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食材
主料:大米50克,紅小豆15克
輔料:紅糖適量,糖桂花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紅小豆與大米分別淘洗乾淨。
(2)將紅小豆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並煮至爛熟,再加入水與大米一起煮。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煮至粘稠為止。
(3)將粥內加入適量紅糖,燒開盛入碗內,撒上少許糖桂花即成。
菜品口感
色澤紅潤,粘稠軟滑,香甜爽口,營養豐富。
食譜營養

稻米:大米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大米可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大米具有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食譜相剋
赤小豆:鯉魚與紅豆同煮,兩者均能利水消腫,在用於治療腎炎水腫的時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為利水功能太強,正常人不可服用。
稻米:大米不宜與馬肉、蜂蜜、蒼耳同食。
健康提示
豆類和穀類混食可以提高穀類和豆類的營養價值,因此紅小豆和大米一同製成紅小豆粥,非常科學。
所含營養素

歷史文化
北宋文人張耒,對米粥養人的體會很深,認為每日清晨吃米粥是進食補養的第一妙訣。他在《粥記》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
北宋文豪蘇東坡,也經常食用米粥以調補,他的體驗是夜晚吃粥更妙,他說:“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詩壇壽翁陸游,享年八十有六,他深受米粥補養之益,從中悟出吃粥養生是延年益壽最簡便有效的妙法。他專門寫了一首《食粥》詩,大力讚頌:“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養生方法;多食粳米粥。“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做粥的原料最好是粳米(大米的一種),因其性甘平,是健脾胃、培中氣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