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漢字]

結[漢字]

結,jie,從糸(mi)從吉。 糸,表示與線絲有關;吉,將兵器安放在兵器架上,不用,以減少戰爭,使人民沒有危難,為吉。 本義:用線、繩、草等條狀物、將兵器束或編織起來。 結,用繩、線、皮條等綰成的疙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jiéjiē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簡體部首:

字型結構:左右

部外筆畫:6

總筆畫:9

繁體部首:糸

五筆86&98:XFKG

倉頡:VMGR

鄭碼:ZBJ

筆順編號:551121251

四角號碼:2416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ED3

字形構造

漢字首尾分解: 糹吉

漢字部件分解: 糹士口

筆順編號: 551121251

筆順讀寫: 折折橫橫豎橫豎折橫

基本字義

結 jié

〈動〉

植物生長果實 [bear fruit]。如:結瓜;開花結果

詞性變化

結 jiē

〈形〉
(1) 堅硬;牢固 [solid]。如:地很結
(2) 健壯 [stout]。如:結實

詳細釋義

〈名〉

(1) 用繩、線、皮條等綰成的疙瘩 [knot]。如:解結;蝴蝶結;裝飾結。

結

(2) 舊時向官府承擔責任或承認了結的書面的字據 [written quarantee]。如:保結;具結;印結;甘結;結狀(舊時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證明、擔保或了結的文書)(3) 關鍵 [key]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管子》

(4) 被聯結的狀態 [junction]。如:生長結;p-n結。

(5) 通“髻”。總發,挽發而結之於頂 [wispy bun;hair worn in a bun or coil]

激楚之結,獨秀先些。——《楚辭·招魂》

程鄭山東遷虜也,亦治鑄,賈魋結民,富埒卓氏。——《漢書·貨殖傳》

兩人皆胡服椎結。——《漢書·李陵傳》

〈形〉

(1) 比喻心情煩悶,心裡有結 [pent-up]

意有所鬱結。——司馬遷《報任安書》

(2) 牢固 [solid;firm]

今疾已結,促去可得與家相見,五日卒。——陳壽《三國志》

(3) 另見 jiē

漢語字典

[①][jié]

[《廣韻》古屑切,入屑,見。]

(1)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

(2)指結成之物。

(3)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

(4)系;扎縛。

(5)連線。

(6)聯結;結合。

(7)聚合;凝聚。

(8)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

(9)建造;構築。

吾友章君三益樂之,新結庵廬其間。——明·宋濂《看松庵記》

(10)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

(11)屈曲;盤旋。

(12)結束;終了。

(13)判決;治罪。

(14)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

(15)揪住,扭住。

(16)姓。金有結什角。見《金史》本傳。

[②][jiē]

見“結1巴”、“結1實”。

[③][jì]

[《集韻》吉詣切,去霽,見。]

“結3”的繁體字。通“髻1”。

髮髻。

音韻參考

[上古音]:質部見母,kye

[平水韻]:入聲九屑

[粵 語]:git3[閩南語]:kat4,kiat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又《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注》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注》結,締結之結也。
又《博雅》曲也。
又《玉篇》要也。
又《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注》師古曰:結,讀曰系。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注》師古曰:結,讀曰髻。

拼音是jie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