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瘤足蕨

台灣瘤足蕨

本種的形體最近於南洋羣島產的 P.glauca(Bl.)Mett.,但其葉片頂端有一長羽片,長等於下部的側生羽片,這些羽片為披斜狀,近鐮刀形,葉下面有較厚的一層白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粗,下方有粗壯的匍匐枝向四面橫走。不育葉的柄長15-30厘米,粗約3-4毫米,堅硬,自基部向上通體有氣囊體,略被暗棕色絨毛,上面有深縱槽。葉片奇數羽狀,長15-50厘米,寬10-16厘米或稍寬,長圓形;羽片13-30對,對生或近對生,相距1.3-15厘米,彼此接近,基部的稍短,斜向下,中部的6-11厘米,寬1厘米,狹披斜針形,常近於鐮刀狀,漸尖頭,基部楔圓形,幾無柄,下方有一褐色瘤狀的氣囊體,向頂部的羽片稍縮短,有時略合生,邊緣有尖鋸齒,三角形,尖端向前稍彎。葉脈幾平展,少有分叉,通直,上下兩面可見。葉為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被厚的白粉末,有時為灰白色。能育葉同不育葉等高,柄較長,葉片較短,羽片線形,長3.5-8厘米,幾無柄,鈍頭。

產地分布

台灣阿里山特有種。生林下。

植物之蕨科

蕨科,科拉丁名Pteridiaceae.蕨科植物科屬列表所有已知屬:蕨屬;曲軸蕨屬;所有物種:蕨,蕨屬,糙軸蕨,長羽蕨,鐮羽蕨,食蕨,毛軸蕨,毛軸蕨(原變種),歐洲蕨,歐洲蕨(原變種),雲南蕨,台灣曲軸蕨。

瘤足蕨科植物

瘤足蕨科是陸生中形蕨類植物。根狀莖短粗直立,圓柱狀,輻射對稱式,不具鱗片或真正的毛。是一個很自然的單屬的科,但在分類系統上是孤立的。約有50個在形體上相近的種;其中約有9種產熱帶中部美洲,1種產澳洲東北部昆斯蘭特,其餘的種分布在亞洲。中國現有32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