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聖索菲亞大教堂坐落在藍色清真寺對面。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國的主教堂,此後被土耳其人占領,改建成為清真寺。拜占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布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內部空間豐富多變,穹隆之下,與柱之間,大小空間前後上下相互滲透,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顯得輕巧凌空。教堂內部空間曲折多變,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首建,532年查士丁尼一世續建。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被改建成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現為博物館。它是拜占庭式建築的代表作,它的突出成就在於創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頂為中心的複雜拱券結構平衡體系。這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廟改建為教堂、並由教堂改為清真寺的聖索菲大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是330年時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6世紀時查士丁尼大帝把教堂改建成現在的模樣。奧斯曼帝國時期,聖索菲亞教堂改建為清真寺,周圍矗起四座高塔。教堂主體為長形,內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磚和五彩斑斕的馬賽克鑲嵌畫裝點鋪砌,美麗程度比具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譽的威尼斯聖馬克教堂毫不遜色。站在教堂里,最強烈的感受是空曠,人在這裡是那么的渺小。高不可攀的穹頂和氣勢恢弘的大理石柱子帶給你一種強烈的震撼,從四周窗戶透進來的自然光線給幽暗的教堂營造了迷幻的宗教氣氛,仰頭望著頂穹上方的聖母聖子像,宗教的感召力量那么的強烈。別具風采的圓頂由兩個半球形拱門支撐,這座雄偉堂皇的教堂是古代建築的珍品,對於以後的建築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座精美絕倫的建築在世界享有盛名,17世紀時,有人仿效公元前腓尼基人昂蒂帕特提出的“七大奇蹟”的說法,提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聖索菲亞教堂就是其中之一。從教堂內一側的昏暗、狹窄的碎石鋪就的通道蜿蜒而上,能到達環繞教堂內三面的兩層長廊,讓你能從不同的空間角度欣賞這座輝煌的大教堂。一座建築精品,它的細節一定是經得住審視的。在這裡,你可以把目光聚焦在任何一處讚嘆。教堂外的淨洗池顯示著伊斯蘭教的色彩。
歷史
由君士坦丁大帝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亞,始建於公元325年,後受損於戰亂,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為標榜自己的文治武功進行重建,它作為基督教的宮廷教堂,持續了9個世紀。公元1453年6月,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攻入了君士坦丁堡,終於走進了他朝思暮想的聖索非亞大教堂。他下令將教堂內所有拜占庭的壁畫全部用灰漿遮蓋住,所有基督教雕像也被搬出,並將大教堂改為清真寺,還在周圍修建了4個高大的尖塔,這就是現在的聖索非亞大教堂的面貌。
聖索菲亞大教堂現在被稱為阿亞索菲亞博物館(AyasofyaMuzesi),是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最精美的建築物之一。聖索菲亞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帝建造,6世紀中又由朱斯特尼(Justinian)大帝再建,巨大的圓頂直徑達33米,離地高55米。站在這裡,其莊嚴肅穆似乎能使時光停滯,拜占庭文化的典範──馬賽克畫。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指的是羅馬帝國在公元四世紀分裂之後,繼承羅馬帝國正統政權,且據有東半部領土的帝國。而拜占庭帝國的中心,就是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拜占庭(Byzantine)這個名字的由來,傳說是由一位希臘人Byzas依循神喻,在歐洲與亞洲交界處、陸地與海洋交界的拜占庭找到理想之地,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而來。而拜占庭登上世界歷史舞台的契機,一方面由於其位居要津,把守博斯普魯斯海峽,控制了黑海與地中海間海陸交通要道的樞紐,另一方面則不得不提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的慧眼獨具,於公元312年奪權成功之後,為了向東拓展羅馬帝國的影響力,而選定拜占庭做為新羅馬的基督城,並於公元330年5月11日正式遷都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此後一千年,君士坦丁堡一直是全世界最華麗與最富有的都市。君士坦丁建造他的城市是為了誇耀羅馬帝國的聲勢,同時吸引各國來歸,於是他使用了各種華麗的裝飾方式來美化君士坦丁堡:在街道上裝飾噴泉和廊柱,又將來自絲路的絲綢、非洲的珠寶、歐洲的雕刻與工藝用品、埃及法老王的方尖碑、世界各地的香料、瓷器等等全搬過來。公元325年,君士坦丁還蓋了一座大教堂,這座美麗的大教堂的身世與君士坦丁堡的歷史緊緊相系,她就是聖索非亞大教堂(St.SophiaChurch)。
建築風格
聖索非亞大教堂的特別之處在於平面
採用了希臘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間上,則創造了巨型的圓頂,而且在室內沒有用到柱子來支撐。更仔細的說,君士坦丁大帝請來的數學工程師們發明出以拱門、扶壁、小圓頂等設計來支撐和分擔穹隆重量的建築方式,以便在窗間壁上安置又高又圓的圓頂,讓人仰望天界的美好與神聖。由於地震和叛亂的燒毀,聖索非亞大教堂經歷過數次重修,尤其公元532年查士丁尼大帝投入一萬名工人、32萬黃金、並花費六年光陰將聖索非亞大教堂裝飾得更為精巧華美。神聖的教堂是當時的城市中心,而統治者對教堂所投注的心力不難看出統治者藉由對宗教的奉獻、誇示帝國的權力與財富,而對周遭地區施與影響力的用心。聖索非亞大教堂的大圓頂離地55米高,而且在17世紀聖彼得大教堂完成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教堂內壁畫
聖索非亞大教堂內部的裝飾,除了各種華麗精緻的雕刻之外,也包括運用有色大理石鑲成的馬賽克拼圖。從公元4到6世紀開始,教會逐漸對教義與救贖的觀念有漸深的認知,同時希臘羅馬文化圈重視肖像與肉體美的傳統也逐漸對基督教產生影響,信徒除了透過傳統的諭言故事與象徵手法來理解教義,也逐漸產生將聖母、聖子、聖徒等人物畫像化的需求。教會中認為聖人的人物畫像就等於觸犯聖經中不得膜拜偶像的規定的一派,與另一派認為人物畫像可以讓信徒更容易理解神的精神、有助傳教,兩派間的歧異日漸加深。公元692年教會會議中授與基督人像化的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羅馬皇帝里奧三世(Leo III)頒布禁令,禁止聖母、聖子、聖徒、天使以人物形象出現,自此揭開了兩派人馬長達二百年間的血腥鬥爭,教堂里的畫作遭破壞,畫像的持有者和作畫的工匠們也都遭到各種形式的迫害,更糟的結果是造成人與人的信賴關係瓦解,社會動盪不安。一直到9世紀中葉,教會重新解釋,願對畫像給予敬意、信仰崇拜,這才逐漸消揖兩派間的紛爭,而這個日子也被稱為“正統的勝利”(The Triumph of orthodoxy),每年在信仰東正教的國家里被盛大慶祝。然而雕刻藝術從來不曾得到教會的認可,因此可以說拜占庭藝術里,雕刻藝術並不存在。公元7世紀之後,阿拉伯半島上出現新興勢力伊斯蘭文明,接著十字軍東征來到君士坦丁堡,但此時統治者已無力阻止聯軍與戰爭對城市的蹂躪。接著是土耳其人的登場,東羅馬帝國正式宣告結束。公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堡,並將聖索非亞大教堂改為供奉阿拉的清真寺。
旅遊景點
聖索非亞大教堂將成為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在伊斯坦堡的起跑點。作為世界上十大令人嚮往的教堂之一——聖索非亞大教堂與藍色清真寺隔街相望。雖然從外觀上似乎不及清真寺壯美秀麗,然而這座飽經滄桑,見證了文化和宗教戰爭的聖地所蘊含的歷史積澱卻非藍色清真寺所能比擬。此次北京奧運會火炬的境外傳遞第二站就將從這裡啟程。
藍色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優秀的建築師錫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Aga的作品,也是伊斯坦堡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建於1609年。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磁磚裝飾。巨大的原定周圍有六根尖塔,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建造藍色清真寺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而且歷經數次地震卻未倒坍。260個小窗、2萬多塊藍色磁磚、地毯和阿拉伯書法藝術是該寺的重要看點。藍色清真寺(BlueMosque)其實是通稱,得名於伊茲尼藍磁磚的光彩,它真正的名稱應該是蘇丹何密清真寺(SultanahmetCamii),可以說是伊斯坦堡舊市街的中心。藍色清真寺建於17世紀,大圓頂直徑達27.5公尺,另外還有4個較小的圓頂30個小圓頂,大圓小圓煞是好看;而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藍色清真寺當然也有,高43公尺,而且硬是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一根;據說只有回教聖城麥加的清真寺才能蓋六根尖塔,藍色清真寺在興建時,建築師聽到蘇丹何密一世“黃金的”的命令,沒想到“黃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結果藍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