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抒情小說

概述

所謂自我抒情小說,是指那些著重抒發作家的主觀情感,表現作家是一己境遇的小說。常常使用內部視角,敘述自己的心路歷程,主要表達“我”的感受,以第一人稱的表達為主。多為表現“零餘者”和“多餘人”以及“弱中國的子民”。強調心理的變異,靈與肉的衝突。揭露歷史前進的背面,艱難性與曲折性。多數用自然而流動的結構。在問題小說鄉土小說相繼出現的同時,自我抒情小說也在五四時期的文壇大放異彩。當時,創造社的郁達夫、郭沫若成仿吾、周全平、倪貽德、張資平等作家,以及受創造社影響很深的淺草社作家林如稷、陳翔鶴等,甚至還有文學研究會的的廬隱、王以仁等,都寫過許多自我抒情小說。

自我抒情小說的特點

一:著重表現自我,具有明顯的自述傳性質。
二:著重宣洩情感,具有感傷的抒情格調。
三:著重心理剖析,開掘靈魂深層。

郁達夫與《沉淪》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陽縣人,創造社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說創作集中體現了自我抒情小說的特點,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說的最高成就。短篇小說集《沉淪》出版於1921年,是郁達夫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小說集。《沉淪》中作者大膽展示了“性的苦悶”,抒寫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當滿足的痛苦,抨擊陳腐的封建制度道德對人性合理髮展的壓抑。“性的苦悶”也是郁達夫小說驚世駭俗,遭人非議的主要原因。
郁達夫小說中還出現了一群引人注目的“零餘者”的形象。所謂“零餘者”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這些人物由於具有某些現代意識和特異的個性以及過人的才華,不被社會所容,被拋出原來社會的既定軌道;二是這些人物由於性格較弱,意志不堅,對於不合理的社會無力反抗,在現實面前無所作為,在自己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找不到適宜的位置。
郁達夫其他叫著名小說:短篇《采石磯》、《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和中篇《她是一個弱女子》、《迷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