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柄假脈蕨

翅柄假脈蕨,植株高2-4.5厘米。生長在海拔800-1600米山地林下岩石上。國內外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翅柄假脈蕨Crepidomaneslatealatum(V.d.B.)Cop.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2卷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假脈蕨屬CrepidomanesPresl
7.翅柄假脈蕨
Crepidomaneslatealatum(V.d.B.)Cop.inPhilip.Journ.Sci.LXVII(1938)60;H.Ito,Fil.Jap.Illustr.(1944)t.475——Didymoglossumlatealatumv.d.B.inNed.KrArch.V(1863)138;Cop.inPhilip.Journ.Sci.LI(1933)192,t.25,26——TrichomaneslatealatumChristinVerk.Nat.Ges.BaselXI(1896)424;C.Chr.Ind.Fil.(1905)643;Tard.-BlotetC.Chr.inFl.Indo-ChineVII,ii(1939)64;Holt.Fl.Mal.II,FernsMal.(1954)101.

形態特徵

植株高2-4.5厘米。根狀莖纖細,絲狀,橫走,分枝,暗褐色,全部密被褐色的短毛。葉遠生,相距約1厘米;葉柄短或幾無柄,長不及5毫米,纖細如絲,暗綠褐色,基部黑褐色並被短毛,幾全部有翅;葉片長卵形至闊披針形,長2-5厘米,寬10-20毫米,尖頭,二回羽裂;羽片3-6對,互生,無柄,斜向上,長斜卵形至長圓形,長5-8毫米,寬3-4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斜楔形,上部的密接,下部幾對稍疏,深羽裂幾達有翅的羽軸;末回裂片長圓狀線形,長3-4毫米,寬約0.8毫米,4-6對,極斜向上,密接,銳尖頭,全緣,邊有淺波狀褶皺。葉脈叉狀分枝,暗褐色,兩面稍隆起,無毛。沿葉緣無連續不斷的假脈,在葉邊與葉脈間有數條斷續而和葉脈斜行的假脈。葉為薄膜質,半透明,乾後為暗綠褐色,光滑無毛。葉軸有羽軸暗褐色,稍曲折,全部有翅,翅的邊緣有褶皺,無毛。孢子囊羣生在葉片上部,頂生於向軸的裂片上,一個羽片上有2-5個;囊苞橢圓形,長約1.2毫米,基部稍狹,兩側有狹翅,口部淺裂為兩唇瓣;唇瓣三角形,其基部擴大而寬於囊苞的管;囊羣托突出。

地區分布

廣東(博羅,羅浮山)、廣西(傜山、凌雲、青龍山)、四川(重慶,縉雲山)、貴川(獨山)、雲南西北部等地。生長在山地林下岩石上,海拔800-1600米。除我國南部及西南部外,亦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越南、泰國、馬來亞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向北達日本、琉球。

植物之蕨科

蕨科,科拉丁名Pteridiaceae.蕨科植物科屬列表所有已知屬:蕨屬;曲軸蕨屬;所有物種:蕨,蕨屬,糙軸蕨,長羽蕨,鐮羽蕨,食蕨,毛軸蕨,毛軸蕨(原變種),歐洲蕨,歐洲蕨(原變種),雲南蕨,台灣曲軸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