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解釋
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月部外筆畫:5總筆畫:9
五筆86:EJHH五筆98:EJHH倉頡:BLWL
筆順編號:351125112四角號碼:75206Unicode:CJK統一漢字U+80C2
基本字義
1.有機化合物的一類,是砷化氫分子中的氫被羥基替換後生成的化合物。大多劇毒。
2.夾脊肉:“兩~之上”。
詳細字義
〈名〉
1.一類由砷化三氫衍生出來的強毒性有機化合物的任何一種,類似於胺和膦[arsine]
更多釋義
以下結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月申漢字部件分解:月申
筆順編號:351125112
筆順讀寫:撇折橫橫豎折橫橫豎
化合物介紹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胂
英文名稱:arsenichydride
中文名稱2:砷化氫
英文名稱2:arsine
CASNo.:7784-42-1
分子式:AsH3砷、氫
分子量:77.93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純品
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有大蒜臭味。
熔點(℃):-113.5
沸點(℃):-55
相對密度(水=1):無資料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2.66
爆炸上限%(V/V):100
爆炸下限%(V/V):4.5
溶解性: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鹼液。
其他簡介
砷化氫分子中部分或全部氫原子被烴基取代的三價砷化合物。可分為一級胂、 二級胂、 三級胂,如甲胂CHAsH、二甲胂(CH)AsH、 三甲胂(CH)As。 胂的不少性質與胺相似,但不具鹼性,不溶於水。多種有機鹵化物可與三烴基胂如三苯基胂成為季巺鹽,例如與溴代乙酸乙酯生成溴化乙氧羰基甲基三苯巺【(CH)AsCHCOOCH】Br,與甲基溴生成溴化三苯基甲基巺。三級胂易被氧化成為三級胂的氧化物。
對人體危害
本品為強烈溶血毒物,紅細胞溶解後的產物可堵塞腎小管,引起急性腎功衰竭。急性中毒:一般在十多小時內即出現溶血症狀和體徵。輕者全身無力、噁心、嘔吐、腰痛、鞏膜輕度黃染、尿色深暗;較重者出現寒戰,體溫升高,尿呈醬油色甚至黑色,黃疸加深,肝臟腫大;嚴重者導致急性腎功衰竭,病人全身症狀加重,體溫升高,出現尿閉,可因急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而死亡。慢性影響:長期在低濃度環境中作業主要表現為頭痛、乏力、噁心、嘔吐,較重者可有多發性神經炎,常伴有貧血。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本品易燃,高毒。
危險特性:強還原劑。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其他
胂 <名> shèn:一類由砷化三氫衍生出來的強毒性有機化合物的任何一種,類似於胺和膦
胂shèn有機化合物的一類。它是砷化氫分子中的氫部分或全部被烴基取代後的化合物。大多有劇毒。
胂shēn 夾脊肉。
胂,人體部位名。指腰下兩旁胯骨上堅肉處。《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兩胂之上,是腰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