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腎臟原發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腫,稱為腎性水腫。腎性水腫的基本病理生理改變為水鈉瀦留。分為兩大類:腎病性水腫和腎炎性水腫。1)腎病性水腫:是腎病綜合徵的四大特徵之一。因組織間隙蛋白含量低,水腫多從下肢部位開始。
發病機制:①由於長期、大量蛋白尿造成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液體從血管內滲入組織間隙,產生水腫,是其發病的中心環節。②繼發於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的鈉水瀦留在腎病性水腫發展中也將起重要作用。此外,部分患者因有效血容量減少,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性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進一步加重水鈉瀦留,加重水腫。
2)腎炎性水腫:主要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因組織間隙蛋白含量高,水腫多從眼瞼、顏面部開始。
發病機制:腎小球濾過率明顯下降的同時,腎小管的重吸收無相應減少,有的反而增加,因而發生嚴重的球-管失衡,腎小球濾過分數(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漿流量)下降,導致鈉水瀦留所致。腎炎性水腫時,血容量常為擴張,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性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因高血壓、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而使水腫持續和加重。
症狀
水腫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如小腿前側)時,有明顯的凹陷。祖國醫學稱之為“水氣”,亦稱為“水腫”。水腫是一個常見的病理過程,其積聚的體液來自血漿,其鈉水腫與水的比例與血漿大致相同。習慣上,將過多的體液在體腔中積聚稱為積水(hydrops)或積液,如胸腔積水、腹腔積水、心包積水等。
中醫水腫定義:各種原因導致的體內水液運行障礙,水濕停留,泛溢肌膚,引起頭面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腫的病症,稱水腫。
水腫是指因感受外邪,飲食失調,或勞倦過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調,脾失健運,腎失開合,膀胱氣化失常,導致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為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
病理
(一)風濕外襲,內舍於肺,肺失宣降,則水道不通,水液溢於肌膚,發為水腫。
(二)飲食勞倦,傷及脾胃,運化失司,水濕停聚,橫溢肌膚,發為水腫。
(三)房勞過度,內傷腎元,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停,溢於肌膚而水腫。
1.風邪襲表
風為六淫之首,每夾寒夾熱,風寒或風熱之邪,侵襲肺衛,肺失通調,風水相搏,發為水腫。此即為《景岳全書·腫脹》篇所言:“凡外感病毒風,邪留肌膚,則亦能忽然浮腫。”
2.瘡毒內犯
肌膚患癰瘍瘡毒,火熱內功,損傷肺脾,致津液氣化失常,發為水腫。《濟生方·水腫》云:“年少血熱生瘡,變為,腫滿,煩渴,小便少,此為熱腫。”正是指這種病因而言。
3.外感水濕
久居濕地,冒雨涉水,濕衣裹身時間過久,水濕內侵,困遏脾陽,脾胃失其升清降濁之能,水無所制,發為水腫。正如《醫宗金鑒·水氣病脈證》曰:“皮水,外無表證,內有水濕也。”
4.飲食不節
過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則濕熱中阻,損傷脾胃;或因生活饑饉,營養不足,脾氣失養,以至脾運不健,脾失轉輸,水濕臃滯,發為水腫。如《景岳全書·腫脹》篇所言:“大人小兒素無脾虛泄瀉等證,而忽然而通身浮腫,或小便不利,多以飲食失節,或濕熱所致。”
5.稟賦不足,久病勞倦
先天稟賦薄弱,腎氣虧虛,膀胱開合不利,氣化失常,水泛肌膚,發為水腫。或因老倦過度,縱慾無節,生育過多。久病產後,損傷脾腎,水濕輸布失常,溢於肌膚,發為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