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學論流派

美國教學論流派

《美國教學論流派》,作者鍾啟泉 黃志成 ,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美國現代教學論流派紛呈,既有分流意義上的教學論流派,如發現教學理論和非指導性教學理論,也有分支意義上的教學論流派,如施瓦布、奧蘇貝爾和布盧姆等人的教學理論。

基本信息

簡介

封面封面

美國現代教學論流派紛呈,既有分流意義上的教學論流派,如發現教學理論和非指導性教學理論,也有分支意義上的教學論流派,如施瓦布、奧蘇貝爾和布盧姆等人的教學理論。為創生中國教學論流派,我們可以從美國教學論流派的形成歷史中獲得借鑑:把握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動向,關注中國大地上的教學實踐,是創生中國教學論流派的社會基礎和實踐基礎;敬業、求實、創新、誠實和勇氣,是教學論研究者創生中國教學論流派的精神憑藉。

摘要

教學指導思想是美國史教學和改革中首先碰到的問題。它主要涉及這樣三個問題:

第一,堅持美國歷史教學的系統性和針對性的統一。可以說,它也是歷史研究中博與約關係在教學中的反映。美國史教學的系統性,首先表現為完整地闡述美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通過系統講授從公元1492年前開始的早期美國,到1776年美國獨立以來的近代美國和1898年美西戰爭以來迄今的現代美國的歷史發展基本線索及其規律,包括按歷史發展順序分析各個時期和領域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這種系統性講授對於本科生的基礎課,選修課教學都很重要。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全面地、歷史地認識和分析紛繁的歷史現象。目前的美國史教學,正如楊生茂教授所說:“普遍存在的問題還不是太博,而是太約,巨觀研究不夠。博覽才能精思。我們應當大力開拓知識面。”一些學生包括研究生不注意基礎知識的系統學習,學習課題過細過窄,形成學習一門課程是“為考上研究生而奮鬥”或“為通過學位論文而奮鬥”。結果往往由於基礎知識面過窄而“先天不足”,需要“後天補課”。還有一些教師在基礎課教學中不是揚長補短,而是過於偏愛某些課題,造成教學系統性差,從而影響學生掌握寬厚的基礎知識。

美國史教學的系統性,其次表現為體現美國歷史發展的多層性。美國通史的教學不能成為單純的階級鬥爭史或國內政治鬥爭和對外關係史。不能偏重於革命史、工人運動史、黑人運動史、美國對外侵略史的講授,而忽視對美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美國社會思潮和文化生活、美國政治制度等各個方面的演變的闡述和分析,從而不能全面地揭示美國社會歷史的發展變化及其規律性的反映。事實上,推動美國歷史發展的,不僅有兩次革命和人民運動的重要作用,而且有近代,現代史上幾次改良運動的推動作用,不僅有勞動人民的主導作用,而且有資產階級及其代表人物的能動作用,不僅有生產關係重大變革的突變性作用,也有生產關係局部調整的漸變性作用,還有生產力包括科學技術本身不斷發展的獨特作用,不僅有美利堅民族的主體民族的偉大作用,也有非主體民族印第安人(早期是美洲的主體民族)、黑人和包括華人在內的亞裔民族的歷史貢獻。這種多層性的歷史教學,有助於反映美國歷史發展的本來面貌。

在堅持美國歷史教學系統性的同時,還要注意美國歷史教學的針對性,即針對不同類型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以及不同學員的思想進行教學,以期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我講授美國史的課程中,大體上區別四種不同情況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