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和碩雍親王,是清朝的一個親王爵位。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聖祖康熙帝玄燁四子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後胤禛即皇帝位,此爵位未有繼承。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滿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聖祖康熙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廟號清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清泰陵。雍正在位時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設定軍機處加強皇權,實行“改土歸流”、“火耗歸公”與“打擊貪腐”等一系列鐵腕改革政策,對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基本信息

早年與爭儲

胤禛於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時出生。由於其生母烏雅氏出身低微,沒有撫育的資格,此外,清初時後宮也不允許生母撫育自己的兒子,因此胤禛小時候由孝懿仁皇后撫養。康熙皇帝曾評價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後經胤禛請求,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語。因性情急躁,父皇康熙用“戒急用忍”訓喻他。胤禛早年隨康熙巡歷四方。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罷黜了太子胤礽。在推選新太子的過程中,胤禛支持復立胤礽,同時與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關係。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復立胤礽為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次廢黜胤礽,自此不再立太子。爭奪儲位鬥爭轉入暗處而更加激烈。胤禩因爭奪意圖過於明顯而被康熙斥責疏遠。胤禛表面不問時事,沉迷釋教與道教,自稱“天下第一閒人”,與諸兄弟維持和。

登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死,他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胤禛即了帝位之後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撫封為親王,後被削宗籍和圈禁,並被改名為"阿其那",意為待宰的魚。康熙的皇九子胤禟發往西寧, 後被削宗籍和圈禁, 並被改名為"塞思黑",意為討厭的人。皇十子胤誐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後來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從雍正年間時,對雍正繼位的談論便不絕於耳。雖然史學界對皇位合法性尚無定論,但流傳的把"十改於"的改詔之說是不成立的,因為現存的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後擬就並頒布天下,並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說明問題。主張篡位說的學者中,有的認為康熙去世過於突然,未來得及留下任何傳位遺詔,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謀搶占了先機;有的認為康熙生前兩立兩廢太子,對立儲君一事勞心傷神,直到臨終前才屬意皇十四子為儲君。按照正統繼位說學者觀點,如果沒有實在的證據證明其他皇子為康熙所屬意, 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

改革措施

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朝入關的第八十年,許多社會矛盾,盤根錯節,積累很深。他盛年登雍正“為君難”璽極,年富力強,學識廣博,閱歷豐富,剛毅果決,頗有作為。康熙政尚寬仁,雍正繼以嚴猛。雍正在位短短13年,他最主要的特點是“改革”,可以說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雍正改革措施,列舉以下六點:

整頓吏治

康熙晚年,身患中風,標榜寬仁,吏治鬆弛,貪污腐敗,已然成風。雍正在長年皇子生活中,對皇父晚年弊政,看得較為清楚。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他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地連續頒布11道諭旨,訓諭各級文武官員:不許暗通賄賂,私受請託;不許庫錢虧空,私納苞苴;不許虛名冒餉,侵漁貪婪;不許納賄財貨,戕人之罪;不許剋扣運費,饋遺納賄;不許多方勒索,病官病民;不許恣意枉法,恃才多事等。嚴誡: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嚴懲。二月,命將虧空錢糧各官即行革職追贓,不得留任。三月,命各省督、撫將幕客姓名報部。禁止出差官員縱容屬下需索地方。後以戶部庫存虧空銀250餘萬兩,令歷任堂司官員賠補。同年設立會考府,進行審計,整頓收支。這一年,被革職抄家的各級官吏就達數十人,其中有很多是三品以上大員。與曹雪芹家是親戚的蘇州織造李煦,也因為經濟虧空而被革職抄家。《清史稿·食貨志》說:“雍正初,整理度支,收入頗增。”史家評論說:雍正“澄清吏治,裁革陋規,整飭官方,懲治貪墨,實為千載一時。彼時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風俗,貪冒之徒,莫不望風革面”。說明雍正整頓吏治的成效。

密折制度

密就是機密;折就是將奏文寫在摺疊的白紙上,外面加上封套。康熙朝有奏摺,雍正朝密折制度加以完善。皇帝特許的官員才有資格上奏摺。

康熙朝具摺奏事的官員100多人,雍正朝增加到1200多人。奏摺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諸如颳風下雨、社會輿情、官場隱私、家庭秘事等。皇帝通過奏摺可以直接同官員對話,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實際情況。奏摺運轉處理程式,因“閣臣不得與聞”,而避開閣臣干預,特別是官員之間互相告密、互相監督,強化了皇帝專制權力。雍正朝現存滿、漢文奏摺41600餘件,是研究雍正朝歷史的重要檔案資料。

設軍機處

雍正創設軍機處,作為輔助皇帝決策與行政的機構。地點在紫禁城隆宗門內北側。軍機大臣沒有定員,少則二人,多則九人。主要職掌:每日晉見皇帝,商承處理軍政要務,以面奉諭旨名義,對各部門、各地方發布指示;面奉諭旨,起草公文,由朝廷直接寄發,稱為“廷寄”,封函標明“某處某官開拆”字樣,由兵部捷報處傳送;謄錄保存公文,就是將皇帝批閱的奏摺,謄錄副本,稱為“錄副奏摺”。這項制度使大量檔案得以保存。在清初,重要的軍政機構有三個:一是議政處,二是內閣,三是軍機處。議政處源自關外,主要由王公貴族組成,稱議政大臣,參畫機要。後設內三院,即後來的內閣。軍務歸議政處,政務歸內閣。議政處的權力逐漸減弱,到乾隆朝撤銷。內閣,仿明朝制度,逐漸排斥議政處於機務之外。而軍機處建立後,軍政要務歸軍機處,一般政務歸內閣。軍機處權力遠在內閣之上,

大學士的權力為軍機大臣所分,逐漸排斥內閣於機務之外。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才有一定實權。內閣宰相,名存實亡。軍機處的建立,標誌著皇權專制走向極端。明代內閣對皇權有一定的約束,如詔令由內閣草擬、經內閣下發,閣臣對詔令有權封駁。但是軍機處成立之後,排除了王公貴族,也排除了內閣大臣。軍機處的設立,使清朝皇帝乾綱獨斷——既不容皇帝大權旁落,也不許臣下阻撓旨意。

改土歸流

在雲、貴、粵、桂、川、湘、鄂等省少數民族地區,主要由世襲土司進行管轄。此前已有“改土歸流”的舉措,但雍正全面實行“改土歸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區分別設立府、廳、州、縣,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管理。這種管理體制,同內地大體一樣。雍正帝的改土歸流,打擊了土司的世襲特權和利益,減輕了西南少數民族的負擔和災難,促進了這一地區社會經濟與文化的進步。民族與邊疆問題,東北地區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已經解決;東南的台灣、北方的蒙古,到康熙時已經得到解決;西南的民族問題,雍正時已經解決;新疆和西藏,到乾隆朝得以解決。

攤丁入畝

中國過去土地和人丁分開納稅。康熙五十年(1711年)後,實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但此前出生的人丁還要繳納丁銀。雍正推行丁銀攤入地畝。這項賦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從法律上取消了人頭稅,減輕了貧窮無地者的負擔。就這一點來說,攤丁入地制度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自“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之後,特別是實行“攤丁入地”制度之後,社會人口,急劇增長。道光年間,人口之數,突破4億。

廢除賤籍

賤籍就是不屬士、農、工、商的“賤民”,世代相傳,不得改變。他們不能讀書科舉,也不能做官。這種賤民主要有浙江惰民、陝西樂籍、北京樂戶、廣東疍(DàN)戶等。在紹興的“惰民”,相傳是宋、元罪人後代。他們男的從事捕蛙、賣湯等;女的做媒婆、賣珠等活計,兼帶賣淫。這些人“醜穢不堪,辱賤已極”,人皆賤之。在陝西,明燕王朱棣起兵推翻其侄建文帝政權後,將堅決擁護建文帝的官員的妻女,罰入教坊司,充當官妓,身陷火坑,陪酒賣淫,受盡凌辱。安徽的伴當、世仆,其地位比樂戶、惰民更為悲慘。如果村裡有兩姓,此姓全都是彼姓的伴當、世仆,有如奴隸,稍有不合,人人都可加以捶楚。廣東沿海、沿江一代,有疍戶,以船為家,捕魚為業,生活漂泊不定,不得上岸居住。江蘇蘇州府有丐戶,也為賤民。雍正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樂戶、惰民、丐戶、世仆、伴當、疍戶等,命令除籍,開豁為民,編入正戶。

大事記

•雍正元年(1723年 癸卯)

實行攤丁入畝 開始除賤為良 八月,羅卜藏丹津叛亂 重用田文鏡,鄂爾泰,李衛 密建皇儲

•雍正二年(1724年 甲辰)

開始耗羨歸公制度 鎮壓羅卜藏丹津起義 頒發聖諭廣訓 授農頂戴 設八旗井田 雍正帝禁礦

•雍正三年(1725年 乙巳)

安輯棚民 京畿營田 十二月,年羹堯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

•雍正四年(1726年 丙午)

年羹堯賜自盡 整肅吏治清虧空 開始改土歸流政策 推行保甲制 推行耕田法 設觀風整俗使

•雍正五年(1727年 丁未)

五月幽禁隆科多 清俄訂《布連斯奇條約》 推行宗族制 設駐藏大臣

•雍正六年(1728年 戊申)

隆科多去世 清俄簽訂《恰克圖條約》

•雍正七年(1729年 己酉)

設軍機房 建立“廷寄”制度

•雍正八年(1730年 庚戌)

怡親王允祥病故,雍正帝恢復其名為“胤祥”

•雍正九年(1731年 辛亥)

設宣諭化導使九月,孝敬憲皇后病故

•雍正十年(1732年 壬子)

將軍機房改名辦理軍機處

•雍正十一年(1733年 癸丑)

頒發《朱批諭旨》

•雍正十二年(1734年 甲寅)

古州苗變

•雍正十三年(1735年 乙卯)

八月二十二日雍正帝駕崩,葬於清西陵之泰陵,廟號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弘曆即皇帝位(滿清入關後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帝第四子,公元1736-1795年在位。屬兔,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終年八十九歲,葬於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中國歷代皇帝之清朝皇帝

姓名 年號 廟號 諡號 統治時間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天命 太祖 初謚武皇帝,改謚高皇帝 1616年—1626年
愛新覺羅·皇太極 天聰
崇德
太宗 文皇帝 1626年—1643年
愛新覺羅·福臨 順治 世祖 章皇帝 1643年—1661年
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 聖祖 仁皇帝 1661年—1722年
愛新覺羅·胤禛 雍正 世宗 憲皇帝 1722年—1735年
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 高宗 純皇帝 1735年—1795年
愛新覺羅·顒琰 嘉慶 仁宗 睿皇帝 1795年—1820年
愛新覺羅·旻寧 道光 宣宗 成皇帝 1820年—1850年
愛新覺羅·奕寧 鹹豐 文宗 顯皇帝 1850年—1861年
愛新覺羅·載淳 同治 穆宗 毅皇帝 1861年—1875年
愛新覺羅·載湉 光緒 德宗 景皇帝 1875年—1908年
愛新覺羅·溥儀 宣統

1908年—1912年

中國皇帝分類導航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在上古三皇五帝時代至夏、商時中國最高統治者稱為“帝”,如黃帝帝嚳帝堯帝紂等。從周朝起,改稱為“王”,如“周武王”、周平王等。秦朝建立後,因嬴政認為功績“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而創立“皇帝”一詞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謂,自此以後“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此後兩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即“天子”)的稱呼。
秦朝皇帝漢朝皇帝晉朝皇帝隋朝皇帝
唐朝皇帝宋朝皇帝元朝皇帝明朝皇帝
清朝皇帝遼國皇帝金代皇帝西夏皇帝
北魏皇帝南朝齊皇帝南朝宋皇帝三國皇帝
南朝梁皇帝南唐皇帝南朝陳皇帝北燕皇帝
北齊皇帝北周皇帝東魏皇帝西魏皇帝
少數民族皇帝亡國皇帝中國廢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