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及相應疾病
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較為公認的因素有:
①電離輻射:接受X線診斷與治療、32P治療、核子彈爆炸的人群白血病發生率高。
②化學因素:苯及其衍生物、抗腫瘤藥如烷化劑和足葉乙甙、治療銀屑病的乙雙嗎啉等均可引起白血病,特別是ANLL。
③遺傳因素:家族性白血病占白血病的0.7%,同卵雙生同患白血病的幾率較其他人群高3倍,B細胞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呈家族性傾向,先天性疾病如Fanconi貧血、Down綜合徵、Bloom綜合徵等白血病發病率均較高。
④病毒:如一種C型反轉錄病毒——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I可引起成人T細胞白血病。
⑤其他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MDS、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纖維化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陣發性血紅蛋白尿、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病最終可能發展成急性白血病,特別是ANLL。
二、臨床特點及鑑別診斷
老年急性白血病起病較緩慢且臨床多具有隱匿性的特點,臨床症狀並不典型。其發病屬亞急性過程,臨床表現為無力、頭暈及低熱等症狀,此外患者多出現無原因性貧血,且疾病發展數月後才能被確診,因此臨床早期診斷易出現誤診和漏診。老年人群在出現上述臨床症狀後,一定要進行血象和骨髓象的定期檢查,以便及時作出準確的判斷。
其鑑別診斷老年急性白血病為:
1、外周血常規絕大部分患者WBC增高,WBCL稱為白細胞不增多白血病,WBC>10×109/L稱為白細胞增多性白血病,WBC>100×109/L稱高白細胞白血病。外周血塗片可見原始或幼稚細胞。大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和血小板減少。
2、骨髓象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是診斷AL的基礎。原始細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細胞≥30%(FBA分型標準)或≥20%(WHO分型標準)。Auer氏小體見於AML,不見於ALL。結合細胞組織化學染色可進一步對AL進行分類分型。
3、細胞免疫表型根據白血病細胞表達的系列相關抗原確定白血病細胞的來源。
4、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染色體異常見於半數以上AL患者。AML最常見染色體異常為t(8;21),t(15;17),inv(16),+8,+21等;而成人ALL中最常見的是Ph染色體。APL患者可檢測出PML/RARα融合基因等。
5、根據不同病例可作尿常規、便常規、胸部X線檢查、心電、肝功能、腎功能、HBSAg、免疫功能等項目。凝血功能檢查可有不同程度的異常甚至出現DIC的證據。
三、治療原則
由於機體的老化,老年白血病患者無法進行幹細胞移植,其治療仍是醫學界的難點。當前,規範化化療對老年急性白血病效果比較顯著,對於60歲以下患者,治療的完全緩解率在50%~75%之間,而5年的生存率為40%;對於60~69歲患者,完全緩解率為52%;對於70~79歲患者完全緩解率為39%,而且化療早期的死亡率達到了30%,3年生存率僅為10%。
個性化治療方案對於該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療效,例如,亞標準劑量方案、加用白細胞介素、加用細胞因子以及預激方案等[4]。當前,多數研究認為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療以提升該病的治療效果有兩種途徑:①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個體化的化療方法;②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並降低對藥物的耐受性。
當前有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小劑量以及低血液濃度的藥物能促進細胞的凋亡,從而發揮作用;持續的小劑量供給可使藥物緩慢進入細胞,進而起到治療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小。因此,臨床採用小劑量的藥物對患者進行化療治療,能夠很好地降低由藥物毒副作用造成的死亡,進而相對地提升患者化療的有效率;而且小劑量的藥物在延長使用時,可能更加適合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原始細胞低增長率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