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語文

“綠色語文”由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有者趙謙翔老師提出的語文教育理論.趙老師主張:“綠色語文”的真諦。

綠色語文

涵義

語文的所謂“純天然”是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學科屬性。語文的“可持續發展”是指不僅“為高考”學語文,更是“為人生”學語文。

分類

綠色作文
綠色文言
綠色詩歌
綠色閱讀
綠色語言

母語的悲哀-趙謙翔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可捫心自問,深受母語養育之恩的我們,還有幾個配做她問心無愧的孝子?悲哉,母語! 從國小開始,學子們就移情別戀:愛外語遠遠勝過愛母語。多姿多彩的方塊字,被塗抹得七扭八歪,單調簡易的外文字母,卻寫得流暢瀟灑;抑揚頓挫的漢語詩文被讀得含混不清,“OK”、“拜拜”的洋腔洋調卻說得有滋有味。
屈原、魯迅的經典不過是語文課堂上的流星,稍縱即逝,英語、日語的補習班從課內到課外,方興未艾。幸虧還有中考、高考那不菲的分數在誘惑,否則母語早被丟棄在愛情遺忘的角落。——聞道“外語”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漢語”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從國小開始,學母語就淺嘗輒止:讀詩文一目十行,從不含英華;寫文章信筆塗鴉,何嘗咬文嚼字!於是,學《論語》只是背誦默寫,學《莊子》只是完成作業,學李白只是尋章摘句,學蘇軾只是文白對譯。到頭來,自以為母語輕車熟路的我們,漢語之皮未得而文化之毛已棄,工具之櫝未買而人文之珠亦丟!

綠色教法

“綠色語文”就是培養
“親情”的語文,這“親情”
就是對中華民族的母語一往情深、地久天長的鐘情。
“綠色語文”就是培養
“愛心”的語文,這“愛心”
就是愛自己、愛他人、愛祖國、愛人類、愛自然的博愛之心。
“綠色語文”就是培養
“良習”的語文,這“良習”
就是“含英咀華”地讀,“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咬文嚼字”地寫,“語不驚人死不休”。
“綠色語文”就是挑戰“題海戰術”的語文:灰色語文安於考試、批卷、上分、排榜的題海戰術,甘做“化神奇為腐朽”的語文考試匠;綠色語文與學生們在快樂的讀寫中詩意地生存,爭做“化腐朽為神奇”的語文自由人。
教學改革務必從“心”做起。如果是“違心”地教改,而不是“真心”地教改;是“私心”地教改,而不是“公心”地教改;是“粗心”地教改,而不是“細心”地教改;是“躁心”地教改,而不是“潛心”地教改。改來改去,不是一場嘻嘻哈哈的鬧劇,就是一場戚戚慘慘的悲劇。

新理念不要盲從

新理念,要理解不要盲從
強調“人文”,切不可忽略了語言
和章法;強調“主體”,切不可忽略
了“主導”,放棄了點撥;強調集體
討論,切不可忽略了個人思考;強
調“啟發”,切不可忽略了“精講”或
“暢講”(葉聖陶語)。否則就會因
一種傾向而掩蓋了另一種傾向。
比如課堂討論放得很開,很活,
卻收的不力或不當。再比如課堂討
論前提出多個問題,卻只給了“三
分鐘”時間,顯然流於形式。要么就
減少思考題的數量,要么就增加思
考的時間。總之,思考與討論都要
落到實處,而不能成為一種展示新
理念的“擺設”。

三個境界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此第一境界——堅守語文陣地。
“平生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此第二境界——痴迷漢語文學。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此第三境界——享受語文詩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