”的原則,積極推行教師業務水平定期考試制度,進一步最佳化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第九條 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學校要鼓勵教師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形成良好的職業學習習慣。要有計畫地組織教師開展業務學習,引導教師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幫助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能力。教師繼續教育要做到實施有規劃、過程有記載、階段有總結。
第十條 加強教學研究。學校相關科室要切實履行職責,紮實組織教研活動,完善教科研流程。各學科要每周開展一次常規教研活動。教研活動要以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交流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信息,研究課程標準,探討先進的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等為主要內容,以集體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和講座等為主要形式。集體備課要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定中心發言人,並有書面記載。聽課要有過程分析、有延伸思考。每位教師每學期主講校級以上公開課不少於1節。老教師(50歲以上)每學期聽課不得少於10節,中年教師(40—50歲)不得少於15節,青年教師(40歲以下)不得少於20節。學校要組織教師主動參加各級各類正規渠道的教改科研活動,扎紮實實開展好每學期一輪的“四課”活動,即新教師的匯報課、青年教師的展示課、骨幹教師的研究課、名優教師的示範課。每學年要組織一次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全面提高的全能競賽。
第十一條 落實實踐(驗)教學。學校要規範配置與學校規模和課程要求相適應的實踐(驗)教學基地、設施、師資,並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要充分發揮現有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保證學科實踐(驗)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第十二條 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學校必須創造條件,從硬體、軟體、師資等方面保證信息技術教育的需要。要在開好信息技術課的同時,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要積極支持學生自主進行網路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
第十三條 組織教學檢查。學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教學檢查。每次檢查要有專項目標,有情況記載,有結果分析,有改進意見。教學檢查的必檢項目包括開學初和期中對教學工作計畫及其過程實施情況的檢查;期中、期末對教師的備課、批改作業的數量及質量的檢查;每月一次的校務日誌、教務日誌、班務日誌、年級組工作、教研組工作檢查;每學期一次的實驗室、圖書室、體音美器材和設施及其它與教學有關的設備、設施的使用與管理情況檢查。
第十四條 做好教學工作總結。學校要在每學期期末及時做好教學工作總結。總結應採集詳實的材料、數據及典型事例,全面分析成績,提煉經驗,找準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總結的類別一般應有學校教學工作總結、年級組教學工作總結、教研組教研工作總結、教師教學工作和專業成長總結。
第十五條 做好教學工作評估表彰。學校要在學期結束時做好教學工作的全面評估表彰。要採取過程評估與終結評估相結合的辦法,全面考評教學各部門、各崗位工作目標的達成情況和工作計畫的落實情況,依據獎懲制度,實行獎懲兌現。對教師的評價,要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研組、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全面考評教師的德、能、勤、績,促進教師教學工作的不斷改進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第十六條 加強教學業務檔案管理。學校要加強教學業務檔案的收集、整理和歸類。各種計畫,規章制度,教研活動,教學檢查,教學工作總結及考評、獎懲等教務資料要定期收集、整理,及時歸檔,專人管理。

第二章 教師教學常規要求

第一條 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嚴格遵循教學規律;要樹立人本意識、生命意識和質量意識,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條 制定科學的教學計畫。學科教學計畫應分析學情,研究課程標準、教材、考試大綱,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實施方法與進度。
第三條 認真備課。教師新授課要超前一周備課。教師備課要充分體現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做到“四備”,即備教育教學理念、備教育教學資源、備教育對象、備教學策略和方法,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手中有辦法,實施有成效。4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學會編制電子教案,學會針對某些內容設計網路環境,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第四條 認真撰寫教案。教師的教案要既有預設性,又有生成性。教案內容一般應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步驟、板書設計、練習設計、作業布置、教學後記(隨筆)等。青年教師的教案必須過程詳細,環節規範;有經驗的中老年教師的教案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新課要形成完整的教案。複習指導、實踐訓練、作業和試卷講評等各種課型的課也應有針對性的教案,不得用課本、試卷的批示代替。禁止教師無教案上課。
第五條 規範課堂教學行為。教師要按課表上課,實行候課制,並在舉行必要的儀式後準時上下課。教師在課堂上應做到儀表端莊,語言規範,板書工整,實驗操作正確熟練。教師上課必須使用國語教學,語文教師國語水平要達到二級甲等以上,其他學科教師國語水平要達到二級乙等以上。
教師上課應做到“十不準”,即不準擅自調課、停課;不準無故離開教室,隨意中斷教學;不準“滿堂灌”;不準使用無線通訊工具;不準抽菸和酒後進課堂;不準坐著講課(特殊情況需提前向學校領導作出說明);不準看與教學無關的書報雜誌;不準歧視學習困難學生;不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準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第六條 開展直觀教學。要利用直觀教學形象、生動的特點,積極開展直觀教學。要充分套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重視演示實驗教學的落實,積極運用教學掛圖、教學模具、教學模型等直觀教具,提高教學效率。
第七條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良好的教學專業素養,正確理解和運用教材,注重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落實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努力創造高效課堂,做到教學過程最佳化、教學方法得當、教學效果顯著。
第八條 培養學生學習品質。教師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幫助學生掌握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複習、完成作業、開展實驗(實踐)、參加考試(測驗)等各環節的科學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九條 開展實驗教學。教師在實驗課前要精心研究實驗,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確定具體的方法、步驟和操作程式,準備好所需的儀器、材料和工具。教師要在學生實驗前講清實驗目的、要求,以及儀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學生實驗時,教師要巡視指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的困難,並防止發生意外事故。實驗完成後,教師應及時檢查了解學生實驗的情況,對實驗中的問題和經驗進行小結,完成實驗評價,進一步鞏固實驗效果。教師要布置必需的實驗作業,指導學生寫好實驗報告,並認真批閱和評價。
學校要立足實際,開放實驗室,為學生進行課外實驗提供場所和時間,為學生實驗探究、合作學習創造機會。提倡教師組織開展探究實驗活動,提倡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等科學活動。
第十條 重視教學反思。每節課結束後,教師要根據教學實施情況,認真進行思考、梳理,總結教學得失,分析原因,從多個方面寫好教學後記。
第十一條 做好作業布置和批改工作。布置的作業要精心設計,分層要求。作業布置與否和布置的多少要尊重教學規律,尊重學生個性特長,符合上級有關政策精神。布置的作業應該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講,有錯必糾。
第十二條 開展課外輔導。課外輔導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差異,分類指導,精心實施,講究成效。要規範輔導行為,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開展課外輔導活動,不得隨意占用學生的自習課。要重視個別輔導,教師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對個別學生存在的特殊問題,及時給予幫助。禁止教師組織或參與有償課外輔導。
第十三條 組織考試(測驗)。組織考試(測驗)要做到“五要”,即要按照學科特點和有關規定科學合理地安排考試;要認真命題,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要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肯定學生的創見;要客觀評定成績,統考科目要嚴格按評分標準流水閱卷,以確保學生成績的客觀公正;要做好質量分析,教師要在考後及時對班級、學生學習成績進行全面分析,填好質量分析表,總結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改進教學的措施。
第十四條 實施科學的教學評價。課堂教學評價要做到實事求是,語言中肯,以鼓勵為主。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關懷,多鼓勵,多給鍛鍊機會。學期結束時,要按照以評價促發展原則,將平時的過程評價與期末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方式,對學生學業狀況、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作出全面的激勵性評價。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倡導教師引導學生建立“個人成長檔案”,關注學生髮展的全過程。
第十五條 組織學科課外活動。各學科教師都要在學校統一組織下,成立學科興趣小組,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小組活動要做到有計畫、有場地、有系統內容、有活動記載。學科課外活動要以開展實踐性活動為主,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
第十六條 開展校本教研。教師要樹立問題即課題、參與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理念,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努力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以科學的探索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將具體的教學問題轉化為課題,並認真進行研究。提倡教師每月讀2~5篇教育教學理論文章,每學年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著作。在此基礎上,教師每學年要努力做到“五個一”,即上好一節教學研究課;提供一份用於評比或交流的教學設計或多媒體教案;設計一份試卷;撰寫一篇教研論文、案例或總結;參與一個教研課題。

第三章 學生學習常規要求

第一條 掌握預習方法。要養成先預習後上課的習慣,根據教師教學進度和學習要求,通覽所要學習的內容,找出重、難點,並初步思考書後的習題,嘗試完成書上的部分例題和練習題。要通過多種途徑主動收集課外學習資料,整合學習資源,彌補自身的不足。要把經過自己努力還未弄懂的問題確定為聽課重點。
第二條 提高預習效果。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學科預習時間,重點加強對薄弱學科的預習。預習的方法要從小培養,隨著學段的變化,預習的量與質應有所區別,以便追求最佳的預習效果。提倡制定預習計畫,寫預習筆記。
第三條 學會課堂學習。做到“六要”,即要專心致志聽課;要帶著預習中的疑難問題,圍繞教師講課重點認真思考;要善於辨析對比,關注教師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要勇於發言,敢於質疑和交流;要抓住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板書要點、重要方法,有針對性、有選擇地做好課堂筆記;要積極與同學合作,學會與同學一起實現學習目標。
第四條 培養課堂學習品質。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過程,樹立“我要學”、“我能學”、“我會學”的信念。學會自主,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尊重,學會欣賞,學會學習,感受課堂學習的樂趣。
第五條 堅持課後複習。做到“四要”,即要圍繞教材重點和教師講課要點,明確複習要求,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要及時回憶教師課堂教學的內容,記住重要知識和解題方法;要及時整理筆記,尤其是教師板書中的核心知識、重要方法;要理清思路,建立新的認知結構,總結新內容中的學習要點,掌握重要的知識技能,達到課時目標中的學習要求。
第六條 學會系統複習。認真進行章節複習,通過文字概括、列提綱、畫圖表等方法構建章節的知識結構,掌握章節的核心內容,總結章節中的方法和技能,達到章節目標中的學習要求。根據考試類型和自己的學習特點,認真進行考前複習,完成針對性的複習訓練。
第七條 提高複習效果。課後複習重在及時,貴在堅持和規範;章節複習重在提煉,貴在方法和體系;考前複習重在掌握,貴在總結和歸納。
第八條 規範作業要求。要及時、規範、獨立地完成常規作業。當作業遇到困難,要主動請教老師或同學,但不可抄襲他人作業。要自主或合作完成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作業。要主動參與並完成合作學習中的分工任務,保證作業質量。
第九條 遵循作業規律。作業前應先複習教材,弄清所學字詞、語法、句型、概念、原理、法則、規律、公式,然後作業,以減少差錯。作業時要認真審題,弄清題意,理清解題思路,明確方法和步驟,提高作業的正確率和完成作業的速度。作業完成後要仔細檢查。
第十條 提高作業效果。完成作業要注意學習方法,要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探究和歸納,開拓解題思路。提倡舉一反三、一題多解和選擇最優解法,形成遷移知識和良好的解題能力。要及時訂正作業中的差錯,分析錯誤的原因,針對存在的問題採取彌補措施,同步進行訓練矯正。對一些典型錯誤要注意收集,並建立“錯題冊”,要經常溫習,防止重犯錯誤。
第十一條 規範實驗準備。實驗前要針對實驗課題認真看書,明確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驟,以及實驗的注意事項,原則上未預習者不得進入實驗室做實驗。實驗操作前要檢查本次實驗的儀器設備、工具、元器件及材料是否符合實驗所要求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及技術狀態,若有不符,要及時報告。
第十二條 正確完成實驗。在教師和實驗員的指導下,按實驗目的、要求、方法、步驟和操作程式進行實驗。保持實驗室安靜和整潔,遵守實驗規則,確保實驗效果和安全。實驗時,注意力要集中,仔細觀察現象,準確詳細地記錄實驗數據。實驗後,對所得到的數據要進行認真分析,作出實驗結論,並按要求完成實驗報告。
第十三條 做好考前準備。考前要在教師指導下,全面系統地複習所學知識,並對知識進行整理歸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對考試時間、方式、內容、考綱、考紀等要做到心中有數。
第十四條 依據要求考試。要遵守考紀,誠信應考,力求全面真實地反映實際水平。考試時,要審清題意,理清思路,迅速作答;要書寫工整,作圖準確,解答完整。
第十五條 科學應對考試。在考試中要克服焦慮、急躁、慌亂、緊張等不良心態,並掌握先易後難、先熟後生等應考方法,拿足基本分,爭取得高分。
第十六條 重視考後總結。要在教師指導下,對考卷進行質量分析,找出知識、技能方面的缺陷,寫出考後反思,堅定學習信心,改進學習方法,積累考試經驗,提高學習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