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腸癌中醫治療中心

北京腸癌中醫治療中心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解毒。 3)獼猴桃:每日50g常服,可治腸癌。 4)鮮無花果:每日適量鮮食,可治腸癌便血。

醫院簡介

北京大腸癌中醫治療中心是由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成立,並由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鄭偉達教授擔任主任的以中醫為主,以中西醫相結合的專業大腸癌治療機構。

大腸癌

概述

大腸癌是由大腸黏膜上皮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直腸癌和肛管癌3個部分,其中直腸癌發生率最高。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如北美、西歐、北歐、紐西蘭等,大腸癌往往占腫瘤發病的第一、二位。東歐、南歐是中等發病區。一些亞、非、拉美發展中的國家較低。在中囤,大腸癌的發病,以長江中下游與東南沿海的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台灣及香港等地區較高。此外,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發病率也較高。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大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如上海是中國大腸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近年來發病率在迅速上升。而在已開發國家,由於宣傳教育,人民加強自我防護,大腸癖的發病率已趨於下降。中國大腸癌的發病具有發病年齡偏輕,病變部位偏低及多見合併血吸蟲等3個特點。
傳統醫學沒有大腸癌一詞,但對大腸癌的認識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靈樞五變》篇說:“人之善病腸中積聚。”《素問·氣厥論》篇則說“小腸移熱於大腸,為慮瘕,為沉。”最早提出了大腸癌的成因。傳統醫學套用於大腸癌的治療中,可以配合手術、放療和化療起增敏、增效,減少放療、化療不良反應的作用;對於姑息性手術者或晚期失去手術機會者,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蒙醫學稱之為“大腸血痞”。大腸癌在傳統醫學中屬於稱謂不一。在中國傳統醫學中,中醫學稱之為“症瘕”、“積聚”、“髒毒”、“腸覃”、“鎖肛痔”等。
中醫學雖沒有大腸癌一名,但在2000多年前就已初步認識了大腸癌的病因病機,此後歷代醫學從不同側面對本病的認識和治法作了進一步的探索和補充,至明清時,中醫學對此病的認識更趨全面。如明朝張景岳認為“凡脾腎不足產後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景岳全書·積聚》)。又如清朝王肯堂則言“又有生平性情暴急,縱食膏粱,或兼補術,蘊毒結於臟腑,火熱流注肛門,結而為腫。”(《外科正宗·髒毒論》),從情志、飲食等方面闡明了大腸癌的成因。
綜合諸醫家的論述,一致認為本病的發生多因飲食不節,憂思抑鬱,久瀉久痢,勞倦體虛,感受外邪,濕毒蘊結等因素引起。此等因素致脾胃受損,水谷精微不能運化輸布,以致濕濁內生。加之五臟虛衰(尤以脾腎虛弱為主),正氣不足,易受外邪,邪毒滯腸道,日久積聚成塊,腫塊阻塞腸道,排便艱難或糞便變細變形;濕毒久蘊,化熱灼傷血絡,則見便血;熱毒熾盛,肉腐絡傷,則便下膿血,或如魚腖狀,惡臭難聞;久瀉久痢,腎陽不足,不能溫運脾陽,從致脾腎陽虛。久病累及肝腎,精血虧虛,出現肝腎陰虛,終至神離氣脫,陰陽離決

臨床表現

(1)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大便一日數行或數日一行,糞便時乾時稀,糞便凹陷或變細,甚則頑固性便秘。
(2)便血:糞便色暗,狀如豬肝色,糞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典型的為大便下血,血色暗紫或鮮紅。
(3)腹痛:早期無腹痛,或僅有腹部脹滿不適。當癌腫阻塞腸腔,可出現腹脹,腹痛難忍,噁心嘔吐等。腸鳴如雷或腸鳴音消失。癌瘤浸潤腰骶神經叢可出現難以忍受的腰痛,尾骶疼痛。
(4)貧血:有些病人因不明原因的進行性貧血就診而被查出。(5)惡病質:多為晚期病人,表現為形體羸瘦,精神疲乏,口乾舌燥,肌膚甲錯,步覆艱難,甚至可出現黃疸,腹水等症狀。
(6)體徵:早期大腸癌患者無明顯體徵。中晚期有貧血貌,腹部可捫及腫塊,以有腹為多見。晚期大腸癌可在腹股溝、左鎖骨上窩觸及腫大、質硬的淋巴結,是淋巴轉移的常見徵象。癌細胞血行播散,通過門靜脈轉移至肝,出現繼發性肝癌體徵。癌細胞活體循環轉移到肺、腎、腎上腺等處,再現相應的體徵。

實驗室檢查

(1)直腸指撿:對直腸癌診斷極為重要,有50%~60%的大腸癌可經直腸指檢發現腫塊。對每一個有腸功能性疾患,全身慢性消耗性體徵或急腹症患者,均應作直腸指檢,以了解肛門與直腸有無狹窄,有無腫塊。
(2)大便:隱血試驗直腸指檢陰性者,可做大便潛血試驗,此法可作為大腸癌普查初篩方法和結腸疾病的常規檢查。
(3)結腸X線撿查:本檢查對早期大腸癌診斷有困難,病變在乙狀結腸中段以上者,須用x線檢查。為提高診斷準確率,宜採用結腸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法,常可顯示癌的部分與範圍,有鋇劑充盈缺損,腸腔狹窄,黏膜破壞等徵象。
(4)纖維結腸鏡撿查:能觀察到全結腸黏膜形態,對可疑病灶在直觀下採取活檢或刷取細胞塗片,可以顯著地提高診斷的準確率,特別是對微小病灶的診斷很有價值。
(5)癌胚抗原(CEA)血清CEA測定:該測定在本病不具有特異性。但是血清CEA測定結果仍可供診斷結腸癌參考,特別是通過系列測定,在癌切除後可見血清CEA逐漸下降,有復發時升高,對監測結腸癌手術預後有一定的價值。
總之,有大腸癌臨床表現時,應該按全面正確地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B超、內鏡檢查等順序進行,必要時輔以CT、磁共振等檢查以了解病灶轉移情況。在診斷時,需要與內痔、肛瘺、阿米巴腸炎、日本血吸蟲病、腸結核、局限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作鑑別。

藥物治療

(1)濕熱蘊結證
主證:腹部陣痛,便中夾血,或里急後重,肛門灼熱,兼有發熱噁心、胸悶等,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槐角丸
槐花15g,地榆15g,黃芩10g,當歸12g,炒枳殼10g,防風10g。
便下膿血者加自頭翁、薏苡仁、敗醬草、丹皮、馬齒莧清熱涼血解毒;腹痛里急後重者加木香、檳榔、白芍調氣和血;發熱者加銀花、連翹、葛根辛涼透熱;有腫塊者加夏枯草、海藻、生牡蠣軟堅散結消腫。
分析:本方槐花、地榆清腸涼血止血,黃芩清大腸濕熱,當歸活血化瘀,炒枳殼、防風寬腸利氣,全方清腸止血,疏風利氣。但本方清熱解毒散結之功不足,在套用時尚需加用清熱解毒,化痰散結之藥,加強療效。
(2)氣滯血瘀證
主證:腹脹刺痛,腹塊堅硬不移,下痢紫黑膿血,里急後重,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舌苔黃,脈澀或弦澀。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解毒。
方藥:膈下逐瘀湯
歸尾12g,赤芍15g,桃仁10g,紅花6g,川芎10g,丹皮12g,延胡索10g,香附10g,烏藥10g,甘草10g,枳殼10g,五靈脂10g。
便血不止者加茜草、阿膠;腫塊不消者加皂角刺、農蒺藜;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白扁豆;脫肛者加蓮子、刺蝟皮、升麻。
分析:本方桃仁、紅花、當歸尾、川芎、丹皮、赤芍、延胡索、五靈脂活血行氣止痛,香附、烏藥、枳殼寬腸行氣止痛,生甘草清解調和諸藥。合用成方,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3)脾腎陽虛證
主證:面色蒼白,少氣乏力,畏寒肢冷,腹痛隱隱,遇寒則甚,喜按喜溫。黎明泄瀉,或污濁頻出,舌質淡胖,舌苔薄白或薄膩,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參苓白朮散合四神丸
黨參15g、白朮10g、茯苓10g、扁豆10g、山藥15g、蕙苡仁15~30g,蓮子肉10g,砂仁6g,炙甘草6g,桔梗6g,補骨脂10g,肉豆蔻10g,吳茱萸6g,五味子6g。
寒甚者加附子、肉桂;污濁頻出者加禹餘糧、沒食子、訶子肉、炙五倍子;氣虛乏力甚者加黃芪、黃精。
分析:黨參健脾益氣養血,白朮健脾燥濕,茯苓健脾滲濕,炙甘草補氣和中,四藥桂脾益氣以補脾土。脾失健運,水濕不化,白扁豆、山藥、薏苡仁、蓮子、砂仁以滲濕和胃,增強祛脾濕之功。補骨脂溫腎陽,肉豆蔻暖脾土,五味子、吳茱萸溫中祛寒、澀腸止瀉。合而成方,共奏溫補脾腎,滲濕止瀉之功。
(4)肝腎陰虛證
主證:形體消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骨蒸盜汗,遺精帶下,舌質紅或絳,舌苔少或無,脈弦細或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知柏地黃丸
知母12g,黃柏12g,熟地15g,山茱萸10g,山藥12g,丹皮10g,澤瀉10g,茯苓10g。
陰虛甚者加鮮石斛、天花粉、北沙參;便秘者加火麻仁、桑椹、白蜜。辨病用藥加藤梨根、貓人參、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土茯苓,薏苡仁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藥。
分析:熟地滋陰補腎,生血填精,山茱萸補肝腎、澀精秘氣,山藥補脾固腎、丹皮清肝火,涼血退虛熱,澤瀉瀉腎濁,茯苓滲脾濕,共奏滋補肝腎之功,再加知母,黃柏以滋腎降火,則真水得補,陰火得降。
(5)氣血兩虛證
主證:面色蒼白,唇甲不華,少氣乏力,神疲懶言,脫肛下墜,舌質淡,舌苔薄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藥:八珍湯。黨參15g,白朮10g,茯苓10g,當歸15g,白芍10g,熟地15g,川芎10g,甘草6g。
氣虛甚者加黃芪、黃精;便秘者加大黃、全瓜蔞;脫肛者加升麻、枳實;腹脹者加抹香、大腹皮、青陳皮;疼痛加延胡索、全蠍;噁心嘔吐者加姜半夏、姜竹茹;大便帶血者加仙鶴草、地榆炭;遠處淋巴結轉移者加山豆根、蜈蚣;陰虛明顯者加北沙參、杞子、丹皮、女貞;化療後白細胞低者加仙靈脾、仙茅、羊蹄根。
分析: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白朮苦溫,健脾燥濕,茯苓甘淡、健脾滲濕,甘草益氣和中,四藥共成健脾益氣之功。熟地甘溫,滋陰補血;當歸辛甘溫,養血和血;芍藥甘酸,斂陰和營;川芎辛溫,活血行氣。此四藥共成補血活血之功。全方合奏益氣補血之功,為氣血雙補的基礎方劑。

中藥外治法

(1)斑麝老蔥膏
老蔥500g,活蟾蜍1個,麝香1g,斑蝥10個(研末)
用法:活蟾蜍破腹後納入麝香、斑蝥外敷關元穴,將炒熱的老蔥敷貼於上,上置熱水袋以保持蔥的溫度。
功能:軟堅散結,通腑溫膽。
主治:大腸癌所致不完全性腸梗阻
分析:蟾蜍、麝香辛溫辟穢化濁,通經活絡;斑蝥辛寒,解毒止痛;老蔥中空辛溫,通陽散結。四藥相互為用,消腫散結,通腑止痛。
(2)熏洗方
蛇床子30g,苦參30g,薄荷10g,雄黃10g,芒硝10g,大黃10g。用法:蛇床子、苦參、薄荷加水1000ml,煮沸後加入大黃10g,再熬2分鐘後又將雄黃、芒硝各10g放入盆中,將藥汁倒入盆中攪拌,乘熱氣上冒之際蹲於盆上,熏蒸肛門處,待水變溫後,換為坐浴。每晚1次,3個月為一療程。
功能: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肛管癌、直腸癌。
分析:蛇床子苦溫,燥濕殺蟲;苦參苦寒清熱燥濕;大黃、芒硝苦寒,泄熱通腑軟堅消腫;雄黃辛溫,解毒辟穢,薄荷辛涼疏解。全方共成清熱利濕,解毒辟穢,消腫止痛之功。
(3)氣功療法
氣功能活躍氣血,疏通經絡,協調臟腑,增強正氣,故患者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功法,對防治大腸癌有一定的療效。常用功法有松靜功郭林新氣功、內勁一指禪等。練功時要松靜自然,動靜結合,意氣合一,循序漸進,方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4)藥膳療法
1)涼拌海帶絲:浸發海帶250g,豆腐絲100g,醬油、鹽、白糖、味素、香油、薑末各少許。將浸發海帶洗淨切絲,用開水氽一下,撈出置盤中,把豆腐絲和調料倒入盤中拌食。
2)馬齒莧雞蛋餃:馬齒莧50g,雞蛋(或瘦肉)50g,包餃子常服,可治腸癌。
3)獼猴桃:每日50g常服,可治腸癌。
4)鮮無花果:每日適量鮮食,可治腸癌便血。
5)黑木耳紅棗湯:黑木耳30g,紅棗30枚,上兩味加水適量,水煎溫服,可治腸癌貧血。
6)薏苡仁抗癌茶:薏苡仁60g,紅棗30枚(煎碎),綠茶3g。先將茶葉用沸水沖泡5分鐘,取汁;將薏苡仁與紅棗加水適量,煮熟,並將荼汁和入,每日1劑,分3次溫服,飲汁,食薏苡仁,紅棗。
7)薏苡仁粥:薏苡仁30g,梗米50g,加水適量熬成粥。作平時佐餐。可提高因化療或放療後的白細胞減少。薏苡仁可改用芡實,或蓮子。
8)黃花菜木耳湯:黃花菜30g,木耳15g,血餘炭6g。黃花菜和木耳煮成一碗湯後,沖血餘炭服,可治腸癌便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