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物名稱:花菜作物病害學名:花菜猝倒病
拉丁名稱:Cauliflower damping~off
拉丁學名: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
病原:瓜果腐霉
病原所屬分類:鞭毛菌亞門真菌
為害部位:種子
病害症狀
種子發芽後出土前染病多爛種,出土後染病於近土表處出現水漬狀,變軟,表皮易脫落,病部縊縮,迅速擴展繞莖一周,菜苗倒伏,造成成片死苗。病原特徵
菌絲體生長繁茂,呈白色棉絮狀。菌絲無色,無隔膜,直徑2.3~7.1微米。菌絲與孢囊梗區別不明顯。孢子囊絲狀或分枝裂瓣狀,或呈不規則膨大,大小63~725×4.9~14.8(微米)。泡囊球形,內含6~26個遊動孢子。藏卵器球形,直徑14.9~34.8微米。雄器袋狀至寬棍狀,同絲或異絲生,多為1個,大小5.6~15.4×7.4~10(微米)。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滿器,直徑14.0~22.0微米。傳播途徑
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層越冬,並在土中長期存活。翌春,遇有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以遊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也可產生孢子囊,以遊動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間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產出孢子囊及遊動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濺附到貼近地面的根莖上引致更嚴重的損失。病菌侵入後,在皮層薄壁細胞中擴展,菌絲蔓延於細胞間或細胞內,後在病組織內形成卵孢子越冬。發病條件
生長適宜溫度15~16℃,適宜發病地溫10℃,溫度高於30℃受到抑制,低溫對寄主生長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動,尤其是育苗期出現低溫、高濕條件,利於發病。當機苗子葉養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紮實之前是感病期,這時真葉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等連陰天或寒流侵襲,地溫低,光合作用弱,幼苗呼吸作用增強,消耗加大,致幼莖細胞伸長,細胞壁變薄病菌乘機侵入,因此,該病主要在幼苗長出1~2片葉之前發生。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開始噴灑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8%甲霜胺·錳鋅可濕粉6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並做到噴勻噴足。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2)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有機肥。
(3)實生輪作,下濕地採用壟作或高畦深溝種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濕度過大,雨後及時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