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義慈惠石柱位於定興縣城西北10.5公里石柱村,因石柱刻有"義慈惠石柱",故名。它建於北齊武成帝太寧二年(562),所以又稱北齊石柱。此柱分柱基、柱身、石屋三部,通高為6.65米。柱基是塊東、西兩邊各長兩米,南、北略小的方石,上刻覆蓮。柱身高4.5米,用兩段淺棕色石灰石壘接而成,為一不等邊八角形。周身遍刻3000餘字"頌文"。柱頂建有石屋,下置長方形石板,底面刻蓮瓣、花環等裝飾花紋。石屋正中為火焰龕門,內刻一尊佛像。石柱造型奇特,雕工粗壯有力,是南北朝時期佳作。石柱周圍刻有頌文3000餘字,記載鎮壓北魏孝昌年間(525-527)發生的社洛周、葛榮等領導的農民起義事。此柱是研究南北朝時期建築藝術和歷史的寶貴資料。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至永安元年(528年)間杜洛周、葛榮、韓婁等人領導起義軍轉戰數州,聲勢浩大。後在北魏舉國兵力鎮壓下失敗。起義失敗後,當地百姓收拾義軍殘骨埋葬,並立木柱做為標誌。後北齊統治者將木柱改為石柱,在柱身上遍刻約3,400餘字的《標義鄉義慈惠石柱頌》,記敘起義,葬骨和立柱的經過。題額左下方有“大齊大寧二年(562年)四月十七日”的題刻。義慈惠石柱於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碑文記載,時值北魏孝昌年間,政治腐敗,貪污腐化成風,官吏大肆搜刮民財。百姓不堪忍受,紛紛起兵造反。在河北,525面柔玄鎮人杜洛周起兵造反。“頌文”記載的內容是北魏孝明皇帝親征鎮壓起義軍。當時定興一代屬於幽州、瀛洲交界處,正是起義軍和封建統治者武裝交鋒之地。事後人們收斂殘骨,在當時的范陽縣(今定興)城西沙丘寺埋葬的地方立木柱作為標誌。到公元562年,起義戰爭後的三十多年,已經取代了北魏王朝的北齊統治者,為了對人民進行威脅與恫嚇,由皇帝下旨,讓其縣在大齊太寧二年(即公元562年),把木柱改為石柱,並加上了上面所說的“頌文”。
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柱造型奇特,雕工粗壯有力,是遺存至今難得的北朝時代的藝術佳作。
結構
全柱分基礎,柱身與石屋三部分,通高6.65米。基礎是一塊大石,東西兩邊各唱米,南北兩邊略小。基石上有覆蓮座柱礎。蓮座包括方台、梟線、覆蓮三部分,為一寬約1.23米的方石,高55厘米。柱身高4.5米,用兩短淺棕色的石灰石壘接而成。柱身為一不等邊的八角形,自下而上逐漸收小,每高一米,收約2.5厘米。柱的上部,約於通高的四分之一處,東南、西南兩隅角為了鐫刻題字而未削邊棱,形成平面,“頌文”和題名等刻在柱身的各面。石屋建在柱頂之上,為一面寬三間,進深兩間,單檐四阿頂小屋。石屋刻出屋頂、檐椽、角梁、斗、闌額、柱子,前後當心間刻火焰龕門、佛像,兩次間刻出方窗,恰如一座完整的三間殿宇的模型。石屋下面一塊長方形石板,作為屋的基礎,也是柱身的蓋板。在蓋板的底面,刻蓮瓣、圓環、古錢及花果等紋飾,使人從下面望上去,不致單調乏味。佛像的臉型、背光均為南北朝雕刻風格。石屋柱子卷煞收分以及其他手法,都是研究南北朝時期古建築形狀極其可貴的實物例證。
此石柱不僅設計精美,雕刻細膩,造型奇特,而且刻在石柱各面的“標異鄉義慈惠石柱頌”具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此文共3,400餘字,記敘了自北魏孝昌元年至永安元年間的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頌文雖是站在封建地主階級立場上所寫的,但它卻反映了當時農民起義波瀾壯闊的偉大情景。此柱造型奇特,雕工粗壯有力,是遺存至今難得的北朝時代的藝術佳作。石柱用石灰石累迭而成,通高6.65米,分基礎、柱身和石座三部分。柱頂還有一座殿堂模樣的石屋。有彩繪於石屋底部。色彩鮮艷。
景觀
就遺留的建築看,範圍應該很大,石柱在一片4米高的土崗上。地勢高,驚嘆於石柱的高大和精美,石柱通體刻字,字跡經歷千年還很清楚。石柱周圍在明清時期有個大的寺院,目前僅遺留了幾通石碑,字跡有些模糊但也能辨認些大概。據當地老人講寺院在文革中徹底的摧毀,僅僅留下石柱矗立在高崗上。很靜很靜,風吹動柳樹條,敷在你的臉上,你能靜靜的感覺道歷史的聲音,從嘶喊的農民起義到百姓趕著牛車把義士的屍骸聚集在一起掩埋在石柱地下。不時有些附近的學生來參觀,但他們不是很了解這段歷史,我充當了一次導遊,他們也驚嘆於石柱的精美,字跡的清晰,我告訴他們這是80年代文物部門從新整固的結果,沒有維修前石柱歪斜,隨時有倒塌的可能,感謝國家能維護了石柱原本的威嚴。站在石柱旁,向北望去,就是北易水河,易水河流淌了千年,最出名的就是發生在戰國燕國的故事——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入虎穴兮探蛟宮,仰天呼兮成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