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歷史
臘腸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食物生產和肉食保存技術,指將動物的肉絞碎成泥狀,再灌入腸衣製成的長圓柱體管狀食品。
中國的臘腸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臘腸約創製於南北朝以前,始見載於北魏《齊民要術》的“灌腸法”,其法流傳至今。中國灌腸臘腸不加澱粉,可貯存很久,熟制後食用,風味鮮美,醇厚濃郁,回味綿長,越嚼越香,遠勝於其他國家的灌腸製品,是中華傳統特色食品之一,享譽海內外。臘腸的類型也有很多,主要分為川味兒臘腸和廣味兒臘腸。主要的不同處就在於廣味兒是甜的,川味兒是辣的,而湖南地區則有鹹味而非辣味的臘腸。在湖南省張家界地區,臘腸的製作是準備年貨的一項重大工程。逢年冬至,土家族人民便殺掉自家養的土豬,製作臘肉和臘腸好在年夜飯上一家人吃著臘腸、血腸火鍋,喝著米酒話著家常,臘腸其獨特風味尤以湘小伍家出名。在以前臘腸是每年過年前製作的食品,而現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吃到臘腸了。但是過年吃自製的臘腸已經成為了南方很多地區的習俗,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摩梭語伸布。把豬小腸洗淨後將配好佐料的小塊鮮瘦肉從豬肚子中擠壓進小腸內,圈成8字形晾乾。摩梭人加工的臘腸,其味道有獨特的鮮美和舉家旅行攜帶方便之優點。
世界上最長的臘腸是2008年12月27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廚師用70公斤肉、蒜等配料製成一根392米長的臘腸,從而打破最長臘腸的世界紀錄。
製作材料
瘦豬肉90公斤、白砂糖5公斤、肥豬肉10公斤、精鹽3公斤、味素200克、白酒750克、鮮薑末(或大蒜泥)150克。
製作方法
1、切丁:將瘦肉先順絲切成肉片,再切成肉條,最後切成0.5厘米的小方丁。
2、漂流:瘦肉丁用1%濃度鹽水浸泡,定時攪拌、促使血水加速溶出,減少成品氧化而色澤變深。2小時後除去污鹽水,再用鹽水浸泡6-8小時,最後沖洗乾淨,濾乾。肥肉丁用開水燙洗後立即用涼水洗淨擦乾。
3、醃漬:洗淨的肥、瘦肉丁混合,接比例配入調料拌勻,醃漬8小時左右。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使調味均勻,醃漬時防高溫、防日光照灑、防蠅蟲及灰塵污染。
4、皮腸:鹽、乾腸衣先用溫水浸泡15分鐘左右,軟化後內外沖洗一遍,另用清水浸泡備用,泡發時水溫不可過高,以免影響腸衣強度。將腸衣從一端開始套在漏斗口(或皮腸機管口)上,套到末端時,放淨空氣,結紮好,然後將肉丁灌入,邊灌填肉丁邊從口上放出腸衣,待充填滿整根腸衣後紮好連線埠,最後按15厘米左右長度翅結,分成小段。
5、晾乾:灌紮好臘腸掛在通風處使其風乾約半月,用手指捏試以不明顯變形為度。不能曝曬,否則肥肉要定油變味,瘦肉色加深。
6、保藏:保持清潔不沾染灰塵,用食品袋罩好,不扎袋口朝下倒掛,既防塵又透氣不會長霉。食時先蒸熟放涼後切片,味道鮮美。
主要特點
臘腸不加澱粉,可貯存很久,熟制後食用,風味鮮美,醇厚濃郁,回味綿長,越嚼越香,遠勝於其他國家的灌腸製品。
營養價值
臘腸可開胃助食,增進食慾。
辨別方法
優質臘腸
臘腸色澤光潤、瘦肉粒呈自然紅色或棗紅色;脂肪雪白、條紋均勻、不含雜質;手感乾爽、臘衣緊貼、結構緊湊、彎曲有彈性;切面肉質光滑無空洞、無雜質、肥瘦分明、手質感好,臘腸切面香氣濃郁,肉香味突出。
劣質臘腸
色澤暗淡無光,腸衣內粒分布不均勻,切面肉質有空洞,肉身鬆軟、無彈性,且帶粘液,有明顯酸味或其它異味。
食用方法
1、將臘腸煮熟之後,抓著吃,大多數人都喜歡.也可以切成片狀,是招待客人下酒的好菜;
2、可以和各種蔬菜同炒,味道不同凡響;
3、可以用來燒烤或者唰火鍋吃,另一種享受;
4、對於時間忙的人士,臘腸炒飯,臘腸泡麵是不錯的選擇。
溫馨提示
1、生臘腸處理的時候要用熱水泡,之後用溫水清洗乾淨;
2、臘腸本身含鹽量較多,在烹飪時候要依據個人的口味適當少放鹽;
3、萊蕪香腸晾乾的生的直接蒸或用老湯煮即可,無需其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