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位於腹膜後脊柱兩旁,左右各1個,形似蠶豆。正常腎臟每個重約125~150g,長10~12cm,寬5~6cm,厚3~4cm。腎臟主要藉助腎筋膜固定於腹後壁,上緣和第1l或第12胸椎同高,下緣可達第二腰椎。右腎比左腎低1—2cm。腎臟的內側中部凹陷,稱為腎門,腎臟的血管、神經、輸尿管都從這裡經過。從腎表面往裡,腎實質呈現分層結構:外層為皮質,內層為髓質。人腎的皮質厚約lcm,內有許多細小紅色點狀顆粒,即腎小球。部分皮質伸入各錐體之間,形成 腎柱。髓質約占腎實質厚度的2/3,可分成多個圓錐形小體,稱為腎錐體。錐體的尖端稱為腎乳頭,突出在腎小盞內。每個乳頭有許多乳頭孔,為乳頭管的開口,形成 篩區,腎內形成的尿液由此進入腎小盞。腎小盞呈漏斗狀,每個腎小盞一般包繞一至數個腎乳頭,每個腎約有7~12個腎小 盞,幾個腎小盞組成1個腎大盞,幾個腎大盞集合成腎盂,出腎門與輸尿管相通。
腎單位由哪些部分組成
腎單位是由腎小體和腎小管所組成。1個腎單位全長約50mm,雙側腎單位總和可長達70km以上,這些腎單位平時只有一小部分在工作,可見腎臟的儲備力是很大的。腎小體是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的球狀結構,具有形成原尿和濾過的作用,也是發生腎小球 腎炎 的主要病變部位。腎小球的核心是一團球狀血管網,它的兩端分別與進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相連,包在腎小球外面一個漏斗形的囊即腎小囊。腎小囊腔與腎小管腔相通,腎小管分別由近端小管、髓襻和遠端小管3部分組成。腎小管除了有排泄作用外,還有重吸收功能。正常人每日入腎小球濾過的液體為180L左右,而每天的 尿量僅1.5L,幾乎99%被腎小管重吸收。所以說, 腎小管對調節水的代謝是很重要的,由於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具有選擇性,所以,對人體有用的葡萄糖幾乎全部被重吸收,而對某些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如氮終末代謝產物,則不被吸收而排泄出去。腎小球是一團蟠曲的毛細血管網叢,包裹在腎小囊內。它的一端是進球小動脈與出球小動脈的出入處,稱為腎小球血 管極,與血管極相對的一端,與近曲小管相連,稱為腎小球尿極。進球小動脈進入腎小球後,即分成4—6支,每支再分出許多小分支,組成許多襻狀毛細血管小葉(在小葉中間有系膜支持),各小葉的毛細血管先集合成數支,然後再匯合成一根出球小動脈,從血管極離開腎小球。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從 內到外有三層結構,分別為內皮細胞層、基底膜、足細胞層,所以 血液經腎小球毛細血管濾過後, 血漿中的成分便可有 選擇性地濾過。在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絕大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濾過,僅有小分子物質如尿素、葡萄糖、電解質及某些小分子蛋白質能濾過,但在病理狀態下,如慢性腎小球腎炎,由於腎小球的病變,大分子物質便可漏出,引起大分子蛋白尿。
腎小管由哪些部分組成
腎小管是由近端小管、細管(細段)及遠端小管組成,為一細長的單層上皮管道。近端小管是腎小管各段中起選擇性 重吸收作用的主要部位,它是腎小管中最長最粗的一段,其直徑約50—60/um,長約14mm,約占整個腎小管的1/4。全長可分3段,即近端小管頸部、 近端小管曲部(近曲小管)、近端小管直部。近曲小管管腔小而不規則,管壁為單層錐體形上皮細胞,細胞的管腔面有刷狀緣,是由許多長的微絨毛組成,微絨毛的總表面積達60m,是起重吸收作用的結構基礎。細管為腎小管的第二部分,長約10mm,其下行和上行的細管不具有主動轉運功能,但具有逆流倍增 功能,對尿液濃縮起重要作用。遠端小管為腎小管的第三部分,包括直部、緻密斑和曲部。直部與上述細管和近端小管直部構成髓襻, 遠端小管曲部又稱遠曲小管。遠端小管直部的上皮細胞能主動轉運鈉離子,調節酸鹼平衡,使小管液從低滲變為等滲,再轉變為高滲,在逆流倍增中起重要作用。遠端小管下行則與集合管相連。
尿液是如何生成的
尿液生成經過原尿、 終尿2個階段。原尿即腎小球濾過液,其成分與血漿成分幾乎相同;經膀 胱排出的尿稱 終尿,亦即我們通俗稱呼的尿,它與原尿的成分有很大差別。終尿的形成主要經過3個過程。
(1)腎小球濾過 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漿中的水分和一些物質濾出,形成腎小球濾過液(原尿),所以說尿是直接來源於血液的。
(2)腎小管重吸收 原尿經過腎小管,99%的水分被重吸收,被重吸收的還有葡萄糖、蛋白質、鈉、氯離子等。
(3)腎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泌 腎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細胞能將其周圍毛細血管液中的一些成分轉運或排泌入腎小管和集合管腔內。所以,尿的生成包括3個過程:即濾過、重吸收、排泌。影響這3個過程的任何因素都可影響尿液的生成。
腎臟有哪些功能
腎臟具有2種功能,即生成尿液和內分泌的功能。通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達到保 持體內水、電解質、酸鹼 平衡,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通過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主要有腎素、 紅細胞生成素、高活性的 維生素D3, 前列腺素和激肽釋放酶等)來調節血壓和鈣磷代謝,刺激 骨髓造血。現分述如下:
(1)通過尿的生成,維持水、電解質 平衡 正常人在水分過多或過少時,就會通過腎臟來調節,以保持體內水分的乎衡,如天熱、劇烈運動或勞動時出汗多,體內水分少了,尿量就減少;冷天尿就多些。飲水多了尿也多,不飲水尿就少。腎臟病人由於腎的病變導致這種水分平衡功能障礙,可以出現浮腫等症狀。
腎小球的濾液中含有血液中的各種電解質,當進入腎小管後,鈉、鉀、鈣、鎂、碳酸氫、氯及磷酸鹽等大部分被重吸收。腎小管能按人體的需要量來調節其重吸收量以維持電解質的平衡。還有血漿蛋白、葡萄糖、胺基酸、激素、維生素和無機鹽等在血液里能經常保持相對穩定,也與腎臟的調節功能分不開。腎臟的這些調節作用,對維護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2)通過排泌尿液排出廢物、毒物和藥物 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氣些人體不需要甚至有害的廢物,如尿素、 尿酸、 肌酐等含氮物質,硫酸鹽和其他含硫物質,以及無機磷酸鹽等。腎臟能把這些廢物排出體外,不致在血液中過量積蓄,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此外,腎臟還能把進入體內的一些有毒物質排出體外。不少藥物也是主要由腎臟排泄的。一旦得了腎臟病,藥物排出減少,用藥量也必須相應減少,否則將發生藥物 中毒 ,造成腎臟的損害。
(3)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 當體內酸鹼平衡失常時,人體的生理活動就會發生障礙,從而產生一系列症狀。腎臟能把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酸性物質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並能控制酸性和鹼性物質排出的比例;當任何一種物質在血液中增多時,腎臟就會把多餘的部分排出去,腎臟保持和調節酸鹼平衡的功能主要是通過重吸收碳酸氫根和排泌氫離子來實現的。有些腎臟病人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就是因為腎臟失去了維持體內酸鹼平衡的功能而產生的。
(4) 腎臟的內分泌功能 腎臟不僅是排泄器官,也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能分泌許多激素。例如,腎臟分泌的腎素作用於血漿中的 血管緊張素原,使之變成血管緊張素,後者能使血管收縮並刺激 心肌收縮使血壓升高;腎臟製造的紅細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幹細胞造血,這種紅細胞生成素產生少了,就會出現 貧血 ;此外,腎臟還能產生前列腺素、激肽釋放酶以及高活性維生素D3(1-25雙羥維生素D3),這些物質對調節人體血壓和鈣磷代謝、促進成骨,也是十分重要的。
常見的腎臟疾病有哪些
腎臟病是指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及腎血管的疾病,其中常見的有 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急進性腎炎、隱匿性腎炎、 腎病綜合徵 及尿路感染等。上述各種疾病不斷發展,在後期可出現慢性腎功能 衰竭 。
腎臟病有哪些常見的臨床症狀
腎臟病的常見症狀有水腫、 高血壓 、尿 少或無尿、多尿、尿頻、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狀。
(1)水腫 常出現於眼瞼、足踝及背臀部。嚴重時可伴有胸水、腹水及會陰(陰囊、陰唇)水腫。若皮膚破損,水腫液可溢流不止。水腫位置可隨著體位的變化而移動,如平臥時以眼眶周圍的軟組織最明顯,站立或久坐之後可以在內踝處出現凹陷性水腫。水腫發生時均伴有尿少及體重增加,嚴重患者全身水腫液可高達20—30L,所以要識別有無水腫,宜每日起床排空大、小便之後,空 腹測體重,觀察逐日的變化。
(2)高血壓 腎臟病人就醫時應注意檢查血壓,若血壓升高,常是病情加重的表現。另一方面,高血壓病人亦應注意檢查尿常規,觀察血壓變化與 尿蛋白增減的關係,以便醫師鑑別是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還是高血壓導致的腎臟損害。
(3)尿少或無尿 成人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或每小時少於15—20m1)叫少尿,少於lOOml叫無尿。此時腎臟已不能從尿液中排出人體的代謝廢物和毒素,無法調節水、電解質和內環境的穩定與平衡,應緊急找 醫生 診治。
(4)多尿及夜尿 每晝夜尿量超過2500ml稱多尿。如果沒有飲水過多、沒有使用利尿藥物、沒有患 糖尿病 、沒有垂體系 尿崩症 等腎臟以外的因素,則多尿是腎小管濃縮功能不全的表現。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規律,日間尿量應多於夜間,其比例為2~3:1,夜尿不應多於750ml。若 夜尿增多,日夜尿量之比發生 改變,亦是腎小管濃縮功能減退的表現。若進行檢查可發現 尿比重及尿滲透濃度降低中醫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是腎氣虛弱、下元不固、攝納無 權所致。
(5)尿頻 尿頻是指小便次數多,但每次的尿量卻很少, 尿急 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時尿道口及小腹脹痛,多見於膀胱炎。
(6)血尿 是血液經損傷的腎小球、腎小管或路混入尿液造成。如出血量多,不需輔助工具,肉眼便可察覺者稱肉眼血尿;出血量少,肉眼看不見,需離心沉澱之後取沉渣塗片,經用顯微鏡觀察才能發現的稱鏡下血尿。一般認為肉眼血尿多見於結石、腫瘤等泌尿外科疾病,而鏡下血尿多數為腎小球疾病引起。
(7)尿中泡沫增多 是尿中出現大量蛋白的表現,此時應做尿常規及 ECTkey=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8)腰痛 陣發性的劇烈腰痛,甚至沿側腹部向會陰大腿內側放射,或伴嘔吐,稱為“腎絞痛”,多見於腎盂結石或輸尿管結石,此時要觀察有無血尿.腎盂腎炎時,腰痛常伴發燒,腎區(背部二側肋脊角處,即背腰處)有叩擊痛,尿檢可發現白細胞增多,尿培養有細菌生長。腎小球疾病時多數只有腰部不適、隱痛、或僅感腰酸。
(9)其他 如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軟乏力,面色蒼白、貧血等,應考慮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可能,宜及時做血,尿的有關檢查。
腰痛是否腎臟有病
“腰為腎之府”,意思說腰部是腎臟的府宅,所以腰痛必然會很自然地想到是否腎臟有病。腎臟位於腰部後腹膜中,所以當腎盂或輸尿管梗阻、腎動脈栓塞、腎體積急性增大、或 有化膿性炎症時,均可出現劇烈的腰痛。但在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等內科腎臟病人,往往只有腰酸不適,很少出 現劇烈腰痛。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疾病亦有出現腰痛的,如腰椎骨疾病、腰肌疾病及婦女盆腔疾病等。前者腰痛多與活動、持重及體位有關,後者則伴有婦女病的其他症狀。
水腫是否都是腎臟病
腎臟病人可以出現水腫,但腎臟病人也可沒有水腫。水腫是腎臟病的症狀,但也是一些腎外疾病的常見症狀。引起水腫的疾病除腎臟病外,還有 心臟病 、 肝硬化 、重度 營養不良 ,所以要進行相應的檢查才能最後確定。腎臟病中 又以腎病綜合徵、部分慢性腎炎綜合徵及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少尿期易於發生水腫,而慢性腎小管疾病、慢性腎間質疾病、腎盂腎炎等一般不腫。腎功能衰竭時,如果腎小球損害為主,也常發生水腫,但當腎小管對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出現多尿,夜尿增多,也可不發生水腫。所以水腫不能作為腎臟病病情輕重的標誌。
尿常規檢查對腎臟病有什麼意義
尿常規檢查一般應包括尿比重、尿蛋白定性、尿離心後沉渣作細胞及管型計數。尿常規對腎炎、腎病綜合症、尿路感染等常見的腎臟疾病有較大的診斷價值,若連續觀察其變化,有利於了解藥物治 療的反應,因此是一項簡便的檢測手段。有些腎臟病人沒有突出的典型症狀,常延誤診斷及治療,尿常規檢查有助於發現這些被忽略了的潛在的腎臟疾病。 由於扁桃體炎、膿皮病、猩紅熱極易誘發急性腎炎,所以對這些患者應於 發 病後二周至一個月中作尿常規檢查。高血壓病、糖尿病、系統性 紅斑狼瘡 等病容易導致腎損害,因此這些病人也應定期檢查尿常規。
腎臟病人應注意哪些方面的檢查
對腎臟病患者來講,尿常規檢查固然重要,但重要的檢查卻不只是尿常規。事實上,尿蛋白量的輕微波動(“+”~“++”之間)或細胞幾個至十幾個的差別並無任何意義。腎臟病人除尿常規檢查外,更應定期檢查腎功能,才能了解病情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利制訂治療對策。很多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繼發性腎臟損害,腎臟病時(特別是尿毒症晚期)又常有心、肺等其他器官的嚴重損傷,因此,腎臟病人就醫時還應重視全身各器官的檢查。高血壓常是腎臟病病情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故應定期檢測血壓。若血壓增高,宜將其控制在正常範圍。
相關詞條
-
腎臟病早期症狀中西醫防治問答
《腎臟病早期症狀中西醫防治問答》是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者是孫升雲。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
腎臟病臨床概覽
《腎臟病臨床概覽》是2010年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海燕。
內容簡介 目 錄 -
免疫腎臟病學
《免疫腎臟病學》是2006年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腎臟病診療與護理
腎臟病診療與護理是 2006年3月1日由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作者是蘇冠群。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小兒常見腎臟病
小兒腎臟疾病時兒科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本書根據對古今有關小兒腎臟診治方面的研究結果,結合臨界床實踐經驗和認識,介紹了有關小兒腎臟病的基礎知識、如何輔助檢...
目錄 -
腎臟病中醫診治與調養
《腎臟病中醫診治與調養》是2009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聶莉芳。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現代老年腎臟病學》
《現代老年腎臟病學》是由張曉英編寫的關於泌尿科學的一本外科醫學圖書,出版社於人民軍醫出版社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現代老年腎臟病學
內容簡介《現代老年腎臟病學(精)》由數十位國內著名腎臟病專家集體編著...。既有對腎臟疾病基礎知識、基礎理論的介紹,又突出了老年腎病的特點。適於... 第二章 老年腎的改變第三章 老年腎臟的相關機制第四章 老年腎臟病的主要...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慢性腎病社區護理與自我管理
腎臟的結構 第二節 腎臟的生理功能 第二篇 腎臟病基礎知識...第一篇 慢性腎臟病相關知識 第1章 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 第一節 世界腎臟疾病流行病學 第二節 中國腎臟病的流行病學 第三節 慢性...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