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心經

《茶道心經》文章名之簡稱,全稱《茶事八諦匯六義一心經》。《茶道心經》是負水齋居士《茶道體系研究》三十萬字手稿中提煉濃縮的三百多字的文章,是其人茶道思想的精華。

茶道心經

《茶道心經》文章名之簡稱,全稱《茶事八諦匯六義一心經》。《茶道心經》是負水齋居士《茶道體系研究》三十萬字手稿中提煉濃縮的三百多字的文章,是其人茶道思想的精華。文章的文學形式仿照釋家唐代三藏法師玄奘翻譯的號稱佛經經母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的句型和段落組合格式,可以唱誦。正文前面附加有七言四句三十二字元數的序詩,正文三百六十五字元數。唱誦曲調推薦採用齊豫所唱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旋律的前半部分。正文四個小節:第一節為正文的領句;第二節為茶事八諦歌;第三節為茶人觀念歌;第四節為茶道概念歌。四節合成三闋,唱誦時旋律採取三闋反覆,每闋皆由第一節作領句。

作者簡介

《茶道心經》的作者:負水齋居士。名不見經傳。僅知其,中國淮西光州人士,出生地在司馬光砸缸地西南一百米處,生活地在司馬光砸缸地正東一百米處。

齋居士喜文號古,幼好戲水,又常夢遊江河;夜深人靜時常神遊中華上下五千年,認識古人不少,然獨對涑水先生頗有微詞(蓋因其文章、政治不及其時人也),而盛讚王荊公之才。杜工部子美公是他悵惘千秋一灑淚的大詩人。居士雖是名不見經傳的半路茶人,然因不入俗流而於茶道有超常領悟,而自以為三百年才出得一個續經人。使命感使然,居士梳理歷代茶書之精要,通觀古代茶道之流變,體察各式飲法之同異,乃以己之所見批判總結古今中外茶道理論,總結出《茶事八諦匯六義一心經》。

原文

《茶事八諦匯六義一心經》

茶道本心在立人,頂天立地分乾坤。事遵八諦常修煉,知行合一泛親仁。
負水齋居士,研究茶道體系本末時,深知乾坤精妙,能易知簡從。
茶人們,內心真誠、儀態恭敬,行為適度、神情怡然,茶純、火矜、器潔、水清,茶事活動凡此八諦。心誠、儀敬、行度、情怡合稱人神,茶純、火矜、器潔、水清同贊物精。人神物精是目的,精物神人實可需。一杯茶飲許多情,飲罷遙思山中人。
茶人們,天行剛健,地勢柔順,俯仰之外,儘是乾坤。察物自強,省心靈光,貞固其身,始為靈長。養身用智,修身用仁,見易生智,立德行仁,仁為善德,智為變易。大智行仁則曰信;大仁行智則曰義;仁依於易則為禮;智附於德是中庸。仁不依智則曰神,智不附仁則曰獸;仁智相權不神獸,長持中庸是景行。
茶人們,智仁交會成六義,茶道中庸通大成。養身修身為其內涵,六義交叉為其外延,茶藝茶理茶器茶禮茶情茶學說。是故,乃說:茶道義理六位一體,茶事引導統其心,六義一心經中經。

注釋

王右軍在《蘭亭集序》中三次用到“俯仰”一詞,先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又說“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快然自足。”可謂是:活得非常瀟灑。
最後“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生死亦大矣。”豈不痛哉!”

什麼意思呢?是說“天地之偉大,人類之渺小。”但是,人類終究是有著精神層面的東西才有別於其它的物種。
負水齋居士發:“現人類具有兩大不朽性:鬥爭精神與愛。這是促使人類進步與團結的兩大基石。”

因為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在大自然中探索並以渺小去與大自然作鬥爭,每一個體的才能和力量都有限,團吉他人是超智慧之舉,而“愛”就是與人團結的良好的潤滑劑和催化劑。愛的本質就是“仁”,才能的本質就是智。仁與智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素質,又是需要在後天的環境中不斷學習和強化的。因為仁與智讓人類具有在大自然中探索並以渺小去與大自然作鬥爭的能力,所以仁與智是人類區別於一切動物的兩大不朽性。正是因為保有這兩大不朽性成為人類普遍的信仰,人類才有了比一切動物都更好的未來。保有信仰就是負水齋所說的“貞固其身”,所以人類才成為“萬物之靈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