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景志

肖景志

肖景志是中國油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美術館特聘畫家,黑龍江省美協創作室特聘畫家,作品多次在省、市及全國美展中獲獎。

藝術經歷

1992年作品《初雪》入選中國北方油畫展。
1992年作品《烏斯渾河早春》入選省“紀念毛澤東同志講話發表50周年”;作品《清秋》入選省第三屆青年美展。
1996年作品《老林秋韻》獲黑龍江省“徐悲鴻油畫作品大獎賽”銀獎,同年獲東三省油畫聯展大獎。
1997年作品《歸巢》獲黑龍江省慶祝香港回歸祖國藝術類“地礦杯”美術作品展三等獎。
1998年作品《老橡樹》、《家鄉的山》獲黑龍江省寫生畫展優秀獎。
1999年作品《留住這片空間》獲黑龍江省“輝煌50年”大型美術書法攝影精品展銅獎,併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
1999年在黑龍江省美術館舉辦個人油畫風景展。
2000年作品參加黑龍江省優秀作品晉京回顧展。
2002年作品《五月的北方》獲“紀念毛澤東同志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優秀獎。
2003年作品《綠色旋律》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精選作品展並被中國油畫協會收藏。
2004年作品《北方 三月的清風》獲全國第十屆美展優秀獎,並赴韓國、日本展出。
2005年《綠色旋律》獲黑龍江省第四屆文藝精品工程獎一等獎。
2006年《細雨》在“2006哈爾濱之夏藝術品拍賣會”上被個人收藏家以22萬元人民幣拍得。
2007年 將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肖景志個人油畫展”。

他人評畫

肖景志和他的畫,帶給人們太多的奇異:莊稼人登油畫的大雅之堂是奇,以魯賓遜漂流的孤身方式在遠山夜火中的習畫經歷是奇,不少矜持的都市人說不清為何會被他的畫打動是奇,他的歷歷具足式的畫風卻問鼎了“徐悲鴻油畫作品大獎賽”銀獎是奇,作為中國首位農民出身的油畫家隨中國美協代表團遨遊歐洲油畫聖殿是奇,而他的畫在當今油畫的汗洋大海中能自成一格也是奇。
這些奇異,來得單純鏗鏘:天生對自然和畫的痴迷,和幾近搏命般的苦戀,少兒時兩年素描體驗的幸運,種地人堅忍的耐性,生存的重負,進取的渴望,共同打造了他的畫。
今日藝術家的成長之路通常伴有對歷史的偉大藝術經驗的系統性汲取,但這一方面在肖景志的成長環境中卻多為空白。他的藝術經驗和創作啟示基本只來自三方:眼、心靈和自然。對他來說,大自然是搖籃,是母愛,是老師和模特,是畫的立意和主題,是觀眾,是技法,是靈感之源,是清心的明月秋水,是一世相守的天涯伴侶,是與他的全部人生和畫事相關聯的所有意義。
肖景志對自然的愛,系有勞動者生存本能的第一需要。他的自然,不是紳士淑女遣興玩賞的對象,不是花哨地裝點生活情調的舞台布景,也不是繪畫的技巧家們把玩顏色和筆觸的形式符號,而是一個種過七萬棵樹的中國莊稼人的汗、淚、憨厚笑聲和樸素希望的濃縮和結晶。他筆下的野花,無意於攀附華貴人家花瓶的寵幸,他畫中之落葉,不求要象徵出高遠的“知天下秋”的哲學意境,它們只是在無人關注的北方山野闃處,以普通自在的生命狀態,觸動了一個叫肖景志的農民的心,使他不由得在畫布上永遠留住了它們,一切發生得就這么簡單。比照當代藝術生活中那太多技巧完美的華麗和嫵媚,如果說在肖景志的畫中有什麼使我們心動,那就是這份農民特有的憨厚和直白,和那像泉水和鏡子一般明澈的樸實,而這樸實之所以能在我們的心中飈起迪聲,應是我們心底里自有的對中國農民的樸厚秉性的看重,自有的對作為人類搖籃的大自然的崇敬和依戀,自有的對現實社會中誠實人性的嚮往和自有的對真、善、美這一永恆藝術主題的深信不移。
在一些藝術行家眼中,肖景志謹細的畫風似乎有悖於畫的品味,因在畫理之中,謹細與匠俗之氣似成等式。唐代畫論名家張彥遠在論及畫體和畫格時,曾立有“自然、神、妙、精、謹細”五等之說,並將“謹細”稱為畫作之病。我們珍視傳統畫論中的審美經驗,但不可用字面的淺義去直解其全部內涵。從理論上說,謹細應有兩個層次,一是將之作為目的追求的為謹細而謹細,這通常是會導向平俗;另一個是為特別的藝術表現目的而採用的以之為繪畫手法和特色語彙的謹細(這方面成功的畫例有羅中立的《父親》)。這就是說,在繪畫手法的層面上,謹細應是沒有雅俗高下之分的。我們看肖景志的畫,會發現他畫風的與眾不同之處,恰恰是建立在對謹細這一特色語彙的運用之上。在上述張彥遠列出的五個等級之中,我們也看到居於最高位的是“自然”二字。
何謂自然?他又有“玄化無言”之釋,也就是說自然天成而無人工的矯飾,這裡有石濤的無法之法,有直覺和藝術最高境界關係的秘笈,這是超越出了技法之上的部分,是在直面大自然的直接感應中悟出的自然之法,而這種自然之法卻也恰恰暗合了肖景志樸實自然的作畫方式。對肖景志來說,這種謹細風格不是得自畫理的經驗(如果有畫理經驗他或許會棄此風格),卻是得自他唯一能依賴的那個對自然的直接感觸和潛意識的自然選擇,而只有這種謹細的畫風,也才表現和表達了他對自然的全部感受。從他那細微的、拙樸的、耐心的、組織有序的,甚至小心翼翼而又穩實的描繪自然的謹細筆法之中,我們讀到的是他對自然的一枝一蔓的細心觸摸和刻骨銘心的愛意,是他對自然懷有的親和敬的態度(這個態度在許多當代人十已經缺失)。肖景志正是為了表達出對自然的愛、親和敬的藝術目的,才自然地選擇了謹細畫風這一手法。可以說,如果沒了這份謹細,就沒了肖景志繪畫的特色,而他那與自然風景在耳鬢廝磨中建構的特殊藝術情境也就失去了。( 胡東放 撰文,摘錄)

作品欣賞

選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