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0年9月8日,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通過了《千年宣言》。在《千年宣言》中,各國領導人就消除貧困、飢餓、疾病、文盲、環境惡化以及對婦女的歧視等,商定了一整套有時限且能夠測量的目標和指標,即消滅極端貧窮和飢餓;普及國小教育;促進男女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利;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產婦保健;與愛滋病毒/愛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作鬥爭;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全球合作促進發展。這些目標和指標被置於全球議程的核心,統稱為“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
千年發展目標內容主要涉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特別是發展權利。
它以1990年為基準,預期到2015年基本實現。
千年發展目標是一幅由全世界所有國家和主要發展機構共同展現的藍圖,它承載著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對促進發展的莊嚴承諾,現已成為國際社會衡量發展進程的重要標準。
宣傳標誌
千年發展目標宣傳標誌為:“我們能夠消除貧窮”。
標誌分別由“我們能夠”、“消除貧窮”、“2015”、“千年發展目標”4部分組成。
其中,2015中的“0”用一個類似鏇轉的地球來表達,標誌配色方案採用的是黑、紅、灰3種顏色。
具體內容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共有八個方面,包括:
一、消滅極端貧窮和飢餓1、靠每日不到1美元維生的人口比例減半;
2、挨餓的人口比例減半。
二、普及國小教育1、確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國小教育課程。
三、促進兩性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1、最好到2005年在國小教育和中學教育中消除兩性差距,至遲於2015年在各級教育中消除此種差距。
四、降低兒童死亡率1、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五、改善產婦保健1、產婦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
六、與愛滋病毒/愛滋病、瘧疾以及其他疾病對抗
1、遏止並開始扭轉愛滋病毒/愛滋病的蔓延;
2、遏止並開始扭轉瘧疾和其他主要疾病的發病率增長。
七、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1、將可持續發展原則納入國家政策和方案;扭轉環境資源的流失;
2、無法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的人口比例減半;
3、到2020年使至少1億貧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顯改善。
八、全球合作促進發展1、進一步發展開放的、遵循規則的、可預測的、非歧視性的貿易和金融體制。包括在國家和國際兩級致力於善政、發展和減輕貧窮;
2、滿足最不已開發國家的特殊需要。這包括:對其出口免徵關稅、不實行配額;加強重債窮國的減債方案,註銷官方雙邊債務;向致力於減貧的國家提供更為慷慨的官方發展援助;
3、滿足內陸國和小島嶼開發中國家的特殊需要;
4、通過國家和國際措施全面處理髮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使債務可以長期持續承受;
5、與開發中國家合作,為青年創造體面的生產性就業機會;
6、與製藥公司合作,在開發中國家提供負擔得起的基本藥物;
7、與私營部門合作,提供新技術、特別是信息和通信技術產生的好處。
進展情況
千年發展目標確立以後,許多國家制定了具體的計畫,並付諸實施。但各國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方面步調並不一致,已開發國家承諾給開發中國家的援助也沒有真正到位。
2008年
2008年9月,聯合國發布《2008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指出,如果當前的不利狀況得不到逆轉,很多千年發展目標將無法按期實現。報告援引世界銀行的預測數據說,1990年至2005年,世界極端貧困人口總數從18億減少到了14億,到2015年可能會減少到9億。但是,貧困人口減少較多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亞,特別是中國,而其他地區的貧困人口減少幅度要低得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和獨立國協國家,貧困人口不降反升。同時,國際社會消除貧困的努力還正面臨諸如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和全球經濟滑坡等新的挑戰,前景不容樂觀。
2009年
2009年是到2015年的中間點,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情況很不平衡。雖然許多開發中國家在實現某些目標方面取得了不少進展,但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仍然存在巨大差異。按照當前的趨勢,相當一部分國家難以如期實現所有目標。即便是在一些中等收入國家,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依然存在,數以百萬的人仍處於極端貧困之中。
2012年
2012年7月2日,聯合國發布《2012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指出,在距離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最後期限2015年還剩3年之際,有關貧困人口、貧民窟、飲用水的3項具體目標已提前實現:
1、日均收入低於1.25美元的人口比例在2010年已降至1990年的一半以下。這意味著千年發展目標中在2015年年底前將極端貧窮人口比例減半的第一項具體目標,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提前實現。
2、實現了2010年將無法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的人口比例減半的目標。截至2010年底,擁有經過改善的飲用水水源的人口比例已從1990年的76%上升至89%,相當於增加了20多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