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宗

茅山宗

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它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南齊永明十年(公元492年),陶弘景歸隱茅山,自號“華陽隱居”。他繼承楊羲、許謐所傳上清經,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訣真跡,編纂了專門記述上清派早期教義、方術及歷史的《真誥》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二百餘卷道經,弘揚上清經法。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上清派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實際上,當時茅山已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後來上清派即被稱為“茅山宗”。

(圖)茅山宗茅山宗

簡介

(圖)茅山宗茅山宗

茅山位於江蘇省的西南部,常州的西部,距常州大約60公里,南北約長10公里,東西約寬5公里,面積50多平方公里。宛如一條綠色蒼龍橫臥於江蘇省句容、金壇、溧水、丹徒、丹陽五大縣(市)之間。主峰大茅峰,似綠色蒼龍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 雖不算高,但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茅山有四大特點: 一、風景秀麗,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還有眾多星羅棋布的廳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種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風格。 二、茅山以它的道教聖地而著稱。茅山成為道教上清派的發祥地,被後人稱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譽。 三、茅山還是新四軍蘇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茅山被毛主席列為全國六大抗日根據地之一。 四、茅山是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地點,六七千名常州知青這裡留下了一代青年的青春和熱誠,為茅山的開發留下了不可磨來的功績。

自陶弘景以後,茅山宗人才輩出,其影響日漸擴大,唐宋時期益盛。唐代茅山道士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極得唐宗室的尊崇。他們時被禮請入京,或問道,或建醮,出入禁中,備受禮遇。朝廷又常為茅山宗建觀、賜田產,敕封茅山長生之林,禁止樵採、田獵。唐代社會上最顯要的道士多來自茅山。當時有“茅山為天下道學所宗”之譽。

宋代茅山宗歷代宗師多得宋室所賜“先生”稱號,至劉混康任嗣法宗師時臻於極盛。哲宗曾召他為皇后孟氏治病。紹聖四年(1097),敕命江寧府將其所居茅山潛神庵擴建為元符觀。徽宗即位後,敕令擴建元符觀為“元符萬寧宮”,並賜劉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劍,又親書《度人經》《清淨經》《六甲神符》賜之。劉混康死後,徽宗追贈為“葆真觀妙沖和先生、太中大夫”。“三茅崇奉之嚴,未有盛於斯時也”。茅山宗從南朝梁至北宋,鼎盛數百年,一直為道教主流。南宋以後,逐漸衰微,但仍傳承不絕,且時有高道名於世。

至元代,名道士杜道堅入覲元世祖,奉璽書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皇慶元年(1312),仁宗授號“隆道沖真崇正真人”。其後,又有茅山道士張雨,以能詩善畫享譽於元後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室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總領三山符籙,茅山宗上清宗壇歸併入正一道。它作為道教的一宗,雖仍有傳承,但已是強弩之末了。

據《茅山志》載,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師四十五代。第一代稱太師,第二代稱玄師,第三代稱真師,其後各代皆稱宗師。嗣法宗師的絕大多數皆出身茅山附近的句容、丹陽、溧水、金壇等縣世代崇道的隱逸之家,自幼受道教的薰陶。嗣法宗師的傳授,宋徽宗以前,一般以楊羲、許穆、許翽所傳上清經籙為憑。自劉混康獲得朝廷賞賜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玉劍後,嗣法宗師的傳法信物增添了印劍。現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圭、哈硯、玉符四寶仍藏茅山道院,為“鎮山四寶”。

茅山宗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主要傳承、修習楊羲、許謐、許翽所造的《上清大洞真經》,同時也兼習《靈寶經》《三皇經》及《天師道經戒法籙》。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修煉理論在陶弘景時已基本形成,後經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人的弘揚而漸定型。茅山宗也提倡煉丹。該宗歷代修習的《真誥》載有不少煉丹服食成仙的故事。茅山華陽宮附近有陶弘景煉丹遺址,梁武帝曾服食陶弘景所煉丹藥,唐玄宗、宋徽宗亦對茅山道士煉丹極感興趣。歷代達官貴人、文人學士有吟詠茅山煉丹遺址的詩篇近二百首。

茅山道士在道內稱上清弟子,或三洞弟子,以出家居道觀修煉為主,並注重文化和宗教道德修養。鑽研道經,遵守法戒,施行齋醮多依古法。茅山宗有比較系統的教理和規範化的宗教儀軌,不少道士長於撰述。直到宋元時期,還有杜道堅、張雨以玄理詩文名世。笪蟾光《茅山志·真人著述經懺道書》收有《上清大洞寶經篇目》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籙》一部,《上清大洞寶籙篇目》三十五部,《眾真所著經論篇目》六十二部;鄭樵《通志·藝文略》著錄茅山道書目四十部。該宗著述宏富,為前期諸道派之冠。

在中國道教史上。茅山宗有著重要地位,它不僅在隋唐時期成為道教的主流,而且對道教理論和修煉方術也有較大貢獻,組織制度也較健全。因而它在諸符籙派合併為正一道之前,能與龍虎宗、閣皂宗鼎立為符籙三宗之一,合併以後,又能以小宗單獨承傳直至近代。

來歷

(圖)茅山宗茅山宗介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教形成於東漢順帝時,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文化的主旨是以老子的“道”來闡述宇宙的生成規律,以及教導人們如何效法天道而後與道合真。千百年來,道教均以這一主題發揮和完善了道的旨義和內涵。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到多門學科諸如哲學天文地理中醫及養生學等。

茅山,中國道教的主流道派上清派的發源地,坐落於江蘇省西南部,風景秀麗,幽靜宜人,素來被譽為“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這種稱號不僅為她披上了層層神秘的光環,也為她引來了許多奇人異士。

她發揚的道教宗派稱為“茅山宗”,其巨大的影響力及其所受到的帝王的欽崇也是其它道派所罕能企及的。歷史上曾有四十五代宗師相繼傳承茅山道學文化,歷代祖師也遺留有眾多的道書古籍,為推動和完善道教教義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清派形成於東晉,鼎盛於隋唐,影響幾乎縱貫整個道教史。早期上清派主要的活動中心主要以茅山活動中心,故上清派又稱為“茅山宗”。隋唐時期,上清派的影響已經遠播大江南北,《全唐文》云:“茅山為天下道學之所宗”。在宋朝其宗師受賜於朝廷;第23代宗師朱自英(976-1029)曾為真宗求嗣,賜“國師”號;第25代宗師劉混康(1037 -1108)也受寵於哲宗徽宗兩朝。

上清派許多宗師出身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上清派自創教之日起,其代表人物或出生於士族大家,官宦高門,或為飽學之士,這樣的領袖人物從一開始便賦予了上清派與眾不同的貴族和人文氣質,同時也開啟了道教向上發展深化的路徑。

南朝卓越的道教學者陶弘景,對以往流行於南朝的葛洪金丹道教,楊羲的上清經籙道教,以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進行了總結和改革,悉心編纂了專門記述著上清派早期的教義、方術,以及歷史的《真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的兩百餘卷道經,在此弘揚上清經法。後又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後人因以茅山為祖庭,才逐漸發展演變成了以後的對後世道教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陶弘景及茅山宗,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道家的“專業”很多,有的為齋蘸,有的為符籙。符籙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災為職事,漢末以來,一直盛行不衰。作為道教三大符籙派之一的茅山宗,從南朝梁至北宋,一直為道教主流,南宋以後逐漸衰微。至元代,朝廷命張天師掌管“三山符籙”,即龍虎山、合皂山與茅山。從此凡符籙一派,都歸入張天師一系,稱為正一派。該派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傳承、修習《上清大洞真經》,同時兼習靈寶經和三皇經,以及天師道“經戒法籙”。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

宋朝的符籙道教,繼承以往正一、上清、靈寶三大教派,也出現了神霄、清微、淨明等新教派,正一道自北宋真宗重見於世,24代天師張可大,25代天師都得到宋廷“先生”的賜號,張可大提舉三山符籙,成為南方道教首領。第30代天師張繼先,蒙徽宗多次召見和賞賜,他本人博學能文,以“本來真性”為成先之本,要教徒通過“休歇”來達到解脫,形成符籙派的道教哲學

時至今日,上清正一教符籙派為數不多的傳人之一,元符道人為茅山九霄萬福宮主人,二十餘年對道法勤求窮究,他的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傳承了楊許所傳的上清經籙,對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方物,醫術,本草等無不通曉,特別精修於符籙。他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工草隸行書尤妙。

道人懷著一顆濟世度人之心,為人們祈福迎祥,驅邪除惡,並幫助人們了解和認識道教教義,以更好地弘揚道教樂人之善、濟人之急、解人之危、利物濟人的道德觀,淨化人們的心靈,澄心靜意,開通智慧,以至趨向真善美的境地。

開創人

(圖)茅山宗茅山宗

稍後於陸修靜,南朝又出了個卓越的道教學者陶弘景。他對以往流行於南朝的葛洪金丹道教.楊羲的上清經籙道教以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又進行了總結和改革,開創了對後世道教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茅山宗。陶弘景及茅山宗,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人(今江蘇南京市)。他的一生,經歷了南朝宋.齊.梁等三個朝代。於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方物.醫術.本草等無不通曉。他曾從陸修靜的弟子孫游岳學道教符圖經法,算是陸修靜的再傳弟子。《雲笈七籤》卷五李渤述《真系》:

今道門以經籙授受,所自來遠矣。……其陸(修靜)君之教,楊(羲)許(謐)之胄也。陸授孫(游岳)君,孫君授陶(弘景)君。陶君搜摭許令(謐)之遺經略盡矣。

據《茅山志》說,孫游岳有弟子百餘人,唯陶弘景是他的入室弟子,經法誥訣,悉相傳授。

陸修靜生平總括三洞,力闡道教;孫游岳甄汰九流,潛神希微;而陶弘景生平對道法之勤求窮究,著述道書之豐富,較之陸孫均有過之,可說是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他不僅繼承了楊許所傳之上清經籙,更是廣泛搜訪楊許三君之遺蹟,據以纂《真誥》;他不僅重齋儀,更兼重燒煉黃白及醫藥服餌;他不僅力闡道教,更且主張三教融合,法無偏執;他不僅重道教經籙,更且重儒家讖緯。陶弘景所創茅山宗之特點,也就在於以《上清》經籙為主而兼融並蓄諸派道法及釋.儒的思想。

陶弘景一生勤於著述,纂《真誥》.《登真隱訣》,注《老子》等帕二百餘卷,其中最著名的道教典籍為《真誥》.《登真隱訣》.《養性延命錄》及《真靈位業圖》。

陶弘景茅山宗傳經,最重三君(楊羲.許謐.許翽)手跡。即東晉哀帝興寧年間(公元三六三至三六五年)楊羲.許謐等託言眾真降授所留手書遺蹟。並據南齊頤歡所整理真人口授之誥,纂而為《真誥》。

據《雲笈七籤》卷一百七引陶翊《華陽隱居先生本起錄》記載:

先生以甲子.乙丑.丙寅三年之中,就興世館主東陽孫游岳咨稟道家符圖經法。雖相承皆是真本,而經歷模寫,意所未愜者。於是更博訪遠近而正之。成辰年(公元四八八年)始往茅山,便得楊許手書真跡,欣然感激。至庚午年(公元四九0年)又啟假東行浙越,處處尋求靈異。至會稽大洪山,謁居士婁慧明。又到余姚太平山,謁居士杜京產。又到始寧山,謁法師鍾義山。又到始豐天台山,謁諸僧摽及諸宿舊道士。並得真人遺蹟十餘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