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905畝(其中:田3111畝,地3794畝),人均耕地2.18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359畝,其他面積791畝。基礎設施
到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36戶通自來水。有690戶通電,有49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5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6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18戶。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20輛,拖拉機562輛,機車70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110.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9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9畝。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36戶。全村有1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8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38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19萬元,畜牧業收入19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40頭,肉牛93頭,家禽5580隻),林業收入414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95萬元,工資性收入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49元,農民收入以水稻、橡膠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0人,在雲南省內務工54人,到雲南省外務工6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勐海縣。2010年種植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48萬元。計畫大力發展橡膠、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690戶,共有鄉村人口3316人,其中農業人口3316人,勞動力2084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2284人,哈尼族692人,其他民族340人。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51人,享受低保23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勐往鄉衛生院,勐往鄉衛生所面積為90.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09戶。
文化教育
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629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49人,其中小學生313人,中學生136人。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359.6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2010年末集體總收入0.74萬元,有固定資產81.8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和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計畫生育宣傳和賬務公開。基層組織
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2個,下設1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90人,少數民族黨員88人,其中男黨員72人、女黨員18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4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35人。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東乾溝工程建設尚未完工。
2、村級道路為土路,雨季交通不便。
3、南往河的橋為竹橋。
4、自來水管已老化,生活用水普遍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盡力解決好難點。
2、大力發展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