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簡介
老台村村北有龍(港)舥(艚)公路直達“中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鎮。南經金(鄉)舥(艚)公路直達“商標城”--金鄉鎮。村中一條自東向西橫穿的河道,把村莊劈成南北兩區。內河運輸可通蒼南縣30多個鄉鎮。水陸兩路貨物、客商川流不息。現在,老台村已成為舥艚港埠物資集散地,是舥艚鎮水陸兩路交通的咽喉地帶。村中有座永安橋,接通村南村北。橋建於明嘉靖年間,重修於清乾隆年間,1973年由村民集資擴建成五(條)石板橋。橋西北端約150米處,原是金鄉衛舥艚寨堠海防台遺址。明信國公湯和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設定杷艚寨,建造堠海防台而得名。明萬曆六年(1578)村名為堠台堡,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改名永安,1912年改為老台村。人文歷史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林世景為避禍遷居舥艚,搭棚於堠海防台旁。明正統八年(1443),陳、方氏兩姓遷入定居。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繼光奉命率領“戚家軍”徹底平倭後,東南沿海趨於安定,先後有鄭、黃、金、呂、吳等姓相繼遷入。當時,共18戶,60多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清朝為了阻止反清義軍下海及沿海居民接濟反清將領鄭成功,令居民內遷。自此,堠台堡成為廢墟,人煙絕跡。到清康熙九年(1670),朝廷詔令“展界復井”,倖存者才陸續遷返家園。康熙末年,有福建一帶的胡、李、周、徐、章等姓陸續遷入定居。“展界復井”後,村名取永安,以示永遠平安。這時,老台村40多戶,約150多人。清光緒年間,霍亂病蔓延,老台村80%的人危在旦夕。村東的齊天大聖廟,就是當時倖存村民為祈求保佑集資建造的。每年農曆七月廿五為廟會。屆時,廟中香火繚繞。豐收年景,請戲班子演戲,或唱娘娘詞。據傳,是為求得齊天大聖的歡心,永保村民平安。村人呂雲(1901~1976),先後任國民黨第六軍軍長、西北挺進軍獨立師師長。堅持抗日,解放戰爭投誠起義。1949年後任甘肅省府參事,政協委員。方誌煥為村中第一個共產黨員。在舥艚沿海地區,開展革命工作,多次組織鹽民反鹽緝司的抗暴鬥爭。
清同治年間,有股倭寇駕船在村北海塗上登入,鹽民們高舉手中工具--鐵鍬、水勺、灰箕、扁擔等,齊聲高喊衝過去。倭寇見狀,慌忙上船逃跑。同治十一年(1872),溫州府為表彰老台村鹽民勇敢禦寇精神。嘉獎每戶溫州府正堂燈籠一盞。同年宣告士農工商:“見溫州府正堂燈籠如見知府,庶民不得褻瀆。”數年後,漁民方寶釧在瑞安賣魚,被地痞圍攻毆打,同伴到船中拿出溫州府正堂燈籠。地痞即刻退去。此後,村民出外,都帶上燈籠,以防不測。
地理資源
老台村南是一片水田,村後有廣闊的海塗。村民世代以農業、鹽業、捕魚、划船、耕園為生。其中以捕魚、曬鹽為主業。漁業。漁民們祖輩使用划槳船。1949年前,主要漁船是“秋船”。有風則帆駛,無風則划槳或搖櫓。打撈的黃魚、鯧魚要送到瑞安港叫賣。瑞安的漁行老闆稱“白累人,頭髮長,面肌瘦,破衣裳”。當地曾流行一首漁歌:“頂風破浪海上飄,烏鯧好吃櫓難搖;鮮魚枚枚外港送,家中妻兒淚汪汪”。遇上大風大浪,船翻人亡,更是慘不可忍。
鹽業。始於明嘉靖年間。當時,用鍋裝水搭灶燒鹽。清鹹豐年間,改為曬鹽。夏天,鹽民頭頂烈日,在酷暑中挑鹽泥;冬天,在天寒地凍中伸手挖泥漏。作業艱苦,收入甚微。“女兒勿嫁曬鹽郎,鹹腳泥腳上眠床,晴天辛酸汗滿身,雨下七天斷米糧。”這首歌謠是當時鹽民窮苦生活的寫照。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為擺脫賠款困境,加重鹽稅,使本來寅吃卯年糧的鹽民們更雪上加霜。
經濟建設
1987年以後,村民打開了水產品加工經營業這條致富的門路。現在,老台村已成為蒼南縣規模最大的水產品加工運銷基地之一。1982年,鄭思旺率先收購東海毛蝦,加工蝦米,運往上海十六鋪農貿市場銷售,受到市民的青睞。隨後,村中一批青年人都帶著蝦米走南闖北,很快拓寬了市場,增大了業務量,老台村出現了經營蝦米加工業的經濟新格局。1986年村黨支部書記林福程,為便利水產品加工經營業的崛起,創辦了舥艚水產品經銷站。隨後,村中的蝦米加工場,兩個公(路)鐵(路)託運部、一個裝卸搬運組、兩條海洋運輸線都應運而生。老台村有150多個業務員到各地經銷。在東北三省以及北京、天津、河南、山東、新疆、內蒙、寧夏、青海、陝西、江蘇、安徽等省市都設有經銷點。每年6~7月,是蝦米生產的旺季,每天有“打工郎”、“打工妹”500多人,高峰期達1000多人。包裝、託運夜以繼日。1992年僅經銷站總產值達1200萬元,上繳稅收64萬元。
為適應經營市場的擴大,1991年投資20多萬元,新建蝦米加工場30間,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有儲存倉庫、加工車間、包裝車間、出倉庫房及辦公室等。
老台村的其他產業有紅磚窯和對蝦養殖業。1987年以來,塗灘上建了10多個紅磚窯,日產量1萬塊,勞力人均年收入達萬元。對蝦養殖業始於1986年,當時養殖面積為60畝,現在擴大到310畝。每畝產量為80斤,價值480元,年總產量為24800斤,價值為24.8萬元。
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老台村經濟發展快,收益高。1992年老台村總產值為2400萬元,其中,水產品加工運銷業收入占80%,人均收入達1480元。
文明建設
1949年後,老台村農、漁、鹽業有所發展,但幾起幾落。到“文化大革命”,村中也只有4位國中畢業生,5位國中在校生。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15%。村容村貌基本上屬老樣式,大多數房屋為木結構的矮平房。1989年以來,先後投資28.5萬元,修建1條寬7米、長400米的沿河水泥路,並在路旁插上線桿,配上路燈;辦起青年俱樂部;興建村委會辦公大樓一座,內設老人活動室。居民住房煥然一新,老台村共建了五層樓房31間、四層樓房29間、三層樓房8間,正在拆建的18間。每家都裝上自來水、用上煤氣灶。老台村有電視機170台,其中彩電70台;腳踏車400輛;機車3輛;電冰櫃、洗衣機戶占30%;電話機30部。
1990年以來,村中辦起了2個幼兒班;一個學前班;為興建舥艚鎮中學,老台村決定劃出30畝塗園。舥艚中學三座教學大樓自1986年以來,先後在村北首拔地而起。1992年,已有大專生4人,高中生8人,國中在校生200多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有2個保健所,村民就醫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