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巴西爾大教堂

聖巴西爾大教堂

聖巴西爾大教堂由建築師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所設計,是一座東正教教堂,坐落在莫斯科紅場,是現在俄國傳統建築的象徵。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託,為紀念其對喀山汗國的征服而於1555年和1561年之間建造的。聖巴西爾大教堂由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伊萬四世於1555年到1561年間興建,後來又經歷過多次翻修。聖巴西爾大教堂從外部看起來不僅十分壯觀,而且色彩極其豐富,圓形屋頂更是異常醒目,如夢境童話般的感覺成為很多設計師的靈感來源,形成了東正流派。

簡介

莫斯科紅場上的聖巴西爾大教堂莫斯科紅場上的聖巴西爾大教堂

聖巴西爾大教堂是莫斯科甚或全俄羅斯最具體而微的象徵,也是俄羅斯最具代表性的紀念建築。由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伊萬四世於1555年到1561年間興建,擁有九間獨特的禮拜堂,每間都自己獨特的穹頂 。

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託,為紀念其對喀山汗國的征服而建造的。1588年,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沙皇在該建築中一位俄羅斯東正教聖人瓦西里·柏拉仁諾之墓東上方添置了一個小禮堂。此後,該教堂就被人們普遍稱為“聖瓦西里教堂”。傳說教堂竣工後,伊凡弄瞎了所有參與興建該教堂的建築師,因為他不想讓他們建出比該教堂更富麗堂皇的建築。

綜合介紹

聖巴西爾大教堂聖巴西爾大教堂

巴西爾大教堂由建築師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所設計,是一座東正教教堂,坐落在莫斯科紅場,是現在俄國傳統建築的象徵。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託,為紀念其對喀山汗國的征服而於1555年和1561年之間建造的。

該教堂最初的構想是建造一群小禮堂,每一個禮堂代表一個聖人,寓意每到一個聖人的節日,沙皇就打贏一場戰鬥。但中間的一個單獨的塔將所有空間整合成了一個大教堂。

根據紅場的方位軸來看,教堂是偏向右邊的,這給予了它不對稱的外貌,在照片上甚至顯得有些凌亂。從西面看來,我們還是能看到這個結構的對稱。方形的主教堂往上是一個逐漸縮小的八角形,後由鍍金圓屋頂裝頂。四個八角形的中型塔樓在四個主要的方向點上圍繞著主教堂。四個小塔形成一個方形,並且穿插於中型塔中間,構成這個建築八角星的形狀。

聖巴西爾大教堂從外部看起來不僅十分壯觀,而且色彩極其豐富,圓形屋頂更是異常醒目,如夢境童話般的感覺成為很多設計師的靈感來源。

修葺過程

聖巴西爾大教堂夜景聖巴西爾大教堂夜景

堂建成之後,又經歷過多次翻修。它建造在不平的地面上,當建成時就有裂縫。正因為如此,俄羅斯政府警告說它正在慢慢下沉到地面下。如今,修繕工作已經讓此建築完好無損,但此大教堂還需要繼續保養,直到它不再矗立。

特色

獨特穹頂

16世紀中葉,Ivan建立了這座地標性的建築。它擁有九間獨特的禮拜堂,每間都自己獨特的穹頂。

聖巴西爾大教堂由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伊萬四世於1555年到1561年間興建,後來又經歷過多次翻修。傳說伊萬四世在位時暴虐成性,因此後人經常稱他為“恐怖伊萬”。聖巴西爾大教堂從外部看起來不僅十分壯觀,而且色彩極其豐富,圓形屋頂更是異常醒目,如夢境童話般的感覺成為很多設計師的靈感來源,形成了東正流派。

巨大壁畫

走進大教堂內部,幾乎所有的牆壁和穹頂都被壁畫所占據,讓人感覺仿佛穿越時空,重新回到了遙遠的16世紀。

結構堅固

據了解,聖巴西爾大教堂的石頭牆壁厚達3米。如此堅固的結構讓大教堂又有了另一個用途,那就是儲存貴重物品。在大教堂的底層,就曾經發現過一些箱子,裡面堆放著來自舊時皇家貴族的金銀珠寶。歷史早已成了過去。如今,聖巴西爾大教堂已經成為了莫斯科城內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遊客。

歷史傳說

聖巴西爾大教堂由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伊萬四世於1555年到1561年間興建,後來又經歷過多次翻修。

聖巴西爾大教堂

建築師以眼睛為代價創造了聖巴西爾大教堂美麗。1555年至1561年期間,為紀念打敗蒙古的勝利,伊凡大帝建造了莫斯科這座紀念性建築,據說,他弄瞎了建築師的眼睛,使他不能再創造能與之競爭的傑作。傳說伊凡四世對這所教堂如此滿意,以至他命人將該教堂的建築師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弄瞎,以阻止他為其他人設計出同樣美麗的建築。

伊凡雷帝

聖巴西爾大教堂聖巴西爾大教堂

伊凡雷帝是俄國歷史上第一位沙皇,在位期間,嚴酷、殘暴、殺人如麻,威如雷霆,於是得了個“雷帝”的稱謂。他於1547年正式登基,便採用古羅馬“凱撒”的崇高稱號,宣布自己是“沙皇”。執政早年,便在行政、法律、財政、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改革,鞏固沙皇專制的中央集權。到了1565年,為了摧毀領主的分立主義勢力,他雷厲風行地推行了皇帝直轄制。一時,直轄風暴席捲京城,五個顯赫貴族被斬首,遭貶黜鎮壓者多達萬人。對外,則打開通往東西方的道路。為奪取波羅的海出口,進行長達25年的立沃尼亞戰爭。為控制伏爾加河流域,征服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另外,他還使諾蓋汗國、西伯利亞汗國臣服莫斯科,使北高加索許多民族歸併於俄國。

伊凡雷帝是俄國歷史最殘暴的皇帝之一,他嗜殺成性,連身邊的大臣也不得不每天提心吊擔,生怕惹怒了這位暴君。然而,這位暴君卻活了54歲,於1584年去世,關於他的死,還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建築欣賞

聖巴西利亞大教堂
聖巴西利亞大教堂
聖巴西利亞大教堂
聖巴西利亞大教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