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清代鹹豐同治年間,有好事者有好事者依照當時對科舉考試前三名的稱呼。
“三鼎甲”的具體排列為“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余三勝。
主要人物
程長庚
程長庚(公元1811——公元1880),名椿,一名聞翰,字玉山(一作玉珊),寓名四箴堂,戲界均稱“大老闆”。祖居安徽懷寧石牌鎮,出生於潛山縣黃泥鎮程家井。其父程祥桂是道光年間三慶班掌班人。
程長庚冠有“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之稱,是中國早期的著名老生演員,他出身在戲曲世家,從國小藝,長期主持三慶班並擔任台柱子兼任精忠廟的會首。程長庚的貢獻是,把漢調、徽調和崑曲,融匯貫通,初步確立了京劇的表演藝術。
程長庚不僅是技藝精湛的藝術大家,也是德高望重的劇壇領袖。他除了擔任三慶班班主外,鹹豐年間,他還擔任精忠廟會首(精忠廟為戲曲藝人的民間行會組織,類似後來的梨園公會和現在的戲劇家協會),直至他逝世。他處處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不謀私利、以德服人。三慶班規定不許演員私應"外串"演出(類似今天的個人外出"走穴"),程長庚當時名聲很大,邀請他的人很多,但他帶頭遵守班規,從不"外串"。因為參加外串只是他一個人拿"份子"(唱戲的報酬),全班人卻拿不到錢。因此他總是對請他"外串"的人說:"諸位要聽我程某人的戲,就必須請我們’三慶班’全班。不然的話,我是不會去的。"
在京劇第一代著名演員中,程長庚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他與同時代的另外兩位老生演員余三勝。張二奎並稱為"前三鼎甲"、"前三傑",而程的成就和影響又更勝一籌,被人們譽為"京劇鼻祖"、"徽班領袖"、"京劇之父"、"伶聖"、"劇神"……這些稱號,代表了當時和後來的人們對他的不朽業績的高度評價和讚譽。
余三勝
余三勝(公元1644——公元1911),為人聰穎、機敏,是清朝道光年間四大徽班春台班的台柱子。他出身梨園世家,他的唱腔是以漢調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融入了徽調、崑曲、梆子腔的精髓,對老生的唱腔起了創造及推動的作用。
余三勝之成名實早於程、張。他的嗓音醇厚,聲調優美。他在漢調皮黃和徽戲二黃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藝術特點,創造出抑揚婉轉、流暢動聽的京劇唱腔。當時余三勝以擅唱“花腔”著稱,所謂花腔,實即鏇律豐富的唱腔。余三勝在京劇唱腔的創製上,就在於豐富了京劇演唱的聲音色彩,加強了京劇唱腔的鏇律。
據記載,京劇中的二黃反調,如《李陵碑》、《烏盆記》、《朱痕記》等劇中的反二黃唱腔,均創自余三勝。余三勝不僅將徽、漢二腔融於一爐,創製出鏇律豐富具有獨特風格的京劇唱腔,在舞台語言的字音、聲調上,也將漢戲的語言特色與北京的語言特點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既能使北京觀眾聽懂,又不失京劇風格特點的字音、聲調。余三勝的表演也很細膩,注意刻畫人物的感情、神態。
他所擅長的劇目,以唱、做並重者為多,如《定軍山》、《秦瓊賣馬》、《戰樊城》、《魚腸劍》、《擊鼓罵曹》、《四郎探母》、《雙盡忠》、《捉放曹》、《李陵碑》、《瓊林宴》、《朱痕記》、《烏盆記》、《摘纓會》等。譚鑫培即是更多地在繼承余三勝的演唱藝術的基礎上,進行了開拓性的創造。余三勝之子余紫雲,工旦;孫余叔岩,工老生。
張二奎
張二奎(1813——1860),本名張勝奎,(與“十三絕”中的張勝奎同名),字子英,原籍河北,生於北京。他原是清道光工部“都水司”經辦,因酷愛京劇,常以票友客串身份在“和春班”演唱,被上司撤職。張二奎嗓音宏亮,唱工動聽、響堂,當時大受好評。後由於哥哥同時失業,生活無著,這才決心下海成為藝人。從二十四歲搭入和春班開始,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喜愛的京劇事業之中。乃至後來他成了和春班的主演,
張二奎所創立的“奎派”,又稱“京派”。並不是因為他出生在北京,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唱、念中運用了北京字音。他的發音與程長庚的徽音有異。他的唱工淳樸有力,渾厚平穩,不愛用花腔,和余三勝的唱法不同。他的嗓音宏亮,字字堅實,顛撲不破,他的那種大開大合,直腔直調的唱法,較之程長庚更甚,更有精金旺火般的魅力。
張二奎扮相雍容華貴,以演王帽戲飾演帝王貴族最出名。代表劇目有:《金水橋》、《打金磚》、《回籠鴿》、《取滎陽》、《五雷陣》及《四郎探母》等。張二奎先搭和春班,後入四喜班。曾自組雙奎班,兼演武生戲,以《彭公案》、《施公案》、《永慶昇平》中的短打戲最佳。
藝術特點
程長庚是三慶徽班的班主,其演唱沉雄高亢,聲情交融,兼擅昆、黃而尤精於徽調,是合徽、漢、昆之美而為京劇奠基的的藝術大師;余三勝原為漢調名角,進京後搭春台徽班為其挑梁老生,以嗓音醇厚,唱腔鏇律優美著稱,他冶徽、漢於一爐而獨具漢韻,給京劇的唱、念規範樹立了以“湖廣韻”我基礎的圭臬;張二奎自幼居京,成名後為四喜徽班頭牌老生,其演唱洪亮堅實,氣足腔勁,在吐字發聲上於徽、漢基礎上吸收了不少秦腔(梆子腔)的技巧和北京的語調,為皮黃戲的京化做出了很大貢獻。時人以他們三位不同的演唱藝術風格而分別呼之為“徽派”(程長庚)、“漢派”(余三勝)、“京派”(亦稱“奎派”,指張二奎)。這也是京劇史上最早出現的三個流派。
歷史原因
京劇早期之所以以老生為主,而不是傳統的旦角,是有其歷史原因的,乾隆末年、嘉慶年間的三次禁戲,都指斥花部戲曲“狹邪淫褻,怪誕悖亂”,由此造成乾隆時代盛極一時的旦角戲的衰微,乃至銷聲匿跡,老生戲逐漸興起。而此時,中國的國情也發生了重大變化。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風民氣,一變而為慷慨激昂。人們希望能從戲曲中尋找共鳴,切盼能夠一抒胸臆,發泄鬱悶,要求在舞台上看到代表本民族輝煌歷史的豪傑,看到抗敵禦侮,申張正氣的英雄人物。以西皮二簧為主,高亢、激越、悲涼的徽調,演出了一系列慷慨悲涼的劇目,以歷史為鑑,抒憤激之情,博得了觀眾的喜愛。另外,自從明代中葉以來,折子戲的發展,為其他行當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後續發展
鹹豐以後,京劇的領軍行當仍是老生,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是第二代京劇演員中的孫菊仙、譚鑫培和汪桂芬。延續對程長庚等人的稱呼,人們也把孫、譚、汪稱為“三鼎甲”。為了區別起見,一般把程長庚等人稱為“前三鼎甲”,而把孫、譚、汪稱為“後三鼎甲”。也叫“老三鼎甲”和“新三鼎甲”。
京劇自從一八五五年以後,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三派出現,脫離徽班而形成一個獨立的劇種開始,到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新三派的形成,這一期間,大約經歷了五十多年,不僅唱工老生一門發展得較為突出,就是其他各門角色也出現了不少人才。京劇不僅在北京站住了腳,也擴大了演出陣地。天津、漢口、上海等地都紛紛約請京劇班到那裡去演出。在程、余、奎老三派紅極一時之時,還出現了王九齡、盧勝奎、楊月樓等著名老生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