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叢乳頭狀瘤

脈絡叢乳頭狀瘤

脈絡叢乳頭狀瘤,英文名:papilloma of choroid plexus,別名:choroid plexus papilloma。脈絡叢組織由特異性的腦室神經上皮分化而來,有作者認為是某段腦室壁的室管膜細胞衍化形成,其主要的功能為分泌腦脊液。脈絡叢乳頭狀瘤可發生於脈絡叢上皮或腦室壁膠質細胞,多具有分泌腦脊液的特性,一般生長緩慢,極少發生惡變。

基本信息

病因

脈絡叢乳頭狀瘤圖2 脈絡叢乳頭狀瘤
有動物實驗研究發現SV40病毒可誘發脈絡叢乳頭狀瘤,人乳頭狀瘤病毒E6、E7癌基因亦與腫瘤的發生有關,但尚無與腫瘤發病直接相關的證據。

發病機制:

脈絡叢乳頭狀瘤多沿腦室內生長,一般體積不大,形如菜花,結節樣生長,暗紅色,表面呈不規則的乳頭樣突起, 與腫瘤周圍腦組織邊界清楚。腫瘤表面呈細小的乳突狀或顆粒狀, 亦有人稱為桑椹狀。切面粗糙且組織易於脫落,質地較脆,很少發生囊變和出血壞死。亦可見到細小的鈣化顆粒。

光鏡下腫瘤細胞分化良好,形態如正常脈絡叢組織,表現為在基底層間質上整齊排列的單層矩狀或柱狀上皮細胞,常常以假復層的排列方式排列在疏鬆結締組織的軸心周圍,形成細小的乳突狀結構,乳突中心有豐富的血管,乳突的軸心往往可見到有球形的鈣質沉著, 稱為鈣化小體, 很少見到腫瘤細胞的核分裂象, 間質由小血管和結締組織構成,此為與乳頭狀室管膜瘤相鑒

脈絡叢乳頭狀瘤圖1 脈絡叢乳頭狀瘤

別的要點。部分腫瘤有纖毛生毛體, 免疫組化染色發現脈絡叢乳頭狀瘤中GFAP、S100、細胞角質素及transthyretin呈陽性反應。其中transthyretin被認為與脈絡叢乳頭狀瘤具有相對特異性, 在少數屍檢病例中, 可發現有脈絡叢乳頭狀瘤在軟腦脊膜上種植,但此類病例往往無播散症狀。

脈絡叢肥大由Davis於1924年提出,主要表現為雙側側腦室內脈絡叢增大,伴有先天性腦積水。與雙側側腦室脈絡叢乳頭狀瘤不同,雖然脈絡叢組織過度分泌腦脊液,但組織學未見腫瘤改變。

電鏡觀察下可見腫瘤細胞呈單層柱狀,排列成乳突狀,有明顯的頂端至基底的方向性,瘤細胞表面富有生長旺盛的微絨毛,頂端聯結以連線複合體——閉鎖小帶和橋粒,側面細胞膜呈交指狀態,基底面平滑,附著於基膜上。纖毛混雜於微絨毛之間,胞質內可見成簇的基體,偶見橫紋的小根,胞質電子密度不一,從而可呈現明暗細胞相問,可見大量線粒體和豐富的糖原, 糖原和纖毛在嬰兒脈絡叢乳突狀瘤尤為突出,成年和老年則無此特徵 一般沒有胞質絲,偶爾胞質絲突出,向室管膜細胞分化。膠質絲隨正常脈絡叢的老化而表現突出,此亦為老年脈絡叢乳突狀瘤的特徵。胞核呈圓形或多邊形,位於細胞中心、 乳突中心的血管內皮細胞為開窗性,具有濾過功能, 此為腫瘤過量產生腦脊液的超微結構證據。

惡性脈絡叢乳突狀瘤占總數的10%~20%,呈浸潤性生長,有局限性壞死, 組織學上可以見到腫瘤細胞的異形性,瘤細胞出現大量的核分裂象。儘管腫瘤呈現惡性的組織學表現,但大多數仍保持其乳突狀結構特點。電鏡觀察除保留良性脈絡叢乳突狀瘤的某些特徵外, 尚可出現一系列間變性改變,瘤細胞呈片狀排列,失去乳突狀和方向性排列,細胞間連線發育不良,細胞器少但多聚核糖體大量出現,微絨毛發育不良,纖毛極為罕見,核漿比例增大,核染色質呈細顆粒狀均勻分布,核分裂象常見。脈絡叢乳突狀瘤約有10%發生惡性變,可稱之為脈絡叢乳突狀癌。

流行病學:

脈絡叢乳頭狀瘤較少見,僅占腦腫瘤的0.5%~1% 占神經上皮腫瘤的1.7%~2.0%,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為1.6∶1。雖然腫瘤可見於各年齡組,但好發於兒童,占兒童顱內腫瘤的1.8%~3% 約45%的脈絡叢乳頭狀瘤患者在1歲內發病 74%在10歲以內發病。1歲以內腦瘤患兒中脈絡叢乳頭狀瘤占12.8%~14%。本病的好發部位因年齡有所不同, 在兒童多見於側腦室而在成人多位於第四腦室,腫瘤在側腦室者多位於三角區,亦可發生在顳角 額角和體部。發生在後顱凹的脈絡叢乳突狀瘤除可見於第四腦室外側隱窩或第四腦室內外,亦可見於腦橋小腦角區,後者系腫瘤原發於第四腦室外側隱窩或第四腦室內,經過外側孔突向小腦角所致。發生在第三腦室者少見。由於脈絡叢組織胚胎殘餘異位發展,使得腫瘤偶爾發生在大腦凸面。兒童期腫瘤位於側腦室者占總數的67%,第四腦室占19%和第三腦室內占14%。

臨床表現

脈絡叢乳頭狀瘤主要表現為腦積水而產生的顱高壓症狀。這主要由於腫瘤過多地分泌腦脊液, 阻塞腦脊液循環,或是由於腫瘤出血引起蛛網膜下腔粘連所致。病程長短不一,平均1.5年左右,2歲以內患兒病程約2個月,2歲以上可達6個月。可以有顱內壓增高和局限性神經損害兩大類表現 除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外,患者早期可有癲癇發作(18%),以後可表現為易激惹(33%)、精神不適(33%)及視物模糊(18%)等,但局灶症狀常不明顯。25%的患者可有淡漠, 甚至意識改變, 出現急性顱內壓增高表現。

1.腦積水與顱內壓增高 大部分病人伴有腦積水,其原因包括腦腫瘤的所在位置直接梗阻腦脊液循環所致的梗阻性腦積水以及腦脊液的生成與吸收紊亂造成的交通性腦積水兩種情況,脈絡叢乳突狀瘤病人臨床所常見的顱內壓增高征與腦積水的發生有直接關係,當然,腫瘤的占位效應亦是顱內壓增高的重要原因。嬰幼兒顱內壓增高表現為頭顱的增大和前囟張力的增高,精神淡漠,嗜睡或易激惹 在較大的兒童及成人則可表現為頭疼、嘔吐、及視盤水腫,甚至可出現陣發性昏迷。重度腦積水使皮質抑制功能降低或腫瘤直接影響均可導致癲癇發作。

2.局限性神經系統損害 局限性神經系統損害的表現因腫瘤所在的部位而異。腫瘤生長在側腦室者半數有對側輕度錐體束征;位於第三腦室後部者表現為雙眼上視困難;位於後顱凹者表現為走路不穩、眼球震顫及共濟運動障礙等。個別位於側腦室者可表現為頭部包塊。本病臨床上可見有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史。腫瘤多位於腦室內,有的可移動,故有些病人表現為頭疼突然加劇或緩解 少數有強迫頭位 這可能因腫瘤移動後突然梗阻了腦脊液循環通路所致。

併發症:

幕上的脈絡叢乳突狀瘤最常見的併發症,為側腦室擴大的情況下,腫瘤切除造成腦組織術後,下塌而形成硬膜下積液,發生率約為1/5。此種情況處理十分棘手, 如鑽孔引流無效,必要時做硬膜下-腹腔分流手術。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資料, 一般可以做出明確診斷 。

鑑別診斷:

無特殊。

實驗室檢查:

腰椎穿刺可見脈絡叢乳突狀瘤的腦脊液蛋白含量明顯升高,有的甚至外觀呈黃色, 所有梗阻性腦積水均有顱內壓增高。

其它輔助檢查:

1.X線平片 部分病人頭顱X線平片表現為顱內壓增高征,顱縫增寬、顱面比例失常、顱蓋呈“銀線”征等,在成人指壓痕增多,兒童為顱縫分離15%~20%可見病理性鈣化,側腦室腫瘤鈣化較正常脈絡叢鈣化增大多為單側
2.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示較深的腫瘤染色,並可顯示來自正常脈絡叢的增粗的腫瘤供血動脈,位於三角區內的側腦室腫瘤常為外側脈絡膜後動脈,第四腦室內腫瘤常為小腦後下動脈的分支,而第三腦室脈絡叢乳頭狀瘤為內側脈絡膜後動脈。
3.CT檢查 腫瘤在CT平掃時腦室明顯增大 內有高密度影,增強掃描呈均勻強化,邊緣清楚而不規則,可見病理性鈣化,有時可見蛛網膜下腔出血。腫瘤多為單側,極少為雙側,位於側腦室內者以三角區居多,位於後顱凹者多伴有幕上腦積水。除脈絡叢乳突狀瘤外,腫瘤多局限於腦室內,無明顯中線結構移位。
4.MRI檢查 腫瘤的MRI表現在T1加權像中呈低信號,較腦實質信號低但較腦脊液信號高;在T2加權像中呈高信號,與腦脊液分界清楚而腫瘤輪廓不規則,有些可見局灶出血、鈣化與血管流空影,腫瘤有顯著的對比增強並有腦積水(圖1,2)。

治療及預後

全切腫瘤是治癒脈絡叢乳頭狀瘤的惟一療法。開顱前可行腦脊液外引流,以降低顱內壓和減少對腦組織的牽拉損傷。由於腫瘤血供較豐富,供血多來自與脈絡膜前動脈(側室內者)、脈絡膜後內側或後外側動脈(三腦室內者)、小腦後下動脈(四腦室者)等 有時腫瘤血管出血電凝較困難,因此應儘量避免分塊腫瘤切除 宜找出腫瘤血管蒂,電凝後離斷,爭取完整切除腫瘤。

對發生在第四腦室的脈絡叢乳突狀瘤應後顱凹正中開顱;突向腦橋小腦角者可做患側耳後鉤形切口, 行單側枕部骨窗開顱。三腦室內腫瘤,腫瘤的蒂部多位於後上部的丘腦中間塊或松果體隱窩處,採取胼胝體-透明隔-穹隆間入路進入三腦室有明顯優勢,可以直接從上部暴露處理腫瘤蒂 然後將腫瘤向前面翻轉完整切除 ,側腦室腫瘤血供多來自於腫瘤底部的脈絡膜前動脈,可套用顳頂皮骨瓣開顱,在顳枕交界角回處皮質直切口進入側室三角區,輕牽開皮質後先處理腫瘤底部的供血動脈,再分塊切除腫瘤;但有人認為此入路易損傷顳葉深部視放射和語言中樞,建議採用頂上小葉頂間溝切開進入側室。在兒童期,由於代償能力強、皮質小直切口、術中牽拉輕微,可以減少顳枕入路術後失語和偏盲的發生, 若瘤體過大,不必強求完整切除以防止損傷深部結構。

切除腫瘤前注意阻斷供血動脈以利於手術中減少出血,對於未能完全切除腫瘤而不能緩解腦積水者,應當作分流手術,如為脈絡叢乳突狀癌術後應予放射治療。術中出血是手術切除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學者建議術前採用導管技術行供血動脈栓塞,但因供血動脈走行較長且迂曲,使得選擇困難,也有人建議採用術前放射治療或化療來減少腫瘤供血。

對於未完全切除脈絡叢乳突狀瘤應行局部放射治療,對降低復發率、延長生存期有效,全腦或腦脊髓放療比起局部放療並沒有顯著差異;對有復發徵象或惡性變者也應做放射治療。

預後:

由於脈絡叢乳突狀瘤血供豐富、位置深在且比鄰重要結構,早期手術全切困難, 病死率高達16%~31%(1952~1978),近年隨著顯微手術的開展,病死率明顯下降,低於1%。本病系良性腫瘤,全切除後會獲得良好效果,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技術手段的進步,手術的死亡率可控制在1%以下;而全切除腫瘤的病人不需放療常可獲得十分滿意的長期療效。近年隨著手術技術提高 全切術後5年無復發存活率已達100%。腫瘤近全切除後復發率為0%~7%。手術併發症發生率8%~9.5% 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為腦室穿透引起的硬膜下積液,術後腦脊液分流術可增加硬膜下積液的發生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