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箏

納西箏

納西箏,納西族彈撥弦鳴樂器。納西語稱扎(Za)。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納西箏
納西箏,納西族彈撥弦鳴樂器。納西語稱扎(Za)。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歷史

公元13世紀中葉,由北方蒙古族地區傳入雲南納西族地區。相傳1253年,蒙古忽必烈南征大理時,將隨軍樂隊的樂師和全部樂器都送給了納西木天王阿良。其中就有箏。用這套樂器演奏的樂曲有如絲竹音樂,後來稱作“白沙細樂”。《麗江府志》(公元1743年纂修)載:“夷人各種,皆有歌曲跳躍歌舞,樂工稱‘細樂’。箏、笛……諸器與漢制同。……相傳為元人遺音。”因此,箏即在納西族流傳。

製作

納西箏
形制與漢族箏相同。在納西族的一首民歌《軋砍砍》中,記述著箏的選材和製作過程。可見,納西族工匠曾經製作過箏。據袁丙昌、何青《麗江納西古樂樂器》載,在納西族民間老藝人和錫典的家中,收藏有一張麗江納西族傳世古箏(殘),琴身全長150厘米、首寬24厘米、尾寬26厘米、中厚6.7厘米,共鳴箱已經乾裂,無弦無柱,但從穿弦孔可以看出,此箏十三弦。因久已不用,只作為古董保存,製作年代不詳。納西箏的演奏技法現已無人可知。但在歷史上,納西族卻出現過彈箏能手和誦箏詩人。那是在清末和民國年間,納西族有了自己的箏演奏家習杏樵(1868年—1942年)。他與著名的納西族古琴家牛濤、笛子演奏家馬子云齊名。在民間享有“牛琴、馬笛、習箏”之譽稱。清代納西族詩人王竹琪聽習彈箏後有詩云:“小弦清脆轉急迫,大弦平弦何噌。小弦大弦互錯雜,繁音迭奏難為評。(忄先)疑穿石漱碧玉,復如出谷鳴黃鶯。”“一彈丹桂金粟散,再彈古柏寒濤清。茶罷酒醒客離席,餘音繞前楹。”從詩句中可以看出,納西族彈箏藝人有著較高的技藝水平。20世紀40年代以來,因箏的演奏後繼無人,故在麗江“白沙細樂”和“納西古樂”中一直沒有再使用箏。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