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波動學說

經濟波動學說

經濟波動學說呈現兩種狀態,其中擴張狀態是指經濟成長速度呈現上升趨勢,收縮狀態是指經濟成長速度呈現停滯或降低趨勢

概述

經濟波動學說:是考察和解釋經濟成長中擴張與收縮的交替變動過程的學說。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擴張狀態是指經濟成長速度呈現上升趨勢,收縮狀態是指經濟成長速度呈現停滯或降低趨勢。兩者的交替變動通過國民生產總值工業生產指數#就業和收入等綜合經濟活動指標的波動顯示出來,一般把包括危機、復甦、高漲和衰退四個緊密銜接的階段的經濟活動看作一個經濟周期

波動的原因

匈牙利經濟學家科爾奈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波動的原因在於經濟過熱傾向和短缺;南斯拉夫經濟學家巴伊特則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波動發生的原因在於投資的正負效應。國內許多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從1949-1987年已發生了七次經濟波動。經濟周期可以根據持續時間的長短加以分類。

波動的周期

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把經濟周期分為大、中、短三種類型。長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持續時間為50-60年;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持續時間為9-10年;短周期即基欽周期,持續時間為40個月。理論界對經濟周期的形成原因有不同看法。

引發的根源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發生經濟周期的根源。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許多理論來解釋經濟波動現象。主要包括:以貨幣數量的增減為唯一原因的純貨幣理論;以生產資料的生產過多為根源的投資過度理論;以消費不足為原因的消費不足理論;以心理預期的變化為導因的心理理論;以創新浪潮的影響為依據的創新理論;以及由太陽黑子的周期性活動引起經濟周期的太陽黑子理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