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鳥上體紫栗褐色,頭頂較暗,呈暗栗褐色,背紫栗色。腿和尾上覆羽暗栗褐色。尾羽和飛羽黑褐色.翅上小覆羽暗栗色,中覆羽和大覆羽橄欖灰黃色,初級覆羽黑褐色,羽端白色;頰和頸側紫栗色。下體土黃色,自頦經前頸到胸部中央有一暗色縱紋,喉側、頸側淺土黃白色,胸側有黑褐色斑點。尾下覆羽白色,翅下覆羽淡黃白色,腋羽灰白色。雌鳥上體深栗色,背和兩翅具顯著的白色斑。下體綴有褐色縱紋。
幼鳥似雌鳥,但體色更褐,上體白斑和下體褐色縱紋均較雌鳥顯著。
虹膜黃色,嘴、眼先和嘴基也為黃色,嘴峰黑褐色,脛下部、跗跖和趾黃綠色。
紫背葦鳽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127一150克,雌性123一160克;體長雄性292—365毫米,雌性310—375毫米,嘴峰雄性43—50毫米,雌性42—51毫米;翅雄性140—153毫米,雌性130—152毫米;尾雄性40—49毫米,雌性37—5l毫米;跗跖45—50毫米,雌性42一48毫米。
棲息環境
棲息於開闊平原草地上富有岸邊植物的河流、乾濕草地、水塘和沼澤地上,也見於山區村屯附近的水稻田、水渠及其他水體邊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中國為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西藏、山東、河南、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夏候鳥;雲南、廣西為夏候鳥、旅鳥;台灣為旅鳥;海南島為偶見。
生活習性
紫背葦鳽棲息於開闊平原草地上富有岸邊植物的河流、乾濕草地、水塘和沼澤地上,也見於山區村屯附近的水稻田、水渠及其他水體邊上。常單只活動,偶爾也見成對和成小群。通常在晨昏活動,但休息時多隱藏在在蘆葦叢或灌叢中。性較孤寂而謹慎,常默默的、毫無聲響的活動在蘆葦沼澤地上或水域岸邊。除繁殖交配期問的晚上常發出一種奇特的近似“GUP—gup—gup一”的鳴叫聲外,活動時一般不鳴叫。但是當被從隱蔽的蘆葦叢驚出起飛時,也常發出一種粗獷而低沉的叫聲。飛翔時兩翅鼓動緩慢、飛行速度低,常貼水而或蘆葦上面飛行。通常飛不多遠又游入蘆葦叢或草叢中。受傷後也能在地上大步奔跑,危急時也能用嘴進行自衛。在茂密的蘆葦叢中也能快進行走。有時甚至進入城市公園或住宅庭院內,停落在樹的低枝上。
紫背葦鳽主要以小魚、蝦、蛙、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通常黃昏和清晨在湖泊、河流和水塘邊的蘆葦叢及沼澤草地上覓食。
生育繁殖
繁殖期為5—7月。通常營巢於植物和灌木茂盛的濕草地和沼澤地上。常單獨成對營巢。巢很簡陋,呈淺盤狀,用蘆葦彎折構成巢基,上面鋪墊少量枯萎的葦葉。巢外徑19.7(17.6~22.0)cm×18.7(15.5~21.0)cm;內徑12.3(10.5~14.5)cm×11.8(10.0~13.9)cm;巢高6.9(8.0~9.5)cm;巢深2.4(1.4~3.7)cm;巢出入口寬5.2(3.6~7.4)cm。年繁殖1窩,窩卵數4~6枚。卵橢圓形,呈白色。采于吉林的卵大小為26.3mm×33.0mm,重11.8g,而采於秦皇島海濱人工海防林的紫背葦鳽卵大小為32.65(31.5~35.0)mm×24.9(23.2~25.7)mm;重9.1(8.5~10.2)g。卵孵化期為18~19天,孵化率72.9%。育雛期30~40天。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物種保護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鷺科的鳥類
鷺科Ardeidae有17屬62種。大、中型涉禽,體形呈紡錘形,胸前有飾羽,頭頂有的有冠羽,在繁殖期均是重要的炫耀特徵。具有“三長”的特點,即喙長、頸長、腿長。腿部被羽,脛部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沒有明顯的嗉囊,食道中部膨大,整個食道都能儲存食物。飛時頭頸彎曲。主要活動於濕地及附近林地,它們是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指示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