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胡風(19O2~1985),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張光人,筆名谷非、高荒、張果等。湖北蘄春人。1920年起就讀於武昌和南京的中學,其間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作品。1925年進北京大學預料,一年後改入清華大學英文系。不久輟學,回鄉參加革命活動,後一度任職於國民黨的宣傳、文化部門。 1929年到日本東京,進慶應大學英文科,曾參加日本普羅科學研究所藝術研究會,從事普羅文學活動。1933年因在留日學生中組織抗日文化團體被驅逐出境。回到上海,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宣傳部長、行政書記,與魯迅常有來往。1935年編輯秘密叢刊《木屑文叢》。翌年與人合編《海燕》文學雜誌,寫了《人民大眾向文學要求什麼?》,提出了“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革命文藝隊伍內部由此開始了一場關於“兩個口號”的論爭。這一時期發表大量文藝理論批評文章,結集出版了《文藝筆談》和《密雲期風習小記》,還出版了詩集《野花與箭》與一些譯作。抗日戰爭爆發後,胡風主編《七月》雜誌,編輯出版了《七月詩叢》和《七月文叢》,並悉心扶植文學新人,對現代文學史上重要創作流派“七月”派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委、研究股主任,輾轉於漢口、重慶、香港、桂林等地從事抗戰文藝活動。1945年初主編文學雜誌《希望》。這一時期著有詩集《為祖國而歌》,雜文集《棘原草》,文藝批評論文集《劍·文藝·人民》、《論民族形式問題》、《在混亂裡面》、《逆流的日子》、《為了明天》、《論現實主義的路》,散文集《人環二記》,譯文集《人與文學》等。1949年起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其間寫有抒情長詩《時間開始了》,特寫集《和新人物在一起》,雜文短記《從源頭到洪流》等。胡風的理論批評文字涉及多種文體及中外作家作品、“五四”新文學運動中出現的理論問題等,但中心是圍繞著現實主義的原則、實踐及其發展而展開的。對胡風的一些理論主張,長時期內一直存在著不同意見,展開過批評,發生過論爭,胡風堅持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反批評。1954年向中共中央寫了《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即“三十萬言書”),被定為“胡風反革命集團”之首,被捕入獄,並開展全國範圍的批判、鬥爭。1979年獲釋。 1980年平反。後出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和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院顧問等職。他的文學理論著述輯為3卷本《胡風評論集》出版。
事件始末
胡風於1933年在上海參加左翼文化運動,一直在國民黨統治區從事革命文藝活動,對進步文化事業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同時,也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文藝派別。中國共產黨一直把他作為進步作家和朋友,1949年邀他參加了全國政協一屆一次全體會議,解放後他擔任了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理事、《人民文學》編輯委員等職務,1954年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1952年文藝界整風,有人要求對胡風的文藝思想展開批評。6月8日,《人民日報》轉載了胡風派主要成員舒蕪在《長江日報》上的檢討文章《從頭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編者按語中指出胡風的文藝思想“是一種實質上屬於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的文藝思想”。對此,胡風表示異議,並寫信給周恩來,要求對其文藝思想進行討論。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周揚召集在京的部分文藝界人士同胡風舉行了座談。胡風不承認自己的文藝思想有什麼錯誤。中共中央認為他堅持的錯誤文藝理論,在一些文藝工作者中有不良影響,決定對其文藝思想做公開批判。1953年初,《文藝報》陸續發表了林默涵、何其芳等批評胡風文藝思想的文章,《人民日報》同時做了轉載。胡風不服,1954年7月,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遞交了一份30萬字的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對批評進行了反駁。
195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向中共中央提出開展批判胡風思想的報告。這個報告曲解了胡風寫給中央的報告中的原意,說胡風誣衊黨提出的提倡共產主義世界觀、提倡作家到工農兵生活里去、提倡思想改造、提倡民族形式、提倡寫革命鬥爭的重要題材是插在讀者和作家頭上的“五把刀子”,列舉了胡風及其文藝派別五個方面的錯誤思想,認為胡風給中央的報告和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主席團聯席會議上的發言是“很有系統地、堅決地宣傳他的資產階級唯心論”,胡風的文藝思想“是反黨反人民的文藝思想”。他的活動是宗派主義小集團活動,其目的就是要為他的資產階級文藝思想爭取領導地位,反對和抵制黨的文藝思想和黨所領導的文藝運動,企圖按照他自己的面貌來改造社會和我們的國家,反對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他的這種思想是代表反動的資產階級的思想,“是反映目前社會上激烈的階級鬥爭”。《報告》請求對胡風的思想“展開討論和批判”,並對胡風小集團中“可能隱藏的壞分子”“加以注意和考查”。26日,中共中央批發了中宣部的報告,並指出,胡風“披著‘馬克思主義’的外衣,在長時期內進行著反黨反人民的鬥爭,對一部分作家和讀者發生欺騙作用,因此必須加以徹底批判”。
從2月開始,各地紛紛召開文藝界人士、高校師生座談會、討論會,開展對胡風思想的批判。《人民日報》《文藝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紛紛發表文章,也展開了對胡風思想的批判。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也多次舉行活動,批判胡風的思想。但這裡,黨和政府還是把胡風問題作為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的。
5月13日,《人民日報》以《關於胡風反黨集團的一些材料》為題,公布了舒蕪輯錄的部分胡風在解放前寫給他的信以及胡風的《我的自我批判》,並加編者按語指出:“從舒蕪文章所揭露的材料,讀者可以看出,胡風和他領導的反黨反人民的文藝集團是怎樣老早就敵對、仇視和痛恨中國共產黨和非黨的進步作家。”於是,胡風等人被打成了“反黨集團”,全國立即掀起了聲討“胡風反黨集團”的運動。
5月18日,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胡風被捕入獄。《人民日報》又將胡風同一些人在解放後的來往信件分類摘錄,以“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第二批、第三批材料予以公布。隨後,這三批材料又彙編成書,由毛澤東作序發行全國。全國展開了揭露、批判、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使2100餘人受到牽連,其中92人被捕,62人被隔離審查,73人被停職反省。
對胡風等人的批判,歪曲原意,斷章取義,無限上綱,行政干預,直至逮捕入獄。這一切,大大傷害了一些願意為人民工作的知識分子,給中國科學文化事業造成了消極影響,是一次沉痛的歷史教訓。
胡風被監禁了10年之後,1965年11月26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處他有期徒刑14年。10年已經過去,還有4年監外執行。12月底,胡風走出秦城監獄,全家團聚過了一個春節。春節過後,胡風夫婦被通知離開北京到四川成都去。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胡風夫婦被送到成都西邊的蘆山縣苗溪勞改農場監護勞動。1967年11月,胡風被四川省公安廳押至成都,再度入獄。1970年1月,胡風以“寫反動詩詞”和“在毛主席像上寫反動詩詞”(其實是在報紙空白處寫詩)的罪名,被四川省革委會加判無期徒刑,不準抗訴。他被戴上手銬,押至大竹縣第三監獄。粉碎“四人幫”後,1978年,胡風被釋放出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1980年9月,中共中央做出審查結論,所謂“胡風反革命集團”案件是一件錯案。
胡風在平反後,擔任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
1985年6月8日,這位中國現代革命文藝戰士、著名文藝理論家、詩人、翻譯家,因病逝世,終年83歲。他在最後五年中,“給我們寫了幾十萬字,這裡沒有一點個人恩怨,有的只是一篇歷史的證言。一場悲劇落幕了,這不是個人的,而是時代的歷史的悲劇……”
198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為胡風同志進一步平反的補充通知》,進一步澄清了這一歷史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