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阿絲蟲病

羅阿絲蟲病

羅阿絲蟲病(loaiasis)是由羅阿絲蟲引起的一種結締組織絲蟲病。主要臨床特徵為皮下結締組織的遊走性腫塊以及絲蟲性結膜炎、關節疼痛等

基本信息


疾病名稱

羅阿絲蟲病

疾病概述

羅阿羅阿絲蟲簡稱羅阿絲蟲,引起羅阿絲蟲病,亦稱為遊走性腫塊或卡拉巴絲蟲性腫塊。成蟲寄生在人體的皮下組織,常周期性地在眼結膜下爬動。中間宿主:斑虻。
致病作用:羅阿絲蟲的致病階段主要是成蟲。由於蟲體移行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皮下結締組織的炎症反應,可致遊走性腫塊或腫脹,蟲體離去,腫塊隨之消失,此表現最常發生在腕部和踝部,患者有皮膚瘙癢和蟻走感症狀。成蟲可從皮下爬出體外,也可侵入胃、腎、膀胱等器官,患者可出現蛋白尿。成蟲也常侵犯眼球前房,並在結膜下移行或橫過鼻樑,引起嚴重的眼結膜炎,亦可導致球結膜肉芽腫、眼瞼水腫及眼球突出,患者常表現出眼部奇癢。
本病診斷要點:患者有在流行區生活的歷史,如來自或到過非洲的人群;典型的眼部奇癢、遊走性皮下腫塊伴有皮膚瘙癢等症狀;球結膜下或皮下可見到蟲體蠕動;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在血中或骨髓液中檢出微絲蚴、眼部或皮下包塊活檢出成蟲是確診本病的依據。
治療藥物:海群生和呋喃嘧酮。伊維菌素和甲苯咪唑均可清除血中微絲蚴,但對成蟲無作用。在皮膚上塗驅避劑(如鄰苯二甲酸二甲脂)可防傳播媒介斑虻叮刺,以免羅阿絲蟲的感染。

疾病分類

感染科

疾病描述

羅阿絲蟲病是由羅阿羅阿絲蟲寄生於人體皮下組織所引起的寄生蟲病。傳統媒介為斑虻。主要臨床特徵為全身各部分的遊走性腫脹,表現為暫時性皮下腫塊,偶爾成蟲可移行至結膜下,故又稱眼絲蟲病。

症狀體徵

多數病人除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外,並無其他臨床症狀。主要臨床為反覆發作的皮膚腫脹,稱為“卡拉巴腫,是由於成蟲移行於皮下結締組織,短暫停留某處時,其代謝產物刺激局部產不劇烈炎症反應所致。劇痛腫塊有搔癢感,多見於腕部和踝部,出師呈紅色,直徑2—3cm,漸擴大至10—20cm,持續數日至數周,蟲體離去腫塊消失。成蟲亦可侵入其他臟器,當侵犯眼球前房時,常從結膜下移行,引起嚴重的結膜炎。侵犯心臟時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此外,尚可引起腦病,末梢神經炎和關節衍等。

疾病病因

1、傳染源 病人為惟一傳染源。雖非常猿猴可感染羅阿絲蟲另一種夜現周期型生理株,但它不能感染人體。
2、傳播途徑 傳播媒介為斑虻屬,主要為分斑虻和靜斑虻,俗稱馬蠅或紅蠅。有人報告非洲曼蚊也可能為重要傳播媒介。
3、易感人群 人對羅阿絲蟲普遍易感。流行區因反覆被傳播性斑虻叮咬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獲得性免疫里。

診斷檢查

凡有流行區生活史、皮膚遊走性腫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者應懷疑本病。血中發現微絲蚴,或言八結膜下、皮膚重塊活檢組織中找到成蟲即可確診。

治療方案

乙胺嗪對微絲蚴和成蟲均有效,成人劑量為200mg,3次/ d,連服20d必須注意,若外周微絲蚴密度大,乙胺嗪殺死大量微絲蚴時,阻塞大腦毛細血管時,可出現腦膜腦炎綜合徵,嚴重者可引起死亡。

疾病預防

流行區普查普治以控制傳染源。消滅斑虻孽生地,使用殺蟲劑殺滅斑虻蚴蟲。進入流行區應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斑虻叮咬史,塗用昆蟲驅蟲劑等。藥物預防可選乙胺嗪每天5mg/kg連服3d,每月用藥一個療程。

安全提示

1、在絲蟲病流行區,有將乙胺嗪摻拌入食鹽中,製成藥鹽全民食用以殺死血液中微絲蚴,防治效果迅速可靠,為消滅絲蟲病傳染源的較好措施。乙胺嗪可殺滅微絲蚴,但應注意過敏反應,對成蟲無效。
2、在重度羅阿絲蟲感染者採用乙胺嗪治療後可發生腦病和視網膜出血等。預先給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減少副作用。
3、對有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急性傳染病應暫緩治療。對兒童有蛔蟲感染者應先驅蛔蟲。
4、孕婦、哺乳期婦女應暫緩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