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

胡廣

胡廣(91年-172年),字伯始,南郡華容人,即今湖南省華容縣人。西漢名臣胡剛六世孫。生於和帝永元三年辛卯五月初五,卒於靈帝建寧五年壬子三月初八,壽八十二。胡廣官至三公,位及人臣,是華容縣有史以來最大的官。胡廣歷事東漢的安帝、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

基本信息

傳承

胡廣的六世祖胡剛(公元前50年-29年?),字以直,號介堂。漢宣帝陵生於漢宣帝甘露四年辛未八月十五,卒年不詳。胡剛原居湖北襄陽,漢平帝時,經大司徒馬宮薦辟,官大司空掾。大約公元9年,值王莽篡權,胡剛清高有志節,遂解衣冠懸府門,亡命交趾,隱於屠肆之間。公元23年,莽敗,胡剛返回襄陽故里,路經華容,喜章華勝景,遂遷居華容。胡剛之墓在華容縣城(當時此地不是縣城)荷花市場西頭,唐代立有文名天下的李邕題寫“漢逸士胡剛墓”的高碑,宋代立有華容知縣胡綰題寫的墓廬聯“生前抗節薄新莽,歿後崇封近聖宮,”明代立有禮部尚書黎淳題寫的墓廬聯“墓宇重刊,賢明有後;漢朝往事,文獻足征”。
胡廣的祖父胡善(46年-113年),字南甫,曾任華陰令,死後葬在華容縣城以北石山磯(古名石磯山)。
胡廣的父親胡寵(73年-150年),又名胡貢,曾任交趾督尉,死後葬華容縣城荷花市場東南部,其葬地與酈道元《水經注》所載“夏水又逕交趾太守胡寵墓北,歷范西戎墓南”的地理位置是相符的。

生平

漢靈帝胡廣兩歲喪母,所謂“少孤貧,親執家苦”。母親去世後,胡廣的父親胡寵續娶了原配的妹妹為妻,生了兩個弟弟胡康和胡庚。胡廣成人以後,曾入郡府為散吏。二十七歲時,胡廣得到南郡太守法雄的舉薦,被舉為孝廉。到京師參加殿試,安帝親自主持考試章奏,以胡廣為天下第一。胡廣進入仕途後,雖多次被罷官免職,或因病辭職,但朝廷總是對他“禮任甚優,”每次都是“未嘗滿歲,輒復進升。”胡廣歷任過尚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僕射;累升太中大夫、尚書令、太僕、太常、司空、錄尚書事;出為濟陰、汝南太守;入拜大司農、大司空,授太尉、進太傅。居朝為官五十多年,居公相位三十多年,歷事安、順、質、沖、桓、靈六位皇帝。“五作卿士,七蹈相位,三據冢宰”。可謂顯赫一時。熹平元年三月初八,胡廣在京師洛陽太尉府去世。天子痛悼,親自安排喪葬事宜,詔五官中郎將持節奉冊,贈以太傅安樂鄉侯印綬,給官署專制梓楠棺木,賜絲帛含斂之備,賜葬洛陽原陵光武帝墓地,諡號“文恭”,允諾其子孫一人世襲郎中爵位。熹平六年丁巳(177年),靈帝思感舊德,命畫師繪製胡廣和太尉黃瓊的畫像,懸掛在宮內,詔蔡邕撰頌。蔡邕奉詔撰寫的《胡廣黃瓊頌》,也一同懸掛在宮內,供皇帝和百官
93年兩歲。母親江陵黃氏(75—93)去世,時年19歲,安葬在華容縣城古蒲團園附近。
94年父親胡寵復娶其母之妹黃列嬴(76—169)為妻。
96年弟胡康(96—169)出生。胡康字仲始,曾為河南卷縣令。
102年弟胡庚(102—189)出生。胡庚字叔始,曾為江州刺史。
102—111年在華容縣靖廬山下寶慈觀右讀書,其讀書處後稱“伯始書堂”。
108年永初二年,娶編縣舊族章氏之長女為妻。章氏字曰顯章(94—170),“年十有五,爰初來嫁”。
112—116年在南郡府為散吏。
115年長子胡整(115—144,字百齊)出生。
117年27歲舉孝廉。南郡太守法雄根據其子法真的建議,舉胡廣為孝廉,並推薦到京師參加廷試。次子胡韡(117—?,字千億,1996年胡兆熹纂修《胡氏族譜》作胡靴)出生。
118年安帝試章奏,定胡廣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書郎。
119——131年任尚書台郎中、尚書侍郎、尚書左丞,五遷尚書僕射。
126年漢順帝立。三子胡寧(126—?,字稚威)出生。
128年四子胡碩(128—168,字季睿)出生。
131年與郭虔、史敞共同上疏,議立良家子梁貴人為皇后。
132年正月二十八日(乙巳,公曆132年3月1日),皇帝採納胡廣等人奏疏,立梁貴人為皇后。這年冬天,尚書令左雄奏請議改察舉之制,主張“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胡廣與郭虔、史敞上書駁之,皇帝不予採納。十一月十八日,皇帝將左雄所主張的察舉制,以詔書形式頒行(是日為辛卯日,遂稱“辛卯詔書”)。尚書史敞等推薦胡廣出任陳留太守,皇帝卻將胡廣任命為濟陰太守。
133年“辛卯詔書”頒行不久,廣陵出現了一起舉吏不實事件,所舉徐淑,年不及舉,問無以對,不僅免除了廣陵太守等十多人的職務,胡廣也因曾上疏反對改革察舉制,免去濟陰太守職務。這年四至六月,京師洛陽接連發生地震、地裂。後不久,胡廣復職,為汝南太守。
136年入拜大司農。
141年永和末年,引公為尚書令,以二千石居官。拜太僕。
142年漢安元年,遷司徒。
144年長子胡整去世,葬華容縣城東紫港口上東北畔,今石佛村。
146年閏六月初一(甲申,公曆146年7月25日),質帝崩(梁冀毒弒)。桓帝立。閏六月初四(丁亥),原任太尉李固因提議清河王劉蒜為皇帝人選,梁冀慫恿其新立的桓帝罷黜李固,並打入死牢。閏六月初五(戊子),胡廣由司徒遷升太尉,錄尚書事,封育陽安樂鄉侯。李固次年死於獄中。
147年建和元年六月,罷太尉,以病遜位,回到華容,取穰李固縣山谷中一種極其甘香的菊水,長期飲用,治療風疾。十月,為司空。
150年二月,父親胡寵去世,葬古華容縣城西南河中洲島上。胡廣曾為父親的墓塋立碑,遂有《水經注》“夏水又徑交趾太守胡寵墓北”的記載。其洲島由於葬有胡寵墓,盛弘之《荊洲記》稱其為“寵洲”。再後來,洲島逐漸靠岸成陸,從隋朝起,成為華容縣城所在地。
151年元嘉元年十月,罷司空,致仕,功成身退,告老還鄉,在華容縣南一小山上修建“伯始別墅”(現華容縣

人物評價

蔡邕對胡廣的評價,東漢末年史學家趙曄在《東觀漢記•胡廣傳》中寫得簡練而準確:“達練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裨之益。”南朝宋宣城太守范曄在《後漢書•胡廣傳》里用兩句話作了概括,顯得頗為精到。一句話是引京師諺語:“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另一句話是“漢興以來,人臣之盛,未嘗有也。”這說明,胡廣在歷史上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但受到幾代皇帝的器重,受到當朝文武百官的尊敬,而且還受到天下百姓的擁戴。真是難能可貴。胡廣是東漢大文學家蔡邕(132年-192年,字伯喈)的老師。蔡邕為胡廣及其家庭成員撰寫了碑、表、銘、贊、誥等文章十篇。這些文章是《漢交趾都尉胡君夫人黃氏神誥》,《太傅安樂鄉文恭侯胡公碑》,《太傅胡公碑銘》,《胡公碑》(一作《祭太傅胡公文》),《太傅祠前銘》,《太傅安樂鄉侯胡公夫人靈表》,《議郎胡公夫人哀贊》(此胡公夫人系胡廣三子胡寧妻趙氏),《陳留太守胡公碑(一)》(陳留太守胡公系胡廣四子胡碩),《陳留太守胡公碑(二)》(一作《胡碩碑》),《童幼胡根碑銘》(一作《幼童胡根碑銘》)。這些文章被收入華容《胡氏族譜》之中,也可從《蔡中郎文集》中找到。蔡邕對胡廣的評價也是很高的,他寫道:“自漢興以來,鼎臣元輔,耆耋老成,勛被萬方,與國始終,未有若公者焉。”

歷史遺存

華一水庫胡廣博學多聞,“學究五經。古今術藝畢覽之。”他在前人學術成就的基礎上,作《百官箴》四十八篇,被人們讚譽為“文典甚美”還作詩、賦、銘等22篇,為後人研究漢朝官吏制度留下了寶貴資料。現在,華容縣留有胡廣遺蹟數處。在華一水庫西北的靖廬山下,有胡廣少時讀書處-伯始書堂;在終南鄉北里村,有胡廣建過別墅的小山-伯始山;在縣城南街,有胡廣住過的故居遺址-胡太傅宅;在縣公安局大院內,即原縣署的後面,有為紀念胡廣修建的祠堂-太尉祠(曾名太傅祠);在洪山頭沙港村,有傳說胡廣告老歸家,皇帝賜修鰲魚明亮脊大廈的遺址-明亮脊。華容《胡氏族譜》對胡廣及整個胡氏家族自西漢末年遷居華容以來情況,都有詳細記載。通過對胡廣及其家族的研究,可以澄清華容縣的歷史沿革問題。胡廣及胡氏家族世居華容近兩千年的事實,清楚地證明,今華容由漢代的古華容沿襲演變而來。歷史學界關於古華容不在今華容的觀點是錯誤的。

明臣胡廣

中國明朝大臣胡廣(1370—1418),字光大,吉水人。明大臣,書法家。建文庚辰科狀元。永樂五年,官翰林學文淵閣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十四年,進時,追封胡廣為少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