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樸實在論

自發地認為外界事物是不依賴於人類意識的客觀實在的觀點,唯物主義者自覺地把素樸實在論作為自己的認識論的基礎,這種觀點在本質上是正確的,但還不是自覺的科學的唯物主義觀,往往不能把唯物主義貫徹到底。

簡介

每一個人所固有的自發的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每一個具有正常思維的人都意識到一切事物是不依賴於人類意識而存在的。因此,素樸實在論在大多數場合下不是從理論上去認識,而是自發地相信:世界按其本性來說是物質的。然而,素樸實在論還不是科學的唯物主義世界觀。自發的、素樸的唯物主義者很容易被唯心主義弄糊塗。辯證唯物主義把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提高到以科學成就為根據的、最徹底的哲學學說的水平。

出處

馬克思主義對素樸實在論的理解,和唯心主義者貝克萊、馬赫主義者對它的解釋是相反的。馬赫主義者斷言:素樸實在論是一種世界觀,它認為人僅僅和自己的感覺發生關係,至於事物實際上是否存在,則與人毫不相干。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證明說:這是歪曲素樸實在論的實質,因為素樸實在論自發地相信自然界是在意識之外和不以意識為轉移而存在的。“‘素樸實在論者’(即全人類)的認為我們的感覺是客觀實在的外部世界的映象這一信念,是大批自然科學家的不斷加強和日臻鞏固的信念。”(《列寧全集》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4卷第371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