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當舞蹈表演結束時,齊齊跪在場中,由老人唱“喜神”曲,讚美神抵的服 飾穿戴、坐騎器具等,答謝神靈降臨塵世,與民同樂,賜福於民的厚恩 .接著表演面具舞。選自《莊稼其》〈意即莊稼人〉,其情節是父親請老者說服兒子立志種田,並教會耕作技藝。表演者動作滑稽,神態活潑,富有鄉土生活氣息。
表演的另外幾齣面具舞叫《三將》、《五將》,角色是三國時的關羽、劉備、張飛 等,他們穿戰袍戰裙,各執武器與呂布、曹操廝殺。最後表演《殺虎將》,這是一出古樸粗礦的舞劇,舞蹈動作主要是角牴 和相搏,虎、牛、殺虎將、猴子等眾角色模仿獸類動作。先是 虎與牛相搏,幾經回合,虎摔倒牛,表示吃了牛,殺虎將戴類 似牛頭面具,雙手各揮長劍,殺入場來,與虎交戰,最後用劍 挑下虎面具,表示降伏猛虎。這期間還有猴子〈猴子扮演者〉竄跳不止,據傳是猴子引誘猛虎下山吃牛的。殺虎將等上場時 皆用長梯抬入場中,傳說這是一位山神,請他下山是為了降伏 老虎。這種表演與土族先民從事的畜牧業生產有關。、
來歷
納頓”是土族語詞,意思是玩笑,歡樂,“納頓節”是青海省民和縣土族人民慶祝豐收的節日。因為節日開始於農曆七月,故又名“七月會”。作為慶豐收的節日,舞蹈表演是其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納頓舞蹈主要有會手舞、面具舞、法拉舞三大類。
會手舞是整個納頓節舞蹈表演的序幕。這個舞蹈表演時間長、參加人數多、舞蹈場面大,一般有上百人參與,要持續三四個小時,可以稱之為大型歌舞。
走在舞隊最前面的是納頓的組織者和幾十位德高望重的老藝人,他們頭戴禮貌,身穿長衫馬褂,右手搖著綠葉柳梢和彩扇,代表著古時的文武百官,其中左手執鋼刀者為武官,左手拿笛子者為文官。緊隨其後的是懷抱三角旗、手執仿製古代兵器的戰將,隨後依次是,頭戴紅纓帽的鑼手和頭戴柳圈帽的鼓手,最後是高舉彩旗的普通士兵和手舉柳條的娃娃兵。
會手舞表演以隊伍中鑼鼓合奏鼓點為依據,根據不同扮演內容敲擊出不同的節奏,統一表演者的步伐。會手們在鑼鼓的伴奏下,邁著優美的舞步緩慢前行。
一般來說,老者按太極圖的形式左右側身弓腰,雙臂在體側上下起落,在舉高的時候要雙手合攏為作揖狀,雙腿隨鼓點而動,腳步一虛一實,左轉一圈,又轉一圈,正反轉兩圈完成一個動作,基本步法以四拍為一組,這是會手舞的基本動作,中間再穿插主客隊會手交叉,這就是民間所說的“合會手”。這些老人雖然年事已高,銀須垂胸,但跳起舞來卻依然是步履從容,舞姿優雅。
鑼鼓手則是以擊打鼓面為主要動作,不僅要不斷的變換花樣動作,如“鷂子翻身”、“丹鳳朝陽”,還必須根據不同時間、不同內容呈現出複雜的隊形變化來。鑼鼓不僅要協調演員的步伐,還具有烘托氣氛的重要作用。
後面的旗手左手執旗,右手持扇子或柳枝,動作與前面老者的動作基本上是一樣的,而一部分演員動作簡化,手部只是和著鼓點上下或左右小幅擺動,腳步隨鼓點行進。隊伍的最後還有少年兒童,他們也模仿大人的動作使勁地舞動著。
會手隊伍有主隊和客隊之分,客隊是鄰村的,主客隊匯合“合會手”時鑼鼓喧天、鞭炮轟鳴,互相用大碗敬酒,觀眾和演員們大聲喊著“大—好,大呀好”,整個會場群情激昂,歡天喜地。
之後,舞隊要在鑼鼓指揮下擺出各種陣法,如“一字長蛇陣”、“天上龍門陣”、“中心八卦陣”、“二龍戲珠陣”、“太極陣”等,這些陣法是古代軍隊打仗時隊形的轉換與變化。當隊伍行進到神帳前時要稍作停留,然後主客隊的鑼鼓手敲起急促有力的節奏,以此來表示對神的敬意、謝意,鼓手們進入忘我境界,左右騰挪,並不時高呼“大—好,大呀好”,觀眾也隨之大呼,聲震長空,舞蹈進入高潮。合會結束後,全部會手聚跪於神帳前,聆聽德高望重者禱頌的“搭頭詞”和唱給各位神聽的“喜詞”。
表演地點
村落結成廟會,往往與水利、引灌等生產條件相關聯。表演完上述舞蹈,法喇踩著劇烈舞步,手執月刀,將垂掛在長抒上的紙“錢糧”砍下送到聖火中焚燒,“納頓”宣告結束。
表達含義
“會手舞”反映了土族人民對群體的歸屬和認同感,表現出強烈的民族團結意識,反映了強大的集體意識,引發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