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構造
冬季,在俄羅斯冰天雪地的世界裡,熱情的人們在廣袤的大地上飲歌熱舞,再寒冷的季節也冰封不了滾燙的心。踩著歡騰的節拍,和著跳躍的音符,音樂與舞蹈成為了他們的語言。無論節日或聚會上,人們都要彈起心愛的三角琴,傳頌美好的心情與生活。
三角琴起源
三角琴是俄羅斯的民族樂器,第一次有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17世紀(1688年)。阿列克謝沙皇在位時,非常討厭俄羅斯當時的民俗文化。1648年,阿列克謝沙皇命令收繳並銷毀所有的俄羅斯民間樂器。違抗命令的人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並流放到俄羅斯境外(烏克蘭等地)。阿列克謝沙皇繼位的年月里,在俄羅斯製造了一幕幕殘酷與悽慘的悲劇。阿列克謝沙皇死後,此禁令也如同他的軀體一樣隨之腐朽消散,歷史上曾稱此為“最平靜的年代”。
17世紀末期,沙皇對俄羅斯民間音樂藝人的迫害漸漸平息下來,慢慢的更多人又重拾三角琴。到了18世紀末期,俄羅斯三角琴在民間非常流行。鄉村的小伙子們彈奏三角琴,用它動聽的音樂來打動自己心儀的姑娘。不僅如此,宮廷樂師們也逐漸對三角琴產生好感,如聖彼得堡的男低音歌唱家派特維尤為喜愛彈奏三角琴。到了19世紀,上流社會的人都吹口琴,富人也幾乎不知道三角琴的存在,因為窮人買不起口琴,只有彈三角琴。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年輕的地主安德維夫,在從聖彼得堡回府邸的時候,不經意間聽到他的奴僕安提普彈奏三角琴的聲音。安德維夫自認為是俄羅斯樂器的鑑賞行家,但他卻從未聽過這么美妙的聲音。極大的求知慾使他對這種奇妙的樂器做了仔細的研究,並學會了如何彈奏。並在後來對三角琴進行了改進,使音色與演奏更加完善。
近、現代發展
1886年,安德維夫帶著自己改進的三角琴登台演出,他的演出在聖彼得堡家喻戶曉,所有的報紙和雜誌都紛紛傳訴。成功令他大受鼓舞,於是他繼續研究並製作了一系列大小不同的三角琴,還成立了樂隊,取名叫“巴拉萊卡業餘藝術家”。安德維夫和他的樂隊大受公眾的歡迎。可這並不是安德維夫的最終目標,三角琴來自民間,他還要讓更多的人認識三角琴,讓每個人都會彈奏三角琴。他開始教聖彼得堡的士兵彈奏三角琴,每每士兵回家都要帶著三角琴與闊別的家人歡聚。於是,三角琴在俄羅斯民間再次得到廣泛傳播。到了20世紀末期,聖彼德堡已有兩萬多人會彈奏三角琴。安德維夫和他的助手們成功地給三角琴帶來了新生,但是他們不曾就此止步不前。他們又改進了俄羅斯其它的民間樂器,如多姆拉琴,薩泰里揚琴和號角等。最後,他們創立了“俄羅斯大樂團”,所使用的都是那些經他們改進過的民間樂器和三角琴。
1897年,11月1日,在安德維夫的指導下,“俄羅斯大樂團”第一次在俄羅斯登台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如此,在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也大受歡迎。在這些國家有許多小的音樂團體,人們可以方便的學習到三角琴。逐漸像“俄羅斯大樂團”這樣的樂團也越來越多。今天,在美國仍然有許多俄羅斯民族樂團和三角琴協會以及多姆拉琴的演奏家。
20世紀初,安德維夫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指揮與音樂啟蒙教育上。在這段時期,他的幾位才華橫溢的助手,如波里斯特洛萬斯基、亞力山大、尼古拉奧西波夫等頻繁精彩的演出,引起了許多著名作曲家的注意。在20世紀30年代,瓦斯萊恩科創作了一部三角琴與鋼琴組曲和一部三角琴與交響樂團的協奏曲。M.M.易波里托夫.伊凡諾夫也創作了一部三角琴與交響樂的幻想曲,名為《聚集的年輕人》。這些作品都標誌著俄羅斯民族音樂趨於走向成熟,三角琴也在茫茫的音樂海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文意義
現在,三角琴已經不再是只有窮人才會去彈奏的樂器,它有著世界各地不同的愛好者。因為音色的與眾不同,沒有任何一種樂器可以取代它。它不僅可以彈奏俄羅斯的民歌,也可以演繹東、西方的音樂作品。幾個世紀來,作曲家們努力的為三角琴量身訂做了豐富的作品,其中包括100首組曲、奏鳴曲與協奏曲等等。
冬季,在俄羅斯冰天雪地的世界裡,熱情的人們在廣袤的大地上飲歌熱舞,再寒冷的季節也冰封不了滾燙的心。踩著歡騰的節拍,和著跳躍的音符,音樂與舞蹈成為了他們的語言。無論節日或聚會上,人們都要彈起心愛的三角琴,傳頌美好的心情與生活。
部分三角琴曲目
皆為俄羅斯三角琴合唱團演奏
1月光變奏曲
2 天鵝
3 俄羅斯愛人
4撥弦波爾卡
5特拉弗斯卡-姆拉弗斯卡
6 瓜德利爾舞
7 吉普塞舞
8 薩拉托夫愛人
9 卡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