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糖尿病爛腳是由於糖尿病患者全身大小動脈,特別是下肢動脈出現血栓,糖粘基堆積過多,形成血管狹窄,進而導致足部供血不足,神經病變,引起足部感覺缺失和病變,常見於糖尿病病史長,長期血糖控制不好的中老年人。其初期表現是麻木、發涼、感覺減低、易受傷、淺表傷口不易癒合等,常易被忽視,後期惡化非常快,很可能一周內面臨截肢,截肢後30天內死亡率達10%。概述糖尿病爛腳在臨床醫學中稱之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併發症綜合因素引
起的足部疼痛、皮膚深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總稱,是與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圍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破壞(根據WHO的定義),屬於祖國醫學“脫疽”範疇,Oakley在1956年首先提出糖尿病足一詞,1972年Catterall將糖尿病足定義為“因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併感染的足部稱之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病人致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臨床表現為足部潰瘍和壞疽,嚴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達40% 。導致爛腳因素糖尿病"爛腳",醫學術語叫"糖尿病足",又稱糖尿病肢端壞疽,是糖尿病人常見的慢性致殘性併發症,其發生幾乎均由局部組織缺血、神經病變、感染三個主要因素協同作用引起。大血管病變在糖尿病足的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皮膚壞死的最終原因均是微循環障礙。糖尿病爛腳的發生多見於以下情況:
1、缺血:肢體動脈硬化後引起缺血.血流不暢.發生大小血管栓塞.局部組織血流受阻,以至發生本病。
2、神經病變:發生血管改變的同時伴有血管自主神經病變.影響血管運動,使局部抵抗力減低.知覺障礙易致外傷發生感染。
3、感染:某些創傷,如不合腳的鞋擠壓、局部出現雞眼處理不當、襪子縫線的摩擦、皮膚外傷等,均可造成感染.雖然感染不是糖尿病足的惟一發生因素.卻會使糖尿病足的損害進一步加重。
臨床治療
西醫治療西方醫學對糖尿病足的治療已有多年的歷史,形成了以搭橋、幹細胞移植治療、截肢等臨床治療方法。
(1)下肢動脈搭橋療法
此療法是先行脛腓乾動脈內膜剝脫術,再做股動脈向脛腓乾動脈的人造血管搭橋,由於患者的脛後動脈完全閉塞,此方法保證了腓動脈的通暢;接著,套用患者自身大隱靜脈從人造血管的遠端向脛前動脈搭橋,形成多處吻合口,改善了下肢動脈搭橋的流出道,減少了動脈橋的阻力,從而保證了搭橋手術後的遠期通暢率,避免了截肢。
(2)幹細胞移植手術治療方法
幹細胞是人體內一種具有多功能分化的細胞,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可分化形成新生的血管,通過增加或重建血管替代因病變造成狹窄或堵塞的血管,改善和恢復因血管病變影響的血液循環。2002年起,我國醫學界的專家將自體幹細胞移植技術用於糖尿病足的治療,減輕了糖尿病足的臨床症狀,逆轉了糖尿病足的臨床病程,減低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
(3)糖尿病爛腳截肢療法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依然是採用足部高位截肢治療方法,因為感染和控制血糖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條件,糖尿病足深部潰瘍多合併嚴重感染,給全身帶來感染威脅,因此糖尿病足深部潰瘍既往多主張實行高位截肢治療,一般在感染部以上10公分處截肢;截肢並不是必須的,也不是越早越好;只有在嚴重壞疽界限清楚後才需進行截肢。積極保守治療仍發生壞疽,應及時予以截肢,截肢部位要精確估計、局部循環應作出選擇,確保良好的循環高度。(並且大部分糖尿病病史較長患者截肢後,截肢處傷口依然無法癒合)
近幾年,我國中醫在治療糖尿病足領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形成了以“不截肢、保護腿”為核心的中醫治療方法,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出的“糖尿病足中醫療法”在中醫治療糖尿病足病理方面獲得了巨大突破,對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質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活血通絡法
適用於糖尿病爛腳證見:患足皮膚呈潮紅、紫紅,常有肢體疼痛和皮膚瘀斑、瘀點。主要套用熏洗療法,可以促進側支循環建立,擴張血管,改善肢體的血液循環和微循環。常用藥物:海風藤、雞血藤、紅花、川芎、赤芍等。
二、溫經回陽法
適用於糖尿病爛腳證見:患肢發涼、怕冷,皮色蒼白,肢體冰涼,遇寒冷疼痛加重等陰寒證,可以套用溫經回陽法治療,以溫通血脈,解除動脈痙攣,擴張周圍血管,促進肢體血液循環,改善患肢缺血狀態。常用藥物:川椒、當歸、川芎、桂枝、艾葉等。
三、解毒消腫法
適用於糖尿病足症見:足部潰瘍繼發感染,局部紅腫熱痛,膿多有壞死組織等瘀熱證、熱毒證。如足部急性感染化膿,創口膿多,有壞死組織,套用解毒洗藥、四黃洗藥熏洗患處和創口,洗後創口敷蓋大黃油紗布;創口劇烈疼痛者,外敷全蠍膏,熏洗療法與圍敷療法相結合,具有顯著的解毒消炎、祛腐止痛、清潔創口作用。常用藥物:金銀花、地丁、大黃、黃芩、黃連、黃柏等。
四、生肌斂口法
適用於糖尿病爛腳:創口膿少,肉芽組織灰淡,可套用生肌斂口法,套用四黃洗藥熏洗創口,外敷大黃油紗布包紮。創口較乾淨,癒合遲緩者,套用潰瘍洗藥、艾黃洗藥熏洗創口,外敷回陽生肌散紗布包紮。創口後期,很乾淨,而癒合緩慢者,套用回陽生肌散紗布換藥,或外用活絡油、直至創口完全癒合。多種外治療法相結合套用,具有抗菌消炎、清潔創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作用,促進肉芽組織和上皮組織生長,而使創口癒合。常用藥物:熟地、當歸、丹參、白蘞等。
臨床套用外治療法,注重中西醫結合辨證論治整體療法,強調內治法與外治法相結合。套用外治療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缺血肢體創面,忌用腐蝕性和刺激性藥物;
②根據病變情況,合理選用適當外治療法;
③套用熏洗療法時,注意藥液溫度適宜,避免加重損傷;
④乾性壞疽或壞疽在發展階段,不宜套用熏洗療法和貼敷療法;⑤嚴重肢體缺血和急性缺血期,應慎用外治療法,待手術或者介入恢復血流後積極套用外治療法,促進瘡面早期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