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 東川區 銅都鎮 ,地處銅都鎮北 邊,距銅都鎮政府所在地5.00 公里,到銅都鎮道路為 土 路,交通方便,距區 5 公里。東鄰中殿 ,南鄰 起嘎村 ,西鄰起嘎村 ,北鄰洗尾嘎村。轄羅家村、小碑村、黑神廟 、觀音寺、小水溝、祝國寺等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536 戶,有鄉村人口2048 人,其中農業人口 2018 人,勞動力 1340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103 人。
全村國土面積 5.86 平方公里,海拔 1,400.00 米,年平均氣溫 20.00 ℃,年降水量 600.00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蔬菜.水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345.00 畝,人均耕地 0.7 畝,林地 2,730.00 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50.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水稻、蔬菜、水果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45.00畝(其中:田626.00畝,地 719.00畝),人均耕地 0.67畝,主要種植 蔬菜.果木等作物;擁有林地2,73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9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24畝,主要種植桔子.黃果.葡萄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0.30畝,其中養殖面積 0.30畝;荒山荒地 1,195.50畝,其他面積3,525.2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48戶通自來水,有18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53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8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0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 2.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拖拉機6輛,機車18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0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0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0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8戶;建有小水窖6口;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50.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1.1萬元,占總收入的40%;畜牧業收入206.1萬元,占總收入的27.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75頭,肉牛39頭);漁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 0.17 %;第二、三產業收入242.5萬元,占總收入的32.3%;工資性收入4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4人在省內務工93 人,到省內務工5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蔬菜.水果,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65.5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蔬菜.水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536 戶,共鄉村人口 2048 人,其中男性 1033 人,女性 1015 人。其中農業人口 2021 人,勞動力 1362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布衣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布依族200 人, 彝族 18人。到2007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830 人(人員名單附後);享受低保 121 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 7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4.5 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 17 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5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63人,距離鎮中學1.7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3人,其中小學生45人,中學生1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103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229.48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 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否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人文地理
在銅都鎮東南方5公里。以駐地糯谷田得名。清屬東川府集義鄉。民國屬會澤縣集義鎮碧谷鄉。1952年屬會澤縣新村區碧谷鄉。1956年屬東川礦區新村區碧谷鄉。1958年屬東川市。1959年屬碧穀人民公社。1962年屬田壩人民公社。1965年屬碧穀人民公社,設糯谷田大隊。1984年5月改大隊為鄉,屬碧谷區公所。1988年1月改設村公所,屬碧谷鎮。2005年6月鄉鎮合併,屬銅都鎮。
新農村建設
近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130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無支柱性產業,無法解決剩餘勞動力;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計畫發展該村的特色產業,帶動全村全面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