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臨時學籍將流動人口子女納入京籍學生管理,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是體現政府溫暖、公平、進步的一項惠民舉措。
臨時學籍-產生
臨時學籍解決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在京入學問題
2010年4月起,北京為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建立臨時學籍,並為義務教育階段流動人口子女發放入學登記卡。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區縣教委解決持卡學生的入學問題。從4月開始,北京各個區縣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站將發放《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登記卡》,來京務工人員在辦理暫住證的同時,可為一同來京的孩子登記,所在區縣教委有義務安排持卡兒童進入公辦校就學。
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區縣逐校逐人登記,將學生基本信息統一錄入《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臨時學籍登記表》。登記表中學生信息須與登記卡一致。登記信息完畢後,由學校統一保管。
臨時學籍-解決兒童入學
據了解,截止2010年4月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共有超過40萬名流動兒童在京,其中68%的孩子在公辦中國小,在經審批的正規打工子弟學校就讀的學生達5.2萬人左右,其餘孩子不是未入學,就是在未經審批的打工子弟學校就讀。目前,只有在公辦校借讀的流動兒童被納入到北京市學生電子學籍管理系統。
此次向隨遷子女發放宣傳卡和登記卡,將使北京市實現對流動兒童學籍管理的全覆蓋,流動兒童只要持卡,就可以在所居住區縣登記入讀公辦校。如果流動兒童居住地發生變化,還可以持卡轉學,就近入學,並在登記卡背面做好信息變更登記。北京市教委還要求各公辦校積極接收持卡流動兒童入學,如有困難,也要登記好學生信息,由區縣教委協調解決,不得拒收或置之不理。
臨時學籍-程式
北京市教委表示,為了進一步妥善解決好隨遷子女在京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到2012年左右基本實現隨遷子女在公辦中國小就讀的目標,研究制定了“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京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宣傳卡”和“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登記卡”。
宣傳卡主要是向廣大隨遷子女積極宣傳在本市進入公辦中國小就讀的工作要求和基本程式,引導廣大隨遷子女到公辦學校接受安全、良好的義務教育。此外,還向社會公布了各區縣教委政策諮詢電話。市教委明確要求各區縣教委要組織本轄區中國小校認真學習隨遷子女在京就讀的有關政策。
公辦學校實行首接負責制,對主動到學校諮詢和申請就讀的隨遷子女及其家長要熱情接待,積極予以接收。學校接收有困難的,要登記好學生的基本情況,報區縣教委予以協調解決,不得拒收或置之不理。宣傳卡擬通過市有關部門協助發放。
登記卡主要面向的是目前還沒有進入公辦、民辦學校,主要在自辦學校就讀的學生。由各區縣教委下校進行逐校逐人登記,同時將學生基本信息統一錄入到《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臨時學籍登記表》,以登記表中學生的信息為基礎,建立隨遷子女基本信息資料庫,為將來建立隨遷子女臨時學籍奠定基礎。
登記卡信息登記完畢後,由學校統一保管。學生在本市轉學時須持登記卡,到新轉入學校聯繫,並在登記卡背面做好信息變更登記。通過這些措施,市教委力圖實現隨遷子女教育全覆蓋,並納入本市正常工作範疇。
臨時學籍-社會意義
臨時學籍讓務工子女可以進入公辦中國小讀書
北京市能為流動人口子女建立臨時學籍,說明對於大多數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而言,更是一個福音。有學者認為這是溫暖、是公平、是進步。其溫暖就在於,為流動人口尤其是農民工解決了後顧之憂。早幾年,國內眾多媒體包括有關人士,對於農民工子女在城裡就學難,發出呼籲與建議,要求給予農民工給予關懷與溫暖。為此,在北京等地建立專門為農民工子女辦的學校。由於多種原因,農民工子女學校很難以維繫,有的因場地包括房屋的拆遷等,有的農民工子女面臨輟學,即使將農民工子女轉為學校,但由於教學質量等原因以及公辦的設施所限,公辦的學校很難接受。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將為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建立臨時學籍,並為義務教育階段流動人口子女發放入學登記卡,也就是說,他們和城裡人一樣享受同等待遇,不再為公辦的還是民辦的學校而範疇。同樣對於教育部門來說,也有了準備。在招收學生時可以將流動人口例為計畫之中。
其公平就在於,流動人口子女建立臨時學籍,納入京籍學生管理,意味著與定居北京城市人口一樣,享受同等待遇。過去對於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多收費的問題,因此可以消除,不僅為流動人口解除後顧之憂,而且也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別。
其進步就在於,為流動人口子女建立臨時學籍,將流動人口子女納入京籍學生管理,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為流動人口辦了一件實事,好事,說明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儘管為流動人口子女建立臨時學籍,只是個暫時的,還有很大難度,還有待於完善與提高,但是至少可以體現出對普通群體的一種關愛與呵護,是惠及民生的好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