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境

花境

花境是園林陸地中一種較為特殊的種植方式,一般沿著花園的邊界線、路緣種植。花境是在中國大中城市公共綠地的花卉套用形式。科學、藝術的花境營造的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植物景觀,在公園、休閒廣場、居住小區等綠地配置不同類型的花境,能極大地豐富視覺效果,滿足景觀多樣性的同時也保證了物種多樣性。花境一般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樹叢、綠籬、欄桿、綠地邊緣、道路兩旁及建築物前,以帶狀自然式栽種。花境主要表現的是自然風景中花卉的生長的規律,因此,花境不但要表現植物個體生長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還要展現出植物自然組合的群體美。

基本信息

定義

花境花境

花境(flower border)是指,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樹叢、綠籬、欄桿、綠地邊緣、道路兩旁及建築物前,以帶狀自然式栽種。它是根據自然風景中林緣野生花卉自然分散生長的規律,加以藝術提練,而套用於園林景觀中的一種植物造景方式。

比較過去採用單一品種的花卉種植方式,花境的自然植物群落形式,更符合當今人們的審美情趣。其實,通過街頭綠化的變化,就能夠反映出人們不斷提高的生態意識,使得人們對綠化的審美情趣,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過去,人們多是把植物當作一種構圖要素,硬性地使其參入到城市景觀中。追求秩序的美,純粹植物品種的幾何布置,使植物脫離了持續生長的生態環境。科學技術手段,也只能保證這些植物能在人的呵護下,苟延殘喘。需要大量人力和財力才能維護的城市綠地,成了綠化量越大,人的負擔越重的尷尬境界。

人類大規模從事綠化種植,其根本目的,是要通過綠化來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植物要成為生產者,它就必須是,能夠自身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而植物自身的持續發展,是離不開一定的生態群落間的相互作用的。所以說:真正的生態設計,是一定的群落營造。花境其實就是一個小的群落,當然,還只是一種人工仿自然的群落,只停留在審美這個層面。

具體實施

花境設計前

(1)做出同時花期的植物色彩安排,事先考慮好是求協調還是對比。

(2)做出色塊在整體上的面積均勻分布圖。

(3)做出與季節氣候的心理適應相一致的色彩安排。

(4)做出與四周環境、四周視線來源與四周要求的氣氛相一致的色彩安排。

歐洲花境代表作歐洲花境代表作

在做花境植物配置時,先就要排除有毒的植物,它們的漿果和種子吸引遊人同時也會給人們帶來傷害(如:瑞香、龍葵、鼠李)。還要避免使用會引起花粉症、呼吸道疾病和皮炎的植物(如:天竺葵、康乃馨、夜來香)。利用香草植物,那樣在嗅覺上可以提升整個花境的欣賞價值。少用病蟲害厲害的容易吸引害蟲的植物,多利吸引益蟲的植物,如:向日葵、艾菊、甘菊。特別注意要絕對不可以用自身繁衍迅速而破壞其他植物生長的植物如:一支黃花。

植物選擇原則

(1)以能在當地露地越冬的多年生花卉為主,少量選用一、二年生花卉;

(2)要求植物的抗逆性強,管理粗放,容易成活;

(3)花期長,觀賞價值高的品種。

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則

(1)植物不是單株而是3至5株組成團塊,每種成一不規則團塊;

(2)每個團塊相接,互相支持、依賴並為前者的背景;

(3)花朵之外葉片及全株的形態都有集體美可賞;

(4)花境中的植物都是生長容易、不需要特殊照顧的種類,開過花後凋萎或死亡,旁邊的枝葉會長過來掩遮地面;

(5)背景十分重要,它是整個花境的背景,要連續而雋永,用一種植物當背景會形成完整統一性,但前面的植物應該選許多種,在花境中許可呈不規則的重複出現,相互混合,使花期不斷,十分自然;

(6)花境前面的邊緣應該是最矮的裝緣植物,如多年生銀葉蒿、蔥蘭等各種;

(7)花境的長度不限,主要是根據環境的情況而定,10米至100米均可;

(8)除一、二年生草花需要年年載種外,3至5年才調整一次,作為花境中的植物設計者應了解它的高矮和花期後才好排列次序,達到高的在後、矮的在前的合理布局,並且自春至秋有花可賞。

花境的布置場合

在不同的環境和場合,布置花境時有不同的要求。

(1)建築物和道路之間的帶狀空地,布置花境作基礎裝飾,這種裝飾可以使建築與地面的強烈對比得到緩和,它可以柔化規則式建築物的硬角,增加環境的曲線美和色彩美。但建築物過高,則不宜用花境來裝飾,因比例過大而不相稱。作為建築物基礎栽植的花境,應採用單面觀賞的形式。

(2)道路上布置花境有三種形式:①在道路中央布置的兩面觀賞花境,道路的兩側,可以是簡單的草地和行道樹,也可以是簡單的植籬和行道樹。②在道路兩側,每邊布置一列單面觀賞的花境,這二列花境,必須成為一個整體構圖。③在道路中央布置一列雙面觀賞的花境,道路兩側應布置單面觀賞花境。

(3)規則式園林中,在綠籬前方布置花境最為動人。花境可以裝飾綠籬單調的基部:而綠籬又是花境的背景,二者交相輝映。花境前配置園路,供遊人欣賞。配置在綠籬前的花境均為單面的觀賞花境。這種花境常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4)在中國的園林建築中,遊廊、花架比較多,遊人最喜歡沿著遊廊散步,特別是夏季有陽光的時候和雨天,沿著遊廊和花架布置花境,能夠大大提高園林風景的觀賞效果。一般這些建築都有高出地面30~50CM的台基,台基的立面前方可以布置花境,花境外布置園路。這樣遊廊內的遊人可欣賞兩側的花境,園路上的人又可欣賞到有花境裝飾的花架和台基。

(5)在擋土牆、圍牆、廁所等景觀不雅之處,遮擋材料前面可設計簡單的花境。庭園中的圍牆和階地的擋土牆,由於與其他景點距離較大,立面簡單,為了綠化這些地方,可以種植藤本植物,也可在圍牆的前方,布置單面觀賞的花境,以牆為花境的背景。階地擋土牆的正面布置花境,可以使階地地形變得更加美觀。

(6)可裝飾大面積的空曠綠地,烘托氛圍,供遊人休息之餘欣賞。

(7)特定環境

水邊(河畔一帶是充滿田園詩意的,特別是在夏天。水邊環境能夠滋養許多在其他地方不能繁茂生長的植物,水岸邊翩翩起舞的香蒲、長著細長莖的鳶尾植物和燈心草等都提供了很好的襯托。

沼澤地、濕地(濕潤土地上生長的植物葉片較肥大(知道為什麼嗎?水分蒸發),所以根據環境我們可以選一些觀葉植物與花卉搭配。

旱地(種在旱地的植物,莖短,蔓延性較差,葉片小,多為直莖須狀姿態。那我們可以選擇直莖飄揚的狗尾草、針茅等)

花境的背景

歐洲花境代表作

兩面觀賞的花境不需要背景,只有單面觀賞的花境需要有背景,背景可以是裝飾性的圍牆,也可以是格子籬:色彩可以是綠色,也可以是白色。最理想的是修剪好的常綠的綠籬或樹牆。花境與背景之間可以有一定的距離,也可以沒有距離。

花境的種植床

花境的形狀可以是規則的,也可以是不規則的。花境的邊緣可以是直線的,也可以是某種幾何軌跡的曲線,線條是連續不斷的,但兩邊的邊線必須是平行的。種植床應高於地面7~10CM;土壤厚度為30~50CM,並施有底肥;排水坡度一般為2%~4%;單面觀賞的花境寬度以4M為宜,最少3M,兩面觀賞的花境寬度多為4~8M。

花境植物的搭配

由於花境要求立面美,因此花境植物應選擇植株較高、花序和花朵垂直分布在植株上的花卉,如:蜀葵、宿根飛燕草、百合類、蛇鞭菊等。由於花境內的植物不進行變換,因此選擇花期長、花葉兼美、四季華麗,且適應性強的露地多年生植物,如玉簪、萱草、荷包牡丹、鳶尾、薰衣草、景天、宿根飛燕草、宿根富祿考等。

(1)每個花境都有主景、配景、和背景之分,要高低參差不齊;這點就涉及到美學角度的豎向的層次感。

在設定主景前,要對你所設計的場地立意,比如將這個花境設計為野趣、鄉趣、專類的花境或是浪漫的、幽靜的、熱鬧的等等。在進行選擇主景配景背景所用植物的高度、顏色等等。

各種花卉以其色澤互相參差配置,配置密度以植株成年後不露土面為度。自然式斑塊混植花叢,一般情況下每組花叢由5-10種花卉組成為宜,且每一種花卉要集中栽植,每個斑塊為一叢花,斑塊可大可小;其次,還要根據花色的冷、暖來確定斑塊的大小;最後,植物的生長勢是關鍵,相鄰的花卉,其生長勢強弱與繁衍速度應大致相似,否則設計效果不能持久。

(2)在色彩上,要有主色、配色、基色之分,即要有對比,又要相協調,相統一。

無論是全局還是局部,鬧與靜在很大程度上都顏色的制約。顏色分冷色與暖色,人的情緒與顏色密切相關。如墓園中明顯需要冷色,飛燕草、藍鳶尾、白杜鵑、白丁香、白百合等都很適用;而紀念碑、紀念塑像則要由被紀念的人物特性決定採用什麼樣的植物或顏色。在小面積的花園裡一片段預告境顏色足以統治全園的氣氛。根據特定的場合確定冷色和暖色,能很好的製造出氣氛來。

冷色與暖色:入口處、噴泉、雕塑、建築物等開曠處、需要突出、強調的地方用暖色花卉,以起到烘托、提醒、引人注目的效果。在幽靜的休息區、非重點路邊、山腳等處用冷色花卉比較適宜。

植物的葉、花、果、都存在近似的色調,幾種植物相配,也要求有近似的顏色組合在一起。太陽光譜上的6種正色(又稱標準色、飽和色)及6種中間色是色彩的12個基本色相。它們中的任何一種色相與黑色或白色相混變深變淡,這種不同的深淺為我們常說的明度和色價。如自然界中紅色的花朵月季和杜鵑,它們就有很多不同的紅色。在同一個色相中濃淡相配取得的效果為“單色調和”。如果穿上淡綠的裙子、深綠的襯衣,會使人有輕快之美。花園中早春的新綠、初秋的紅葉以及許多單色調的深淺相配都是很美的。在環形光譜的12種色相中,每一種與它相鄰的色相如紅與橙紅、紅和紫紅、黃和黃綠等等兩種相配,或紅、橙紅和紫紅等3種色相近似的組合,都有著一種和諧之美。這種稱為“鄰色調和”。

分類

依照觀賞角度分

平面觀花境

單面觀賞花境(多用於道路兩邊強調邊界也有用於林間以樹林為背景的開曠空間多姿多彩花境)

雙面觀賞花境(開曠空間)

歐洲花境代表作歐洲花境代表作

獨立花境(四面觀花境)。

平面觀花境設於區界邊緣,常以綠籬、綠牆、樹叢、建築物等作為背景,前低後高,開花時不互相遮擋;雙面觀花境大多數設定在分車綠帶中央或樹叢間,一般中間高兩邊低,高矮錯落,變化有序;獨立花境觀賞效果最佳,配植在人群比較集中的區域最為適宜,如園路交叉口、草坪上等,既活潑,又自然。艷麗的花色還可點綴環境的氣氛,與花台相比,“活潑有餘,莊重不足。”

點綴式花境(如露地花架台基周圍點綴圍合些花境,景石小品附近點綴花叢與小品景石搭配的趣味花境)特定環境下的自然式花境(如親水,沼澤地、旱地等水景駁岸周圍的親水花境)

依照植物組成分

歐洲花境代表作歐洲花境代表作

專類植物花境:即由一類或一種植物組成的花境,如芍藥花境、百合花境、鳶尾花境、菊花花境等。這種花境由於品種和變種很多,變異大,花型和花色多樣,觀賞效果很好。

宿根花卉花境,即整個花境全部由宿根花卉組成。

宿根花卉與一二年生草花花境。

混合花境,即花境中除花卉外,還有花灌木或草坪。

後三種花境,必須依照各種花卉的生物特徵,科學選擇和配置,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總述

在中國,絕大多數人包括一部分園林設計者對花境認識都還浮淺,相當多的人錯誤地將花壇中大色塊的帶狀設計誤以為就是花境。其實不然,花境與其它花卉套用形式在形式、植物材料選擇與配置!景觀效果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花境與花壇

花壇是在具有幾何形輪廓的植床內,種植各種不同色彩的花卉,運用花卉的群體效果來體現圖案紋樣,或觀賞盛花時絢麗景觀的一種花卉套用形式。它以突出鮮艷的色彩或精美華麗的紋樣來體現其裝飾效果。

歐洲花境代表作歐洲花境代表作

花境不但可表現花卉自然組合的群體美,還可展示花卉本身特有的自然美。這種美,包括它破土出芽、嫩葉薄綠、花梢初露、鮮花綻放、結果、枯萎等各期景觀和季相交換。其基本功能不是綠化而是美化,是點綴裝飾。

花壇植物材料宜採用一、二年生花卉、部分球根花卉和其它溫室育苗的草本花卉類;而花境植物應以宿根花卉為主,可適當配以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花卉。

花壇布置應選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齊一致的花卉,配置協調布置;花境中各種花卉的配置比較粗放,不要求花期一致,對植物高矮要求不嚴,色彩也可不同,但要考慮到同一季節中各種花卉的色彩、姿態、體型及數量的協調和對比,整體構圖必須嚴整,還要注意一年中的四季變化,使一年四季都有花開。

歐洲花境代表作

花壇具有規則的,群體的,講究平面圖案色塊效果的特點;而花境應具有季相變化的,講究豎向圖案景觀效果的特點。

花境與花帶

花帶是花壇的一種。凡沿道路兩旁、大建築物四周、廣場內、牆垣、草地邊緣等設定的長形或條形花壇,統稱花帶。花境與花帶的區別,愈來愈難,因為花境通常配置成帶狀形式,主要區別是花境必須是高低錯落的,但花帶不必。和花境相比,花帶雖然也是呈長帶狀,沿小路兩邊布置,但其中套用的植物種類比較單一,缺少動態的季相設計和豎向上的立面設計,自然屬性和生態功能並不強,它與花境的植物多樣、立面層次豐富、季相變化明顯等特點有較大差異。

花境與花叢

歐洲花境代表作歐洲花境代表作

花叢是指由3~5株甚至10幾株花卉採取自然式種植方式配置的一種花卉種植類型。組成花叢的花卉,可以是同一類,也可以是不同種類混交。花叢內的花卉種類要少而精,形態和色彩要配置好,並考慮季節的變化,各種花卉多以塊狀混交為主。從平面輪廓到立面構圖都是自然式的,邊緣沒有鑲邊植物,與周圍草地!樹木等沒有明顯的界限,常呈現一種錯綜複雜的狀態。

花境中選用的植物種類非常豐富,由於其生物學特性不同,具有立面豐富!景觀多樣化的特點。花境邊緣有鑲邊植物,與周圍草地、樹木等有明顯的界限,兩邊常是平行的直線或曲線。花叢栽植以外形相近的植物為主;而花境具有豐富的立面設計,宜高低不同的植物進行搭配。

花境與花台

花台是一種明顯高出地面的小型花壇。一般面積較小,主要觀賞花卉的平面效果。多見於城市街頭綠地和交通綠島以及居住區建築物的入口處綠地,如廣場!庭園的中央,或設計在建築物的正面或兩側。花境的種植床一般與地面持平,但從排水和觀賞效果考慮,常使其具有細微的地形起伏。

綜上所述,花境是以多種觀花植物為主!採用自然斑狀混合種植,以充分體現花卉的色彩、季相變化的一種花卉套用形式。

園林基本術語標準

園林不只是作為遊憩之用,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本任務是盤點園林相關的一些基本術語,讓大家在休閒娛樂之餘了解園林相關的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