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碭山漢代禮制建築基址

芒碭山漢代禮制建築基址

芒碭山漢代禮制建築基址,是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永城市芒碭山的主峰上發掘的一處漢代大型建築基址。遺址地處西漢梁王墓地的中心,是一處以石、木結構為主的建築,同類型建築在我國的考古發現中並不多見。它的發現,為研究西漢早期的建築特點和祭祀制度提供了重要資料。

簡介

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永城市芒碭山的主峰上發掘的一處漢代大型建築基址。遺址地處西漢梁王墓地的中心,是一處以石、木結構為主的建築,有可能是一處非常重要的祭祀場所

專家評價

芒碭山建築基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類型建築在我國的考古發現中並不多見。它的發現,為研究西漢早期的建築特點和祭祀制度提供了重要資料。

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永城市芒碭山的主峰上發掘出一處漢代大型建築基址。此建築保存有平面近方形的石台基,南北長33.5、東西寬31.5米,面積為1055平方米,其東部已遭破壞。台基四邊用鑿制規整的條石壘砌成石牆,中間為原始岩體,頂部為夯土。建築基址發現時頂部夯土已被推掉,裸露出岩體,台基四周遺蹟也受到較嚴重的破壞。岩體四周原有石牆圍護,東、西兩側保存較好,部分石牆尚存。東側殘存25米,北部被一採石坑破壞,南端僅存用碎石夯築的基槽,有的則直接將基岩鑿平作為基槽;中部是用打制規整的條石砌成石牆,保存最好的部分有5層,高約2米,加上外側倒塌散落的條石,推測石牆原有高度應不低於4米。西側石牆保存有6層,高約2.3米,上部與岩體之間用條石、碎石、泥土等充填,推測此處石台高度原應在3.5米以上。南側石牆已被破壞,僅存牆基凹槽。北部也僅存凹槽,兩側散落有帶榫的石塊。石牆四周保存有夯土地面。東側地面保存較好,在石牆外2.75米處發現三塊南北向方形柱礎石,北端礎石中間還殘留有圓形木柱痕,中間礎石正中有刻劃的十字柱心。礎石四周有瓦片堆積,多為飾繩紋的板瓦,時代應為西漢早期。東側石牆內側有用鑿制規整的石板鋪設的斜坡漫道,石板表面鑿制麻點,漫道寬2.5米、殘長9.5米,其北端有轉角平台。從現存的跡象推測,該建築基址中間以土、石形成墩台,四周砌成石牆,牆外有柱,柱上有檐,是一處以石、木結構為主的建築。此建築基址位於芒碭山主峰上,主峰本身沒有發現梁王墓,但其東、西、南面的山峰都埋葬有梁王墓,因此整個梁王墓地應以此山峰為中心,環繞四周。

從建築結構、時代及所處的位置看,該建築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有可能是文帝時修建的高祖廟,也有可能是西漢早期梁王在此修建的中心祭祀場所。其建築結構可能是四周有迴廊,中間為夯土或岩石墩台,上部有頂的高台建築;也可能是四周有迴廊,中間為露天高台的建築,類似於東漢洛陽靈台。石、木結構的建築在我國並不多見,它的發現,為研究西漢早期的建築特點及祭祀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