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碣 jié
【釋義】石碑:墓碣|殘碑斷碣。
更多信息
碣
刻石中的一類形制。《後漢書·竇憲傳》註:“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如今存之石鼓文,鐫刻於鼓形圓石上,內容為歌詠秦國君主遊獵之事,故也稱“獵碣”。
漢代以前的刻石沒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獨立的自然石塊上,後人將刻有文字的獨立天然石塊稱作“碣”,石鼓文即是一件獵碣。
碣 <形>
山高聳的;高大的
碣以崇山。――《漢書·揚雄傳》
碣 <名>
高大的岩石
碣,特立之石也。東海有碣石山。――《說文》
夾右碣石。――《書·禹貢》。傳:“海畔山。”
圓頂的石碑
封禪丘兮建隆碣。――《後漢書·竇憲傳》
又如:碣子(墓碣);碣文(鐫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殘碑斷碣
碣石的省稱
東臨碣石。――曹操《觀滄海》
碣jié
⒈圓頂的碑石:斷~。
⒉碣yà 1.見"碣磍"。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石曷
漢字部件分解: 石日匃
筆順讀寫: 橫撇豎折橫豎折橫橫撇折撇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