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北宋置槽鎮,後廢。南宋祥興年間(1278-1279),趙氏始祖因家遭株連,帶一小兒從河南洛陽避難到紹興,後從海上漂泊到此地。此公身極高,手掌大如芭蕉葉,享年106歲。趙氏為現諸姓村民中最早遷入者。因有避風港與琵琶山島隔海相望,趙氏始祖遷入定居後,築槽形水道,注水入海,名曰槽。此港又系艫艚(船)停泊之所,也名槽。後按方言諧音,訛寫為艚。本世紀50年代初屬浦城鄉。合作化時,屬浦城鄉艚一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艚管理區艚大隊。1961年屬艚人民公社。1984年為艚鎮艚村。1992年,全村610戶,3500人。總計42個姓氏。其中陳氏占30%,為最多。
艚不僅是蒼南縣海洋漁業基地,且因潭頭海口系江南引洪排澇的咽喉,故又是蒼南縣水利建設的重點港口。
漁港新貌
艚漁港系1990年國家農業部勘定。港長4.25公里,寬2.35公里,面積10平方公里,水深1.5-3米,且受陰均山環抱而成天然的避風港。船舶候潮進港,停泊400噸以下船舶。明置艚鎮,設有專運副史,當時就成南北商賈貨物轉運的重要港埠之一。內外港僅一壩之隔。1949年前,港門冷落,村街蕭條。船舶過壩靠人力拉縴,10多噸的船要70-80人拉,一天只能通過10餘艘船。1983年1月,耗資30萬元,建成溫州市第一台吊船升降機,最大過船能力30噸,平均日過船量為50艘。1985年造價為36萬元的駁岸碼頭竣工。1986年設艚漁港漁船簽證檢查站。全港大小漁船有1200艘(不包括外地過港漁船),總馬力73413匹。下海漁民6328人。年總產魚蟹4300噸,產值為1.2億元。今日漁港,桿桅林立,漁舟夜發,桅上七色彩燈,閃爍跳躍,形成一條海上長虹。漁業生產逐步改革,網具從小網、線網改為大網、尼龍塑膠網;漁船從小型二頭飛、舢板木船改為大型機船、鐵板船;生產方法從手工改為電訊探測、機械航行操作。有對講機610台,魚探儀300台,起網機610台。漁場從近海發展到遠海,作業從單一到多業,並逐步形成捕、養、加工配套的綜合生產。為漁業服務的企業蓬勃發展,有縣營、鎮營、村聯營的水產冷凍廠4座、製冰廠3座、漁貨加工場一個。港內油輪60多艘,全年石油吞吐量為15.2萬噸。
政府重視漁業作業與產品結構的改革:遠海打網作業,以捕黃魚、帶魚、鰻魚、鰳魚、蝦等為主;近海用流網船,以捕鰣魚、鯧魚、馬鮫魚、梭子蟹、梅童魚為主。1992年,共收購魚貨620噸,冷藏加工560噸,製冰11000噸。年總產值710萬元。魚產品經加工後,有凍魚、凍蟹、活蟹、凍蝦、包裝蝦仁、蝦米等銷暢北京、上海、福州等各大城市,出口日本、美國、菲律賓、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艚港的鰻苗、對蝦、梭子蟹聞名國內外,成為博得國際友人青睞的漁業拳頭產品。艚是張網蝦艫等漲水作業的發源地。擺罾用於捕鰻魚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鰻魚生產系淡、鹹水交匯處的作業,近年來鰻魚苗都運往日本,非常走俏,每市斤價格最高達3萬元,港塗對蝦生產養殖始於1983年,村黨支部書記張志海、村長呂正海帶領村民開發65畝養殖場,當年產量為35噸,產值42萬元。現屬新興產業,盛而不衰。梭子蟹生產系艚傳統產業,由於國際市場走俏,價格昂貴,最高價每市斤達30多元。
全面發展
艚村憑藉漁港的優勢,已走出一條以漁為主、以農為副、工商並舉、全面發展的道路。1949年前,港埠蕭條。1949年後的20多年間,各項基礎設施仍很薄弱。1979年以後,商業發展迅速,街道兩旁三步一攤、五步一店。現有水產、百貨、南貨、五金、交電、煙糖、副食品、飲食旅館、醫藥、土產交易、生資、石油燃料、煤氣、農機、木材、機械修配、金融、理髮、美容院等200多家,從業人員510人。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921萬元,人均收入超千元。村政建設日新月異。1984年以來,全村民眾集資20.5萬元,將原來東西走向的老街,全面拓寬,鋪成長360米,寬5.2米的水泥路;新建五條新街,長850米、寬7米,系水泥路面,面積5950平方米,造價29.69萬元;四條巷街,長520米、寬2.5米,也為水泥路面,面積1300平方米,造價為5.2萬元。家家裝上自來水和電燈。開挖排水溝7250米,投入2萬元。同時,還投入6萬元,新建公共廁所2座。1991年,書記張志海、新任村長陳德崇,發動民眾投入4.2萬元,進行菜籃子工程建設,建成艚第二菜市場。投資16萬元興建四間三層村委會辦公大樓。內設黨支部、村委會辦公室、老人協會、黨員活動室、青年民兵俱樂部、廣播室。耗資12萬元的艚停車場竣工使用。全村小街陋巷、平房草棚改建翻新。有新建3-5層樓房350間,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1982年,建成艚劇影院一座。1986年,由副村長楊立余牽頭,對影劇院進行一次翻修,增添先進設備,院內並設夢都舞廳一個。總耗資為70萬元。全村還有錄像廳2家、攝影擴沖部1家、康樂球室5家、桌球室2家、電子遊戲機12台。昔日辦在殿宇內的東魁國小,現已新建一幢艚村完小教學樓,學生600名,全村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8%。
名勝古蹟
燕窩埭,據《平陽縣誌》載:宋嘉定元年(1208),平陽縣令汪季良偕鄉民林居雅,為使江南平原旱澇無患,在艚潭頭海口,陰均山麓修築一條長達500米的擋潮海堤,古稱陰均埭,又曰燕窩埭。至今保存完好。埭基上已建成龍公路,埭內土地為村莊。1949年後,在燕窩埭外500米處的塗灘上新築一塘,名為東塘,擔負舊埭的抗洪作用。舊埭與新塘之間位於此村地段都已開發成對蝦養殖場。東魁水閘,現稱艚水閘。始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鄉賢吳履墀,因覺遇暴雨山洪漲發,爭趨一門(指陰均陡門),不能速泄,且無法容納,有房溢之患,使稻禾屢浸於水;而無雨又不敢多蓄河水,晴久易成旱患,便捐家產在燕窩埭上建造這座陡門。亦名燕窩陡門。後於1967年9月作了改建,為鋼盤鹼手扳閘門,啟閉機為機動螺桿式,啟閉能力15噸。1989年又配套電動啟閉,改建工程共投工38532日,耗資5.35萬元。此閘為蒼南縣鰲江南20萬畝農田排澇灌溉起重大作用。
鎮海宮殿。坐落村中部,朝東背西,分前後殿兩部分。建於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因立奉恩主廷陵華蓋侯王,邵漢初複姓吳季之後,名廷陵氏。相傳其常在海上護航出力。平倭寇有功,受朝廷封爵,歿後升化,故後人建此宮作紀念。宮前有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榕樹,常年鬱鬱蔥蔥。1986年將後大殿往後移建。又因前殿地勢低,潮濕,經村委會委員張志海、陳德崇、楊立余、許鳳玉會同老人協會會長陳仁培、陳維友、林立坤等協商決定,集資16萬元,拆建前殿。1992年底竣工。今鎮海宮殿修葺一新,氣魄非凡,成為善男信女燒香及老人娛樂的場所,此外,村內古蹟尚有安福寺、楊府殿、三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