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中國佛教宗派]

禪宗[中國佛教宗派]
禪宗[中國佛教宗派]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禪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別傳。禪宗不是漢傳佛教,又不離漢傳佛教,是中國化後的佛教——即禪宗 。 《六祖壇經》《五燈會元》等是禪宗的佛經。 《百丈清規》是禪宗的律。百丈禪師認為《瑜伽菩薩戒》和《瓔珞菩薩戒本》雖屬大乘,卻是佛陀根據印度情況而制定的戒律,不便生搬硬套。他根據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博採大小乘戒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這就是《百丈清規》。 慧能傳承的禪宗,讓中國人知道佛教不從外來,如眾生的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從外得,信佛教不從外來。印度達摩西來傳的就是這個心印。慧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之學,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也使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傳承人。

基本信息

禪宗起源

方雲禪畫 守安禪師禪話 南台靜坐一爐香 方雲禪畫 守安禪師禪話 南台靜坐一爐香

禪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主張頓悟法要“見性成佛”自初祖達摩祖師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亦稱佛心宗。傳說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時稱“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禪觀定法“為依歸,漸進禪法,漸修菩提。所以稱之為“漸悟”。南宗慧能大師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依歸。不拘泥”坐禪“”觀定"與否即成佛道!所以稱之為“頓悟”。

時北宗神秀大師所傳“坐禪”(坐禪入定法門)即是次第法門。由北宗神秀法門在北方盛行,所以在《六祖壇經》曾記錄“京城大德云:不經坐禪修定而得解脫者,未曾有也。”而南宗慧能大師最忌諱學佛法者執著於類似”坐禪觀定“的有為法《六祖壇經》中亦記錄云:“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亦曾言”常坐拘身,於理何益?”南宗慧能大師所傳為佛之心印,不拘泥萬法而領悟得道,由是不論次第,直了成佛。(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頓漸品)

相傳中國禪宗為菩提達摩祖師所創,宗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時人有傳,達摩面壁九年為坐禪修定,所以得道,實則在任何一部傳記或者歷史中均無此事記載。只記錄”面壁九年”這四字而已。

而其禪宗宗趣,常以問答形式導引人悟道。

例子:“

(禪宗多位祖師傳法之事要,始見於多種古錄,今以此文出處列舉一二,以示禪宗宗趣流傳之精要。下列問答出於《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佛祖統記》《高僧傳》《續高僧傳》《馬祖道一語錄》)

慧可禪師(禪宗二祖)問道:“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祖師道:“諸佛法印,非從人得。”

慧可禪師(禪宗二祖)聽了很茫然,便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師回答道:“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禪宗二祖)禪師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覓心了不可得。”

祖師於是回答道:“我與汝安心竟。”

慧可禪師(禪宗二祖)聽了祖師的回答,當即豁然大悟。

僧璨大師因故而染“風疾"。

僧璨(禪宗三祖)而問慧可大師曰:“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懺罪。”

慧可大師(禪宗二祖)曰:“將罪來,與汝懺。”

僧璨(禪宗三祖)良久曰:“覓罪不可得。”

慧可大師(禪宗二祖)曰:“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僧璨(禪宗三祖)曰:“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

慧可大師(禪宗二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

僧璨(禪宗三祖)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

祖深器之,即為剃髮,云:“是吾寶也。宜名僧璨。”

十四歲的沙彌道信(禪宗四祖)前來拜師,

說:“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

僧璨(禪宗三祖)說:“誰縛汝?”

道信(禪宗四祖)答:“無人縛。”

僧璨說:“何更解脫乎?”於是道信(禪宗四祖)大悟。

馬祖道一大師“坐禪習定於”衡岳傳法院。遇讓和尚。知是法器。

讓和尚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

馬祖道一云:“圖作佛。”

讓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磨。

馬祖道一問曰:“磨磚作么。”

讓曰:“磨作鏡。”

馬祖道一曰:“磨磚豈得成鏡。”

讓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耶。”

馬祖道一曰:”如何即是?“

讓曰:“如牛駕車。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

馬祖默然無對。

讓又曰:“汝為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 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師聞示誨。如飲醍醐。

禪宗“宗趣”,在以生活中種種事項”參禪”而得道。由一切事中所做皆向“心”求,久必知心,知心即知佛。所以六祖常言:“即心即佛。”唯向心內領悟。而“坐禪習定”法門,唯是北宗神秀大師倡導“修佛”而來,並非禪宗,而後進學佛人,研佛人經常以為“南能北秀皆是禪宗”實則是不知“禪宗宗趣”在於“參禪”而非“坐禪”。所以“禪宗”亦稱“佛心宗”唯其以悟“心”而得法故!

本土淵源

關於玄學對僧肇佛學思想的影響, 他認為:“僧肇的佛教哲學體系與玄學的關係尤為密切。從概念到命題, 從結構體系到思想方法, 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僧肇受玄學的影響和對玄學的發展。 ”關於玄學對禪宗的影響, 他認為:“在堅持佛教基本立場、 觀點與方法的同時, 禪宗又將佛教的思想與傳統的思想, 特別是老莊玄學的自然主義哲學與人生態度以及儒家的心性學說水乳交融般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哲學理論與修行解脫觀 。 ”

徐小躍對禪學的老莊化進程有如下的看法:“達摩系禪學思想, 更多地是在抽象的意義上去融合老莊的天人之學。惠能禪學思想, 更多地注重在思想內容上自然地透露出老莊天人之學的精義。至於惠能禪的後期禪宗更是在本來具有的意義上體現出禪與老莊的契合。並且, 在‘自然’ 範疇的統攝下,終於把老莊的天人之學與禪宗的心性之學聚會到‘自然’ 這面旗幟下。在一定程度上說, 禪學的老莊化進程, 是隨著後期禪宗對老莊思想的升華而宣告最後完成的 。 ”張立文認為,印度佛教中國化過程的完成, 主要是以道家哲學為主體認知結構而實現的。魏晉佛學採取格義的方法融會吸收道家哲學, 會有些比附的味道, 至唐代佛學尤其是禪宗的出現, 使佛道兩家之學更加密切地融合起來。禪宗“自性具足” 、“見性成佛” 的主張, 顯而易見地吸收了道家哲學“自足其性 ” 、 “任性逍遙” 的觀念 。李霞認為:“沒有道家自然主義、 平等思想和自由觀念的浸透, 禪宗也許會產生, 但它只能保持達摩禪的基本概貌, 而不可能造就出慧能以後的新禪宗 。 ”

通過學者們的如上論述, 可以看出, 道家哲學在佛學中的體現, 是通過佛教中國化不同階段所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而表現出來。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禪學對於道家哲學的自然論、 人生論、 天人觀等思想的吸收和融攝。

禪學精神

禪宗思想體系的內涵、結構、核心來看禪宗的基調是以心性論為基點,通過心性修持獲得心性升華的心性學說,是一種擺脫煩惱、追求生命自覺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貫穿於禪宗心性學說、文化思想的本質內容是:自然——內在——超越。

禪宗吸取中國道家的“自然”觀念來詮釋人的生命自然狀態、人的自性。道家把自然規定為萬物的本質、本性,是不假人為、自然而然、本來如此的真實存在。“僧家自然者,眾生本性也”。(《荷澤神會禪師語錄》)禪宗認為,“自然”就是眾生本性,也就是佛性。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為自足完滿、純真樸實的生命本然。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內在的,是內涵於人身的本質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靈所賦予,又非通過超越經驗、違背人性的作為所獲得的,同時也是各種外在因素所不能消滅的。人的內在自性是生命的主體、成佛的根據。人的現實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作用和體現,人轉化為佛是自性的發現,是由此而生的精神境界的顯現。人的自性是內在的又是超越的,因為內在本性是清淨、圓滿、純樸、覺悟的,是離開一切現象,有別於人的外部表現的。如何實現超越?禪宗認為修禪成佛,就是見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去體認,識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實現了超越。禪宗強調佛就在心中,涅槃就是生命過程之中,理想就是現實生活之中。這樣,禪宗就把彼岸世界轉移到現實世界,把對未來生命的追求轉換為內心反求。由此禪宗反對捨棄現實感性生活扭曲自性去尋求超驗,而是強調“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壇經》),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超越意義,實現理想精神境界。禪宗公案中的“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法演語錄》卷下)就是提倡心靈溝通,要求會心體悟。禪宗要求以“飢則吃飯,困則打眠,寒則向火,熱則乘涼”(《密庵語錄》)中體會禪道,從“青青翠竹,鬱郁黃花”(《祖堂集》卷三)中發現禪意。禪宗要求從青山綠水中體察禪味,從人自身的行住坐臥日常生活中體驗禪悅,在流動無常的生命中體悟禪境,從而實現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

禪宗提倡內在超越,這種超越意識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呢?我們認為包括了超越對象、超越方法和超越結果幾個方面,這裡著重論述超越對象和超越結果。

為了追求解脫,成就佛道,禪宗設計了一套消解人們心靈深處的緊張、矛盾、障礙,超越二元對立的方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從自然中分裂出來的獨立實體,嚮往與自然同樣具有永恆性、無限性,嚮往與自然的同一是人類最深沉、最根本、最強烈的內在願望。生命現實與美好願望並非一致,生命短暫與時間永恆、生命個體與空間整體、生命主體與宇宙客體等一系列人類所面臨的矛盾,是禪宗的超越對象,超越目標。

人生短暫與宇宙永恆的矛盾最能激發人內在心靈的不安與痛苦。了脫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禪宗的最基本目的。禪宗以“無生”思想來泯滅生死界定,超越生死的時間界限。“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永嘉證道歌》)“無生”,指一切事物是無實體的、空的,由此也是無生滅變化的。這是要求轉變觀念,從生滅的現象中看到無生無滅的本質。生滅是短暫的,無生無滅是永恆的,從悠悠生死中了悟無生,就是在短暫中體認永恆,消除短暫與永恆的隔閡。

個體生命的認識和實踐等多方面的有限性與宇宙空間的無限性的矛盾,也是引人困惑不安的永恆性課題。禪宗通過無限擴張個體心靈的作用來擺脫個體生命的局限,進而消除有限與無限的矛盾。“心境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同上)這是說只要人的心境明淨透徹,就能周遍宇宙萬物,從而在內心實現泯滅內外的超越,使有限與無限在個體心靈中相即圓融。

由生命與萬物、主體與客體的矛盾而引發的物我、有無、是非、善惡、真妄、苦樂等一系列的差別對立,是又一使人產生煩惱、痛苦的根源。這也是禪宗大師們所著力尋求解決的一大問題。他們繼承道家的思想,通過直觀宇宙本體(道、無)來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他們宣揚“本來無一物”(《壇經》)、“本來無事”以消解矛盾,稱“體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既達本來無事,理宜喪己忘情,情忘即絕苦因,方度一切苦厄。”(《禪門師資承襲圖》)即一個人了悟萬物如夢如幻,一切皆空,做到忘卻情慾,超越自我,也就不存在生命與萬物、主體與客體的對立了。為此,他們特彆強調“無念”的重要性,“念”,指妄念,要求人們不被糾纏於種種差別的妄念所迷惑。

即心是佛

紫砂達摩像【延芫法師制】 紫砂達摩像【延芫法師制】

要之,達摩至惠能,其間二百五十年,本宗所舉揚之禪風獨樹一格,祖師語錄常引經據典,提示整體佛法,不墮於宗派之對立,可稱為禪宗之成立時期。南嶽、青原以至唐末五代,其間二百五十年,南宗禪一枝獨秀,于思想層面而言,摒除語言文字之葛藤,建立‘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之精神;於實際生活上,建立以僧堂為中心之禪院規制;於禪法之弘傳、演布方面,更以靈活生動之機法接引學人,以棒喝拂拳之機用宣揚宗風。久之,乃漸成五家之分立。此一時期,可稱為禪宗之發達時期。兩宋三百二十年,臨濟宗復衍出黃龍、楊岐二派,而成為我國禪宗之‘五家七宗’。其中,黃龍派後來由榮西傳至日本;楊岐派自楊岐方會後,陸續有五祖法演、圜悟克勤、大慧宗杲等大揚禪旨,蔚為禪之主流。又曹洞宗系統之宏智正覺與臨濟宗系統之大慧宗杲各倡默照禪、看話禪。於此一時期,諸教融合導致三教一致、教禪調合、禪淨雙修之傾向,本宗漸失其獨立性格,是為禪宗之守成時期。元明乃至清乾隆之世,其間四百五十年,為禪宗之衰頹期。其間雖有海雲印簡、萬松行秀、破庵祖先、無準師範等一代宗師相繼崛起,然就一宗之大勢而言,畢竟已呈儒道釋調合、教禪一致之定局。

近代禪宗大師首推虛雲和尚(1839~1958),於其百二十高壽中,一生弘法不懈,廣建叢林,竭力振興禪宗,維繫六祖以來之法脈;傳世著述有虛雲和尚法匯、虛雲和尚禪七開示錄等。

見性成佛

一花五葉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一花五葉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要之,本宗與其他諸宗之相異處,在於不立正依之經典,即使引用經典亦為一時之方便施設,最主要者莫過於依佛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為在不涉思惟計度之情形下,外加學問修證之功,以明取本心之故,乃有清規之創設。尊宿、大眾於一定之規矩下,定時起臥、打坐;尊宿為大眾開示諸佛列祖之機緣以提撕之。又閱讀經典雖非要務,然仍以楞伽、維摩、金剛般若、首楞嚴等諸經為眾經之核心。古來尊宿亦遺有語錄,成為後世禪徒習禪悟道之重要參考資料。

“現身成佛”與宗門“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之語大同,仍須斷惑,方能證真,方可了生脫死。若謂現生即已三惑[1]淨盡,二死[2]永亡,安住寂光,了無事事,則為邪說,為魔話。(復溫光熹居士書一)

[1] 三惑:即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2] 二死:即分短生死、變易生死。

摘自印光大師《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門派

少林寺 少林寺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剎”之譽;是中國漢傳佛教禪宗祖庭,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於少室山陰密林之中。故而得名。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孝義帝為佛陀禪師修建,敕就少室山為佛陀立寺。薩提達摩來此,於寺凝修壁觀,建立禪宗,歷代屢次重修。禪宗傳承以達摩為初祖,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於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1125年)題字,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慧可塑像。

匡教寺,位丁河北成安縣,禪宗二祖慧可說法之處,相傳達摩曾在此為二祖說法。

山谷寺,又稱乾元寺、三祖寺。位於二安徽潛山西北三十里的三祖山,禪宗三祖僧璨大師曾在此講經說法,寺廟有僧璨大師塔。

真覺寺,又稱東山寺,位於湖北黃梅東北二單的馮茂山上。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於此。

南華寺,位於廣東韶關南六十里處,原名寶林寺。禪宗六祖慧能開法於此。寺內有六祖肉身塔,供於六祖殿內。

禪和老莊

胡適曾說:“中國禪並不來自於印度的瑜珈或禪那,相反的,卻是對瑜珈或禪那的一種革命 。”

鈴木大拙曾說:“像今天我們所謂的禪,在印度是沒有的。”他認為中國人把禪解作頓悟,是一種創見,也足證中國人不願囫圇吞棗似的吸收印度佛學,他說:“中國人的那種富有實踐精神的想像力,創造了禪,使他們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

禪宗的形成最早是受到大乘佛學的推動,由於大乘佛學的推動使老莊的透徹見解,以禪的方式上獲得了復興和發展 。

Thomas Merton 曾說:“唐代的禪師才是真正繼承了莊子思想影響的人。” 可以說,禪師們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莊的見地一致的,道德經的第一、二兩章便說出了禪的形而上基礎 。

至於禪和莊子的關係,鈴木大拙分析得非常清楚,他說:“禪師的最明顯的特質是在於強調內心的自證。這種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是如出一轍的。” “坐忘”兩字的原意,可以說是坐於忘,或沉入於忘的境界。這個忘的範圍很廣,包括了忘己和忘物。下面是莊子描寫有關坐忘的故事:有一次,顏回告訴孔子說他的功夫大有進步,已忘了仁義,孔子認為他還不夠深刻。過了幾天,他告訴孔子說他已忘了禮樂,孔子仍然沒有加以讚許。再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告訴孔子說他已“坐忘”了。這境界連孔子也有所不知,反問顏回,顏回解釋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

“心齋”見於莊子人間世中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據說顏回有一次要到衛國去遊說,孔子澆了他一盆冷水,認為他還沒有做到純一不亂的境界,如果貿然去諫,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於是顏回便向孔子請教方法,孔子告訴他要“心齋”說:“一若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心 。”

“朝徹”是道家修練的一種境界,莊子曾描寫過一段有關朝徹的故事。有一次,有人問女偊,為什麼他年紀那么大了,但容貌還是嫩得像小孩一樣,女偊告訴他這是得了道的功效。那人又問女偊:他是否可以學道呢?女偊坦白的說他不是學道的材料;接著便把自己教學生卜梁倚的經過告訴他說:“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

我們不能否認禪師們都是佛家,但他們對於老莊思想的偏愛,卻影響了他們在佛學中選取了那些和老莊相似的旨趣,而作特殊的發展 。

釋尊迦葉

河南少林寺 河南少林寺

本宗傳承,中國以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微笑為其濫觴。蓋此說雖無史實根據,然為強調六祖以來之禪‘以心傳心’、‘教外別傳’,故特重此迦葉付法相承之說。迦葉以後,經阿難、商那和修、優婆鞠多、提多迦、彌遮迦、婆須蜜、佛陀難提、伏馱蜜多、婆栗濕婆、富那夜奢、阿那菩提、迦毗摩羅、那伽閼剌樹那、迦那提婆、羅侯羅多、僧伽難提、伽耶舍多、鳩摩羅多、闍夜多、婆須槃頭、摩拏羅、鶴勒那、師子菩提、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羅,至菩提達摩,凡二十八人,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於梁武帝普通年間(520~527)自南天竺抵建業(今南京),傳本宗入我國,故亦為我國禪宗初祖。

達摩慧可

德化窯白釉達摩像 德化窯白釉達摩像

達摩初來中國,謁梁武帝,然 不契機,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稱壁觀婆羅門,神光(慧可)立雪斷臂,志求佛法,終得達摩所傳心印,為中國禪宗第二祖。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本宗漸盛。道信之下有弘忍、法融二傑。法融之下有智儼、慧方、法持等,此法系以住於金陵牛頭山之故,世稱牛頭禪;以‘欲得心淨,無心用功’為其要旨。五祖弘忍住蘄州(湖北)黃梅山,闡揚金剛般若經奧旨,門下俊秀輩出,有玉泉神秀、大鑒惠能、嵩山慧安、蒙山道明、資州智侁等。

禪之意義

方雲禪畫  入門便悉彌勒笑 方雲禪畫 入門便悉彌勒笑

蓋‘禪’起源於印度,其原意即指靜坐斂心、正思審慮,以達定慧均等之狀態。於釋尊之前,印度即有以生天為坐禪目的之思想;至釋尊時,始展開遠離苦樂兩邊,以達中道涅槃為目的之禪。印度佛教之禪觀思想乃漸次發達,並產生無數之禪經。隨佛典之傳譯,自漢末,禪法已傳入中國,惟最初均為小乘系統之禪觀思想。東晉鳩摩羅什以後,介紹各種禪法,尤以念佛法門為要。至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出四卷楞伽經,列舉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等四種禪之說,乃激發當時講究禪法者另闢途徑,如後世所說之五類禪,即是依於楞伽經四種禪之說而來;又肇啟中國禪宗之菩提達磨,雖即禪經(二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中之達磨多羅禪師,然其所傳之如來自性清淨禪即是基於楞伽經所說者。此外,慧可、僧璨均被稱為楞伽師,道信、弘忍更受大乘起信論影響,提倡一行三昧之說,至六祖惠能方以金剛般若經為正宗;蓋彼時楞伽經已偏重文句疏解,不免名相支離之故。至中唐以後,盛行拳拳棒喝之機法,禪之意義擴大,不必靜坐斂心才是禪,即搬柴運水、吃飯穿衣等平常動作亦可稱之為禪。

神秀 惠能

五祖之門人中,以神秀為第一上首,稱‘秀上座’。五祖示寂後,神秀於北方振錫,故亦稱‘北秀’,門下俊秀輩出,被尊為北宗禪之祖。北宗以長安、洛陽為中心,法運昌隆約一百年,主張以篤踐實履之精神修行禪法。神秀之下有嵩山普寂、京兆義福等,傳四、五世即告斷絕。此外,嵩山慧安開出‘老安禪’,資州智侁開出‘南侁禪’。大鑒惠能因一偈受五祖印可、傳衣缽,繼為第六祖。其後避難南方,住韶陽(廣東)曹溪,大振禪風,是為南禪宗之祖。以南、北二宗宗風之異,遂有‘南頓北漸’之說。惠能之嗣法弟子有四十餘人,以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南陽慧忠、永嘉玄覺、荷澤神會為著名。其中,菏澤神會開出‘菏澤宗’,極力提倡頓悟法門,而以‘一念不起’為‘坐’,‘了見本性’為‘禪’。

懷讓馬祖

南嶽懷讓從六祖蒙受心印,住般若寺,接化達三十年,嗣法弟子有九人,以馬祖道一居首座。馬祖於江西龔公山舉揚禪法,機鋒峻烈,開喝棒豎拂之禪風,世稱‘洪州宗’。主張起心動念、揚眉瞬目等日常身心活動皆為佛性,而有‘見性是佛’、‘性在作用’之說。馬祖門下百餘人,以百丈懷海、南泉普願、西堂智藏、大梅法常、章敬懷暉、大珠慧海為著。

懷海希運

自懷海於百丈山創建禪剎、訂立清規之後,禪宗始脫離禪僧寄住律寺之制。百丈之下有黃檗希運、溈山靈祐等,希運之下有臨濟義玄。義玄設立三玄三要、四料簡等接化徒眾,機鋒峻嚴,門徒眾多,蔚成臨濟宗,此時已是晚唐。及至宋代,又自臨濟義玄,經興化存獎、南院慧顒、風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陽善沼,七傳至石霜楚圓,門下黃龍慧南、楊岐方會復各衍出黃龍、楊岐二派,而與曹洞、雲門等宗並立。溈山靈祐獨棲潭州(湖南),參學者多達一千五百人,門下以仰山慧寂為最著名,此系即稱溈仰宗。

行思希遷

江蘇南京清涼寺 江蘇南京清涼寺

青原行思之下有石頭希遷,撰‘參同契’,與馬祖並稱當世二大龍象,門下有藥山惟儼、丹霞天然、天皇道悟。藥山一系出雲岩曇晟、洞山良價、雲居道膺、曹山本寂等,遂成曹洞宗。天皇道悟三傳至雪峰義存,振錫於福州雪峰山,法嗣五十餘人,其中,雲門文偃發揮獨妙之宗致,形成雲門宗;另有玄沙師備,下傳羅漢桂琛、法眼文益。文益住金陵清涼寺,開法眼宗,此系統有天台德韶、永明延壽、永安道原等高僧輩出。其中,德韶被稱智顗再來;延壽撰有宗鏡錄,重視教學;道原著景德傳燈錄,明示達磨禪之系譜。

禪宗法脈源流

曹洞正宗法脈源流

禪宗法脈傳人 禪宗法脈傳人

昔日,世尊 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故,摩訶迦葉尊者是為禪宗初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文佛

西天二十八祖

初祖摩訶迦葉尊者

二祖阿難陀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摩尊者

四祖優婆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彌遮迦尊者

七祖婆頁密多尊者

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

十祖脅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祖馬鳴大士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

十四祖龍樹尊者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祖羅睺羅尊者

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

十八祖迦耶舍多尊者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二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二二祖摩孥拿尊者

二三祖鶴勒那尊者

二四祖師子尊者

二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二八祖菩提達摩尊者

東土中華初祖菩提達摩大師

二祖慧可大師

三祖僧璨大師

四祖道信大師

五祖弘忍大師

六祖惠能大師

七世青原行思大師

八世石頭希遷大師

九世藥山惟儼大師

十世雲岩曇晟大師

十一世洞山良價大師

曹洞宗派

曹洞第一代良價祖師

二世雲居道膺大師

三世同安道丕大師

四世同安觀志大師

五世梁山緣觀大師

六世大陽警玄大師

七世投子義青大師

八世芙蓉道楷大師

九世淨因自覺 大師

十世青州希辯大師

十一世大明僧寶大師

十二世玉山師體大師

十三世雪岩慧滿大師

十四世萬松行秀大師

十五世雪庭福裕大師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續派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第十五世第一代福裕祖師

十六世 二代靈隱文泰大師

十七世 三代還源福遇大師

十八世 四代淳拙文才大師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嚴大師

二十世 六代凝然了改大師

二一世 七代俱空契斌大師

二二世 八代無方可從大師

二三世 九代月舟文載大師

二四世 十代小山宗書大師

二五世 十一代幻休常潤大師

二六世 十二代無言正道大師

二七世 十三代心悅慧喜大師

二八世 十四代彼岸海寬 大師

二九世 十五代通強大師

(以上為少林寺住持和尚傳燈時期)

(以下為少林寺宗門法嗣傳燈時期)

三十世十六代行海大師

三一世 十七代超福大師

三二世 十八代同梅大師

三三世 十九代玄興大師

三四世 二十代祖輕大師

三五世 二一代清耀大師

三六世 二二代淨魁大師

三七世 二三代真禮大師

三八世 二四代如阜大師

三九世 二五代海珠大師

四十世 二六代湛恆大師

四一世 二七代寂盤大師

四二世 二八代淳智大師

四三世 二九代釋貞緒大師

四四世 三十代釋素喜大師(原少林寺首座、名譽方丈)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釋德禪大師(原少林寺名譽方丈)、釋德政禪師(中嶽嵩山少室寺開山僧)、釋德相、釋德揚禪師、釋德建禪師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釋德禪大師下傳四六世 三二代行正禪師(原少林寺方丈) 行慈禪師

四六世 三二代行正禪師下傳四十七世 三十三代永信大和尚(現少林寺方丈)、永國法師(南少林寺住持)、永悟禪師(魚山梵唄寺住持)

三十三代永信大和尚下傳四八世 三四代延佛法師(嵩山法王寺方丈)、延心法師、延芫法師、延飛法師、延印法師。

唐代禪宗

浙江寧波天童寺 浙江寧波天童寺

除上舉各宗派外,據圭峰宗密之禪源諸詮集都序所載,唐代之禪宗教派共有洪州、荷澤、北秀、南侁、牛頭、石頭、保唐、宣什(念佛門禪)、惠稠、求那、天台等諸派;宗密之圓覺經疏抄又舉出北宗禪、智侁禪、老安禪、南嶽禪、牛頭禪、南山念佛門禪、荷澤禪等七宗;宗密之拾遺門又另作分類,計有牛頭宗、北宗、南宗、荷澤宗、洪州宗等五家。宗密所謂之‘五家’、‘七宗’自不同於後代禪宗所稱之五家七宗,此因宗密所處之時代,及其自身屬於荷澤宗,故所見禪宗教派亦不同於後世之禪宗史料。

日本禪宗

日本禪宗之流傳,始於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之入唐求法。

天平八年(732),我國之道璇東渡日本,弘傳北宗禪;嵯峨天皇在位時,派遣專使招請義空赴日弘傳南宗禪,開日本禪宗之風。

文治三年(1187),明庵榮西來宋,師事虛庵懷敞,將黃龍一脈之法傳入日本,開日本臨濟宗之端。貞應二年(1223),永平道元來宋,得天童如淨之印可返日,為日本曹洞宗之祖。其門下之徹通義價、寒岩義尹嘗兩度來宋,歸國後大弘法道,其後別開寒岩派(亦稱法皇派)。

嘉禎元年(1235),圓爾辨圓來宋,至徑山參謁無準師範,得傳心印,歸國後於京都創建東福寺,弘法布化。

寬元四年(1246),我國之蘭溪道隆東渡日本,為建長寺初祖,關東禪風因之大振。

文永四年(1267),南浦紹明來宋,得虛堂智愚之法而歸。文永六年,我國之大休正念赴日,住建長、圓覺等寺,頗受朝野之歸崇。其後我國又有一山一寧、西澗子曇、東里弘會、遠溪祖雄、靈山道隱等諸師相繼東赴日本弘傳大法,各揭禪風,大振法道,蔚成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之盛況,包括千光派(榮西)、道元派(道元)、聖一派(圓爾)、法燈派(覺心)、大覺派(道隆)、兀庵派(普寧)、大休派(正念)、法海派(靜照)、無學派(祖元)、一山派(一山一寧)、大應派(南浦紹明)、西澗派(西澗子曇)、鏡堂派(鏡堂覺圓)、佛慧派(靈山道隱)、東明派(東明慧日)、清拙派(清拙正澄)、明極派(明極楚俊)、愚中派(愚中周及)、竺仙派(竺仙梵仙)、別傳派(別傳明胤)、古先派(古先印元)、大拙派(大拙祖能)、中岩派(中岩圓月)、東陵派(東陵永璵)。其中,除道元、東明、東陵三流屬曹洞禪,其餘二十一流均屬臨濟禪。又二十一流中,榮西一派(千光派)傳承黃龍之法脈,其他皆繼燃楊岐之法燈。

另於承應三年(1654),我國之隱元隆琦亦東渡日本,開黃檗一宗,迄今猶與臨濟、曹洞成鼎足之勢。

韓國禪宗

韓國禪宗素有‘九山禪門’之稱,其開宗立派者大多於唐代時來華習禪,歸國後大演教化,久之門庭繁茂,蔚成宗派。此九派之成立如下:

(一)新羅善德王時(我國唐太宗時),法朗來唐,師事四祖道信,遂傳其法于海東。惠恭王之時,神行來唐,參謁志空,得證心印,返國後于丹城斷俗寺弘傳北宗禪;神行之下,經遵范、惠隱,至智侁之時,受景文王之皈依,開創曦陽山派。

(二)宣德王五年(784),雞林道義來唐,受傳於馬祖門下之西堂智藏及百丈懷海,習南頓之旨,在唐三十七年,歸國後傳法弘化,門下頗盛,立迦智山派。

(三)與道義同時遊學於唐之洪陟,嗣法西堂,歸國後棲止南嶽,於興德王三年(828)創建實相寺,大振宗風,門下多達千餘人,是為實相山派。

(四)與道義同時期來唐者另有真鑒慧沼,受馬祖門下之滄州神鑒印可,歸國後創建雙溪寺;神武王元年(839),寂忍惠哲亦來唐習西堂之法,返國後於武州桐里山大安寺弘法度眾。慧沼、惠哲所傳之法系即稱桐里山派。

(五)文聖王七年(845),無染亦來唐得寶徹之心印,歸國後大弘禪法,得憲安王、景文王之皈依,創立聖住山派。

(六)興德王六年,通曉梵日亦來唐,從馬祖之門人鹽官齊安習禪,得其印可,返國後於天台山中開闍崛山派。梵日之門人朗空亦來唐,參學於青原行思系統下之石霜慶諸座下,歸國後住於南山實際寺闡揚禪旨;此乃青原之法統最早傳至韓國者。

(七)雙峰道允來唐,受傳於馬祖之門人南泉普願,得其心法,與梵日同年歸國弘化;其後道允之門人澄觀折中亦來唐,參謁普願,歸國後住師子山興寧禪院。道允與折中之法統即稱為師子山派。

(八)景文王之時,了悟順之來唐,參學於仰山慧寂座下,歸國後住於瑞雲寺弘布禪法;憲德王十六年(824),圓鑒玄昱來唐,就章敬懷暉受馬祖之禪,歸國後備受閔哀、神武、文聖、憲安四王之禮遇,其法嗣審希創立鳳林寺,開鳳林山一派。

(九)於新羅朝末期,慶猷、迥微相繼來唐,得雲居道膺之心要,歸國後大力弘布,此即曹洞禪初傳於海東者。至高麗朝,更有利嚴、麗嚴、慶甫、兢讓、璨幽等諸師繼之宣演玄旨。其中,利嚴曾來唐依止於道膺座下,得其心傳,歸國後太祖以師禮事之,後于海洲構建須彌山廣照寺,是為須彌山派之始。以上九山總稱曹溪宗。由於太祖之崇佛,及其後之定宗、光宗、文宗、宣宗、神宗等之相繼護持,禪宗遂得隆盛一時;然至忠烈王以後,國勢漸弱,禪風亦隨之衰頹不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