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書院[香港首家全日制中學]

英皇書院[香港首家全日制中學]

英皇書院(英語:King's College, Hong Kong)是一家位於香港西半山般鹹道的著名男校。書院是香港的傳統名校之一,位於般鹹道的校舍以紅磚建成,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目前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校舍建築屬於愛德華時代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英式學校建築。英皇書院為香港英文中學之一,教學語言為英語。 該校是戰後香港首家全日制中學。前身為政府於1857年興辦的西角官學堂(英語:West Point School)及後來於1879年興辦的西營盤官學堂(英語:Saiyingpun School),西營盤官學堂後來於1926年升格為今天的英皇書院,承傳了中央書院的學制,涵煦近百年。成立之初,民間以「新書院」逕稱之,以將其與當時位於上環的皇仁書院作區別。 現時該校般鹹道校舍始建於1923年,於1926年竣工。書院學生於理學見長,畢業生及其後代多有社會名流。

基本信息

發展史

西角官學堂時期 (1857年至1879年)

英皇書院的成立最早可追溯至1857年。1850年代學校教育模式已初步成形。香港的學校主要由鄉鎮自辦的書館、政府資助的皇家書館和基督教及天主教會所辦的書院所組成。皇家書館通常是由比較開明的本地書館所提升,才能得到政府資助。主持人須接受新事物和以新學科教授學童,其數目亦日漸增加,由1854年的5所遞增至1859年的19所。西角官學堂(英語:West Point School)是當時其中一所皇家書館,為西營盤官學堂及英皇書院的前身,於1857年建校於西角。西角官學堂後來發展成為英皇書院,英皇書院承傳了她前身的遺韻,使其成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辨學校(英語:Government School),至今共160年歷史。西角官學堂校址位於當時的西角,是由政府所設之庠序(英語:Free Village School),得政府資金支持運作,列作官辦學校,或稱作殖民地時期的皇家書館(英語:Government Schools)。同年《皇家書館則例》(英語: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Government Schools)頒布,由皇家書館監督學院羅傳列牧師(英語:Rev. W. Lobscheid)制訂,香港總督寶寧爵士(英語:Sir John Bowring)批准。1861年,該校就讀人數為52人。創校時共開設4個班級。西角官學堂首任校長是李鏡州先生(英語:Mr. Li King-chau),自1857年開始擔任校長一職,於1870年逝世。車綸閣先生在創校時擔任教師,而 Chu Atuk 先生則於1859年獲委任為英文老師,同時任教太平山學校。學校於1866年分為兩部分,分別是為本地部及客家部。1870年李校長去世後,分別由 Lau Hiu Tung 和 Ip Cheung Shin 接任本地部及客家部校長。1878年,Chan Fong 獲委任為另一位本地部校長。1879年,馮扶先生獲委任為另一位本地部校長,而他亦為官立西營盤書院首任校長。

西角官學堂初期只有男生就讀,1859年男生數目為62人,可分為4班,本地部及客家部分別在1868年及1872年才首次招收女生。本地部女生數目由1876年至1878年大幅增加,本地部總學生數目於1876年達100人。根據1857年至1859年香港轅門報(現稱香港政府憲報)及香港政府藍皮書,西角官學堂總學生數目於最後幾年遞增至200名。上課時間為上午6時至8時、上午9時至中午12時以及下午1時至4時半。本地部在眾庠序中,排列最有效率第二名。 西角官學堂教師主要教授英語、中文基本書、經典書及地理,又提供本地及外國著名經典給學生閱覽,包括新約聖經(英語:New Testament)、幼學、神聖的歷史(英語:Sacred History)、三字經、千字文、十誡(英語:Ten Commandments)、四書、五經、繆爾黑德地理學(英語:Muirhead's Geography)、英格蘭史(英語:Do. History of England)及 Trimetrical Classic ,又有 Serious of Lessons 、Morrison's Chinese-English Grammar、Circle of Knowledge 及地理學等英文書籍。

西營盤官學堂時期(1879年至1926年)

第三街校舍

一八七七年,軒尼詩港督上任後大力推廣本地及教會辦理的學校,並為應付適齡學童増加而增辦國中官立中學,除教授中文傳統學科外更兼授英文,稱為官立英文書院。一八六五年至一八九一年間,香港政府於西營盤,油麻地,灣仔,赤柱,黃泥涌,筲箕灣開辦了共六間官立英文書院,當中西營盤書院便是於一八七九年在第三街三十五至四十一號成立,開辦第八班至第四班(即小五至中三),又委任了剛由美國留學回來的畢業生馮扶(Mr. Fung Fu)為首任校長。他曾居於美國,並於美國接受教育。官立西營盤書院又有譯作西營盤書院或西營盤官學堂。曾與孫中山先生在學的同學中,即西醫書院首屆入學學生,有江雲萬先生及劉四福先生等十一人,江、劉二人是西營盤書院的畢業生,二人皆於一八八七年與孫中山先生一同進入香港西醫書院學習,劉於一八九五年畢業,並取得西醫資格。劉四福先生與孫中山先生等人的合照是香港大學校史中最古舊學生合照。

薄扶林道校舍

一八九一年,六間英文書院合併為三間,官立西營盤書院學生人數增加至一佰四十六人,第三街校舍不敷套用,於是在教育司學校監督督學歐德理博士的提議下遷往高街一百一十九號校舍,以容納官立西營盤書院全部學生。一九零三年,校長改由威廉士先生(Mr W H Williams)接任,但在兩年後就被調往港島維多利亞英童學校(Victoria British School),當年學生人數為九十五人,西營盤書院於一九零五年,由莫禮仕先生(Mr Alfred Morris)接任,當年的學生人數為四十四人。至一九零六年官立西營盤學校收生人數上升,校舍不敷套用。一九二二年的香港政府行政報告記錄了官立西營盤書院的學科課程,包括歷史、英語、中英文寫作、數學、地理、地圖運用、書寫及美術。當年官立西營盤書院學生曾為(Swatow Relief Fund)籌募了八佰大元,官立西營盤書院的童軍幫助Charitable Association 在街上募捐了合共一萬一千元。莫禮士在任校長期間,將冬令上課時間提早至與夏令時間相同,西營盤書院學生曾獲聖約翰救傷隊Ralphs盾牌。至一九零九年,學生人數增至四零三人,高街校舍再次不敷套用,要再搬遷。當時港督司徒拔相當注重香港的英文教育,在其任內多番提議創建英皇書院(King's College),作為香港一所高等英校,提供全英式的教育、並綜合華文課程。一九二二年,西營盤書院升格為「英皇書院」。一九二六年,官立西營盤書院結校,部份學生與教職員在莫禮仕主持下遷往般含道現址,莫禮仕亦有參與圖則設計,與當時的工務局長漆鹹(Chatham)一同規劃新般含道校舍。一九二六年三月,新校舍建成,第七班和第八班首先遷校,至九月官立西營盤書院其他學生相繼進入新成立之英皇書院。由於英皇書院加設了的成立,當時官立西營盤書院第四班學生於考獲國中畢業試資格後,便可於英皇書院升讀第三班。

英皇書院時期(1926年至今)

背景

當時般含道地段的使用權是屬於羅馬天主教教會擁有,地盤地段曾經是羅馬天主教教堂聖安多尼堂及其前身聖心小堂的所在地,土地註冊名稱為"Inland lot 755",屬於羅馬天主教教庭的物業。"Inland lot 755"的另一部分是一所由聖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成立的一間寄宿學校,名為The First House,由嘉諾撒修女們託管。由於政府規劃在該地興建英皇書院般含道校舍,便和羅馬天主教教會交換地皮。一九二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政府刊憲與天主教會交換"Inland Lot 755"地皮的一部份,即聖安多尼堂的所在地,讓政府建築校舍,而"Inland Lot 755"的另一部份則保留給孤兒院。聖安多尼堂在政府收地後遷至薄扶林道。

成立與戰前時期

書院般鹹道校舍於一九二三年舉行奠基典禮,同年由富隆公司進行地盤平整工程、地基工程及擋土牆修築工程;上層建築則於一九二四年由建利公司興建,至一九二六年竣工。書院般含道校舍的建築屬於傳統英式校舍建築,擁有底層庭院、拱門迴廊及於門口的麻石圓柱,磚砌迴廊配合紅磚建成的大樓建築。這座新古典主義的紅磚校舍在本港同類的學校建築中甚為罕有。校舍落成時建有南翼及東北兩翼,戰前位於般鹹道和西邊街交界正門建築上,放置有鐘樓。戰前校舍和現時格局不同,當時全校共設有二十九間教室、兩間高級實驗室、禮堂和畫廊,以及北翼大樓的一座圖書館,收藏館,另外設有地理室、沖曬房、美術室及健身室各一間。康樂設施方面,除了用作體育場的中央方庭外,更設有戲院及泳池,是香港最早期的校舍泳池。校舍內的拱形柱廊、飾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製檐楣、圍繞窗戶的古典風格石砌緣飾等,都可見到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特色。當年的香港政府行政報告形容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為「最優良、最新式的校舍之一」。.一九二八年三月六日的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以「超級學校」(A Super School)來形容英皇書院。

及至一九二七年,在一九二七年二月至十二月期間般鹹道校舍短暫為軍方徵用,作為英軍上海防衛隊的宿舍和醫院(防衛隊在北伐期間負責保護居於上海的英國國民),至一九二八年書院重新使用般鹹道校舍,於一九二八年三月五日,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由下任總督金文泰爵士主禮,才正式開幕,成為當時香港學校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的一所英校。當年英皇書院全校有二十四間教室,可容學生七百二十名,除擁有西營盤書院部分合格學生外,另招考各級插班生,最低為第八班(小五),最高為第一班(大學預科)。根據當年政府行政報告顯示,書院全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員是來自英國。書院成立後,校舍設施堪稱是當時香港眾多學校中最優良的,由於是公立學校,師資方面是私立學校不能相媲美,當時在書院內任教高中的教師全部是來自英國三所享負盛名的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及倫敦大學。史料顯示,當時太古洋行所開辨的義學,亦有聘請書院的教員執教英文。在莫禮仕在任校長的時代,書院是一所體育優良學校,不但在學界連連獨占鰲頭,書院的華藉學生亦曾代表中國出席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項目競賽。

英皇書院是以模仿英國公學(Public School)的形式創立,為香港的華裔及印度裔學生提供英文教育,以進入當時英國在遠東唯一的大學香港大學,到後來又有不少來自中國廣州及南洋的學子入讀,其中亦有猶太裔,歐亞混血學生及少數英藉學生。早期書院分別設有香港大學入學試及倫敦大學入學試等,其中以香港大學入學試的報考人數居多。早期書院具有貴族氣息,其中部分學生來自當時香港以及南中國(South China)的名門望族,校友涵蓋了當時香港多個著名家族的成員。書院原則上是宗教自由,然而該校是有聖公會背景的,早期部分校友在聖公會擔任重要聖職,又或者是聖職人員的兒子或親屬。

直至一九三三年,書院收生己達九百八十二人,成為當時香港收生人數及實際就讀人數最多的中學,並且是當時香港收入最高、支出最大的公立學校。自三十年代初起,書院開啟了一個近十年的輝煌歷史,歷年一直是大學入學試最好成績的學校,例如書院的預科班在一九三七年就誕生了全港大學入學試最多的優異生。,這段黃金時期要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才告終。

祈惠霖先生於一九三四年六月成為英皇書院校長。英皇書院同學會後來由數十名校友創立,成立典禮於一九三五年七月五日在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舉行,由代理校長韓德璽(Mr. W. L. Handyside)主禮。從成立開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英皇書院在香港教育中有著最主要的地位,《St. John's Review》以“英國的牛津與劍橋、美國的耶魯與哈佛”來評價英皇書院在香港的名氣。

香港日占時期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珍珠港事件令香港被牽涉入太平洋戰爭中。由於英皇書院首任校長莫禮仕先生曾在校內設定聖約翰救傷隊所用的設施,因此英皇書院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便用作救護站。期間,東翼校舍被日軍空投的炸彈擊中,瓦頂被摧毀,東翼校舍磚檣及用作支撐的柱廊倖存。因區內居民缺乏燃料,校舍的木製品及支撐結構的木製橫樑、窗框、欄桿、和地板均被居民及日軍先後盜用或作柴薪使用,其中包括一批名貴書桌,使其建築物結構受到破壞。書院中外藉教師都要入參加香港義勇軍(H.K. Volunteer Defence Corps.),李斯上尉(Mr. G. F. Rees, Captain)被編入防衛軍第一連為司令官,物理教師麥羅倫中尉(Mr. McLellan Lieutenant)亦為該連副司令,駐於港島南面赤柱及鶴咀(Cape D'Aguilar),化學教師高詩雅上尉(Mr. D. J. Crozier, Captain)被編入防衛軍第二連為司令官,防守大潭路段,西史教師(Mr. G. P. Ferguson)及衛路比先生(M.Wilby)二人為中尉(Lieuteuant)。書院的學生及教師均參與抗戰,不少更於該埸戰爭中戰死,畢道校長(Mr. Herbert Howell Beddow)於十二月十七日,在禮頓山被日軍榴彈擊中,不幸陣亡,華靈頓校長亦在同地中彈受傷,而派士老師在黃竹坑附近被殺,李斯在赤柱於日軍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港島南面進攻時受傷。書院不少華籍學生加入了中國空軍自願軍,其中一批更被編入美國空軍任聯絡官。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香港淪陷,英皇書院校舍被日軍占用為飼養軍用騾馬的馬廄。英皇書院的兩位教師郭士熙先生(Mr. G.S. Coxhead)和費格遜先生(Mr. J.J. Ferguson)被監禁到深水涉戰俘營,後來二人更被移往日本的廣島縣因島市(Inno Shima)船塢做苦工監。校長華靈頓先生(Mr. H.G. Wallington)、Jill Beavis、McGuffog E. GRAY 及代校長安士棣牧師(Rev. George E.S.Upsdell)則被監禁到赤柱監獄,梁鳳岐老師則逃亡至澳門避難。戰爭期間,校內重要的戰前校史及校友紀錄幾乎全數遺失。

日占時期,香港教育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全港學生人數由一九四一年的十一萬八千人跌至一九四五年的四千人,幾乎所有適齡學童失學。英皇書院的日常運作亦被逼停頓。戰前香港有學校六百四十九所,日占時期只剩下三十四所。

戰後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同月月底香港重光。由於受到戰火影響,書院的學生及教師多己逃難往外地,書院停學,至一九四六年十月,在戰前入讀的書院學生短暫使用堅尼地道臨時校舍(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國小舊校舍),不久後遷往荷李活道校舍,該校當時稱為荷李活道上午校(Hollywood Road A.M. School)。

五十年代

一九五零年九月十八日,般鹹道校舍經修復後,英皇書院同學會率先借用般鹹道校舍一樓課室開辨英皇書院同學會國小。由胡興德先生(Mr. H.T. Woo)出任校長一職,當時同學會國小只開設下午班。直至一九五一年九月十日,英皇書院始正式復校,入學人數達六百四十人,沙治臣先生(Mr. C.W. Sargison)出任校長,這年亦是書院首次招收女生,同年書院口琴隊成立,成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學屆口琴樂團。

沙治臣出任校長期間,書院學生於理學見長,自始之後,書院便被外界冠以“科學家搖籃”的美名。般鹹道校舍第一階段擴展工程於一九五三年完竣,加設了兩個實驗室、一個預備室、一個演講室、一個美術室和五間課室。收生人數上升至七百五十人。一九五四年,英皇書院舊生梁鳯岐先生(Mr. F.K. Leung)繼任校長一職。成為英皇書院首位華人校長,他同時是前校長莫禮仕的學生。一九五五年見證戰後首批畢業生進入大學。由於該校需要進一步擴展,因此於後來啟動了第二階段擴展工程,工程期間,書院國中學生需要短暫在英皇書院灣仔分校(King's College Wan Chai Branch School)校舍上課。一九五九年十二月,第二階段擴展工程完竣,校舍在南翼與東翼各新建一層,而健身室上兩層亦重建完畢,禮堂側東翼上又再額外新建一層,成為後來的圖書館。書院成為戰後第一家全日制學校,收生人數首次恢復到了戰前的規模,達九百二十人,全校共設有二十六個課室、十個特別室和七個實驗室,內部裝修工程亦於往後幾個月續漸完工。

六七十年代

一九六零年,郭士熙先生繼任校長。一九六一年,邀得喬甫及高智兩位西洋棋名宿赴校演講。同年書院設立飯堂,郭士熙先生又在該年種植後來成為英皇書院象微的無花果樹。一九六二年,英皇書院設立六天制。一九六三年,經過幾年的沉寂後重新開辦藝術班,平衡了科學與藝術的課程。一九六五年,英皇書院推出香港第一本學生棋刊。一九六六年,書院改為只在中六級別數錄女生。另外,在六十年代,由於香港的聚會場地不足,因此英皇書院曾用作舉辦社區活動的地方,當時校舍經常預留予不同團體舉辦活動,包括政府文職人員、醫療輔助隊、香港輔助警隊、民眾安全服務處、英皇書院同學會聖約翰救傷隊等。

一九六七年,收生達一千零二十九人,其中包括十多位女生,祈立德先生(Mr. H.W. Clarke)接替郭士熙先生出任校長,翌年英皇書院在全港大學入學試取得全港最好的成績,共六十四項優異成績(64 distinctions),成一時佳話。

英皇書院在一九七零年英皇書院設立中國樂器組。一九七一年,馬丹先生(Mr. D.R. Madan)接任校長,英皇書院繼續在學術及其他領域創佳績。一九七二年,學校獲歐米茄玫瑰杯最佳運動進步獎(Omega Challenge Rose Bowl)。一九七五年,學校學生在中學會考取得合共一百二十五個優,四百七十個良的成績,書院排球隊更連續多年膺學界全港冠軍,使英皇成為香港最佳學校之一。一九七六年全校舉辦第一次全校大旅行。

在一九七七年十月,英皇書院的舊生朱家輝先生(Mr. K.F. Chu)接任校長,這年校舍庭園的噴泉收復完成,底座改裝成一個金魚池,並在校舍庭園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一棵紫荊樹種植在校舍庭園的北面角落。同年,社工進駐學校。一九七八年教育署令英皇書院由中一的四班開始擴班至五班,收錄二百一十五人,一九八二年五班的中一升至中五毎級五班便增加至二十五班,加上中六中七毎級四班全校便擴大至三十三班,但校舍只得二十八個班房,結果毎天都有五班的流動班(即沒有班級的班房)。

八十年代至千禧年

在一九八三年英皇書院加入電腦科。一九八六年學校將校規、校刊、制服、領呔、校徽及學校報刊放入一個時間囊,埋於學校花園地下,將於二零三五年打開。同年,學校將花園內噴水池重修為一個底部為金魚池塘的噴水池。學校亦設立各項學會,及於中四、五設音樂課,學制又以“Form 1”代替“Secondary 1”。

一九八六年九月,潘偉棠先生(Mr. W.T. Poon)接任校長,學校收生人數上升至一千二百人,這年操場首次安裝公共廣播系統。一九八七年噴水池被改造並重新啟用。另外創辦了風帆會,及在健身室添置體能培訓器材,一九八七年學校為了發展學生的藝術潛能,更添置了管弦樂團樂器。潘偉棠先生在任期間,學生在公開學術比賽屢獲冠軍。書院手球隊更連續多年膺全港總冠軍。一九八九年,邀得西洋棋大師(Eduard Gufeld)赴校演講。一九九二年英皇書院學生歷史性組織考察團訪問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該次考察團由英皇書院同學會贊助一部分的資金。1992年3月,英皇書院學生民選出第一屆學生會。一九九三年學校成立家長教師會。一九九四年,有了管弦樂團的雛形,使學校有管弦樂團、中一至中三童聲合唱團、中樂團。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同年書院原本綴有聖愛德華皇冠標誌的校徽,改以一位賢達扶持刻有“英皇”兩字書本的圖案代之。

千禧年代

英皇書院歷史以來作為了中西學術文化交流的橋樑,校友對於世界多種文化的發展都有很大貢獻,不少校友在近半世紀的中國文化震湯中更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一九九八年在新任校長何汝淳先生(Mr. Ho Yue Shun)繼任後,英皇書院申請成為資訊科技先進教育計畫學校,引入價值六百萬的器材及設立學校網頁,這些器材在資訊科技開放日後全面啟用。另外書院分別於一九九八及二千年首次於大會堂主辦公開音樂會。二千年,該校校舍拆去西翼舊建築,加建一幢新的西翼大樓,內設多個設備完善的課室和實驗室。二零零二年學校泳池於裝修後重開。該年五月九日邀請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柯爾赴書院演講。二零零三年學校圖書館、演講室、實驗室重建。該年十月二十九日,法國化學家、一九八七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讓-馬里·萊恩(Jean-Marie Lehn)應邀赴英皇書院演講。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英皇書院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

二零一零年代

二零一零年九月,陳胡美好女士(Mrs. Chan Woo Mei-hou)接任成為英皇書院首位女校長。其丈夫是英皇書院舊生。二零一一年,除新建之西翼以外,整座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學生繼續屢獲殊榮,包括多個國際科學大賽,耶魯書獎(Yale Book Award),以及哈佛書獎(Harvard Book Prize),二零一三年,書院口琴隊更於世界口琴節(World Harmonica Festival)榮獲世界冠軍。二零一四年,成立英皇書院教育基金。同年,首次舉辦與課程相關的內地學習考察團。二零一五年,香港郵政署於英皇書院九十周年校慶訂造限量郵票。

建築特色

般鹹道校舍南翼大樓 般鹹道校舍南翼大樓

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於一九二六年落成,大樓依山勢而建,建成之初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中學,容納學生及教師八百四十名。校舍是屬於愛德華時代的紅磚建築,書院內的拱形柱廊、飾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製檐楣、圍繞窗戶具古典風格的石造緣飾等均帶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特色,在本港頗為罕見。布局屬學院式建築風格,三翼大樓環繞中央方庭而建,中央方庭用作學校操場。在書院南翼大樓與般鹹道中間建有精緻的花園,建有拱形柱廊的弧形邊牆。石拱廊的弧形邊牆前有石座,是地下水道的上蓋物,早期是預作放置英皇佐治五世像之用,但該像未運送抵港,就爆發太平洋戰爭,因此至今石座仍空置。

南翼及東、北兩翼

南翼大樓為課室,向般鹹道有紅磚拱廊和陶立克式(Doric Order)列柱走廊。南翼地下的正面和走廊有一列由紅磚砌成的羅曼式拱形石柱,而一樓和二樓的涼廊則由多條對柱修築而成。校舍所用紅磚均從英國本土入口,磚上有製造商“DWB”印記。

東、北兩翼的正面也可看到羅曼式拱形柱廊,東翼底層以紅磚拱券承托,而在北翼各個磚砌拱券的上方開有縱向石圓窗,部分門道屬羅曼式拱形或裝有玻璃氣窗的平拱式設計。

入口門廊

位於般鹹道和西邊街交界的石砌弧形入口門廊,由愛奧尼亞式花崗石柱承托,類似設計只見於香港大學解剖學館與生理學館大樓,建有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邊孔,愛奧尼亞式柱頭上飾有螺旋形托座,入口大樓頂層有一個穹棱式拱頂。早期,位於般鹹道和漢寧頓道交界,正門入口的弧形柱廊上,建有的鐘樓和煙囪,已經在一九五零年拆去,以騰出地方在東、南兩翼加建一層。

地下水道

書院般鹹道校舍建成之前,天主教教堂旁有一水道,從山上一直流向今日的水街,水街亦因該水道而得名,書院整座校舍就是興建在該水道之上。

校園傳統

無花果精神

無花果精神早在六十年代起己在學校普及,象徵物是一棵在一九六一年,由當時的校長郭士熙先生所種植的無花果樹,該樹學名是青果榕,無花果的花長於果實內,較難被看見,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喻意學生要養成“樸實、謙虛,沉穩自律,實而不華、不顯自彰”的高尚情操,同時是象徵“不囂張,忌傲慢,重視內在價值“的一套處世哲學。該青果㭲在校舍已有近半世紀歷史。

英雄榜

英皇書院校內留有記錄優秀學生成績的“英雄榜”

英皇之友

高桌晚宴

英皇書院每年均會舉辦高桌晚宴。

歷任校長

西角官學堂


官立西營盤書院

•Mr. Fung Fu (1879年 - 1903年)

•Mr. W.H. Williams (1903年 - 1905年)

•Mr. Alfred Morris (1905年 - 1926年)


英皇書院

戰前

•Mr. Alfred Morris (1926年3月-1934年6月) 香港戰前著名慈善家。

•Mr. William Kay(1934年6月-1939年3月)

•Mr. W. L. Handyside (1935年3月-1935年11月)

•Mr. Herbert Howell Beddow (1936年1月-1937年7月)

•Rev. George E.S.Upsdell (1937年3月-1937年12月)

•Mr. H.G.Wallington (1939年3月-1941年12月) 在日占時期曾被俘往赤柱監獄,正如很多其他政要。

戰後

•Mr. J.J. Ferguson (1946年10月-1947年7月)

•Mr. J. W. Wilson (1947年8月-1951年9月)

附屬國小

•Mr. Woo Hing-tak (1950年8月-1951年9月)

復校

•Mr. C.W.Sargison (1951年9月-1954年7月)

•Mr. Leung Fung-ki(1954年7月-1957年1月)首位華人校長

•Mr. C.W. Sargison (1957年9月-1960年7月)

•Mr. Geoffrey Serville Coxhead (1958年7月-1959年3月)

•Mr. Geoffrey Serville Coxhead (1960年9月-1967年6月)

•Mr. P.R. Halliwell (1963年1月-1963年8月)

•Mr. Herbert W.Clarke (1967年6月-1971年6月)

•Mr. H.N.Mcneill (1969年4月-1970年1月)

•Mr. Das Raj Madan (1971年6月-1977年10月)

•Mr. Chu Ka-fai (1977年10月-1986年8月)

•Mr. Poon Wai-tong(1986年9月-1998年12月)

•Mr. Leung Chik-wing (1992年7月-1992年8月/1994年7月-1994年8月/1995年7月-1995年8月/1996年7月-1996年8月/1996年12月-1997年8月)

回歸後

•Mr. Ho Yue-Shun (1997年9月-2010年8月)

•Mrs. Chan Woo Mei-hou (2010年9月至今)英皇書院首位女校長。

軼聞逸事

•英皇書院校園底部埋藏著一條溪流,從香港大學所在地的山上一直流下來,供給噴水池用水,早期更是泳池用水來源。

•英皇書院與舊贊育醫院的紅磚砌法都是''English Bond'',但舊贊育醫院的紅磚是一行橫與一行露頭磚相間,是典型的''English Bond''。牆角以每四行間一行凸出,使凸出的一行為橫直相間。反觀英皇書院的紅磚砌法,雖然是''English Bond'',但以五行橫間一行露頭為特色。牆角以每五行凸出間一行平,正好與橫正間磚互相呼應。而且五行七十乘三行橫二百二十五約為一比二。

•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內保留了一批經已失傳的香港製造地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