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行銷

精細化行銷

精細化行銷的始祖萊斯特·偉門(Lester·U·Weidman)曾將它定義為:改變以往的行銷渠道及方法,以生產廠商的客戶和銷售商為中心,通過電子媒介、電話訪問、郵寄、國際網際網路等方式,建立客戶、銷售商資料庫。但薄朗思的定義似乎更直接,他認為,精細化行銷就是恰當地、貼切地對你的市場進行細分。薄朗思是國際著名直銷傳播專家,曾對一些跨國公司在已開發國家和中國等行銷的案例進行過深入研究。他認為,粗放行銷的時代,很多企業對市場進行分類的時候使用的是一些比較淺顯的參數。比如說有一些企業就會把市場分割成行業用戶和消費用戶,而面對行業用戶的時候,他可能會根據客戶的規模大小或者產業類型進行細分,比如金融客戶、電信客戶、大企業客戶、小企業客戶,或者是按照地域劃分,或者用客戶年齡劃分,他認為這就是粗放型行銷的一種表現。

起源

精細化行銷最早是以郵購、目錄銷售的形式出現的。有一些廠商,或因產品適合寄送,或因通路建立費時費力,或因競爭壓力,或因地域廣大,消費者不方便購買,或因較冷門產品,只有特別族群有興趣等等,便採用了直郵廣告,提供郵購,以達成銷售。 

精細化行銷行銷精細化可能是個陷阱
慢慢地,借著對顧客的接觸與了解,他們發現:如果王太太購買了一些家庭日用品,那么,她對其他的家庭用品、小孩用品、個人化妝保養品等,也會有需求。如此則漸漸演進到“目錄銷售”,也就是橫向式的產品擴張策略。到現在,已有相當多的公司,專注於此一領域的發展,且涵蓋面非常廣泛。此一時期的重要特點是,業者累積了相當豐富的銷售經驗。例如:媒體的選擇、版面的大小、刊登的時間、優惠的方式及付款方法,均直接影響到媒體廣告郵購的成敗。而產品選擇搭配價格、付款、送貨、方便性及如何訴求,刺激購買慾等則直接關係到目錄銷售的好壞。

由於受到了郵購行業的刺激,一些沒有透過中間商(批發、零

精細化行銷精細化行銷

售)的行業,例如:出版業及金融業,也開始慎重思考這個主意——直接與顧客打交道——對他們直接影響。而從開始採用這項概念到現在,一直堅持直效行銷的理念,並不斷地求新求變,最著名的當屬百貨業的Sears,金融業的AmericanExpress,以及出版業的ReadersDigest。而這些世界著名品牌的投入,造成了兩個深遠的意義:一流人才深入鑽研,使得原本僅為“銷售渠道”的概念,逐漸成長為全面性、較完整的行銷理念,理論體系走向完善。產生了極佳的示範作用,也慢慢地得到了各行各業的重視。相繼的,坊間陸續出現了大量專門討論的文章書籍,有的廠商跟進了此種行銷方式,有人投入相關行業專業發展。

益處

1、有利於企業充分利用和培養行銷資源

我們應該把行銷問題提到資源經營的高度來看,企業也應該把行銷工作提到資源經營的高度來做。21世紀誰能有效地保有市場資源,誰就能取得經營的成功。這樣的資源觀是完全符合現代行銷觀念的。

精細化行銷如何實施精細化行銷管理
試想,一個企業,有優質的顧客資源,或者能整合優秀的技術資源、生產資源、供應資源,或者能潛心建立企業的品牌、渠道資源,或者能潛心培育公關、客群資源,那么這些資源發揮的作用將是巨大的。

2、增加企業行銷效益

企業最喜歡“一本萬利”的市場,或者“廣袤的處女地”,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多見,企業經常面臨的是不尷不尬、形似“雞勒”的市場,不做又不行,做又不賺錢,產品還來不及開發又要被淘汰,還沒有做大市場就“飽和”,經常是這種局面。這時,企業必須走精細化行銷的道路,深入地融進市場,充分利用好、整合好,發揮好各種資源的作用、挖掘市場資源,向市場資源要效益。

日本早在20年以前,彩電的普及就將近100%,這是一個非常飽和的市場,但是,日本的彩電企業通過對市場資源的深度挖掘,比如家庭的第二台電視機、換代型電視機車用電視機等,每年仍然可以保有200萬台以上的銷售量,如果再加上企業對海外市場資源的新開發,那么市場資源就越來越豐富。

3、精細化行銷與企業的核心能力

現在討論得比較多的是企業的“核心能力”問題,那么,精細化行銷與核心能力究竟有什麼關係?我們前面談到,精細化行銷的背景和目的都是資源,而企業的核心能力的來源本身也是對資源,特別是“難以替代”資源的保有,把資源變成優勢,把優勢變成能力。在行銷資源中,顧客、品牌、渠道等都可以成為企業某個核心能力的種子加以培養;而且,只有通過精細化經營,才能在市場上將企業的核心能力(比如技術、或者成本)變現。

誤區

誤區一:精細化行銷=細節行銷

許多廠商想當然的認定“精細化行銷=細節行銷”,這在本土企業和代理商群體中表現非常明顯。

精細化行銷從流程精細化尋找利潤
他們通常的做法就是:“欣然”接受“精細化行銷”的理念,隨即大力加強在細節方面的功夫,將細節行銷做到深處。比如,他們會制定非常嚴格且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加強對下面員工的業務知識和服務水平培訓,在賣場生動化陳列方面做到極致。這些細節方面的努力,往往能夠在短期內提高廠商的銷量,也因此“增強”了廠商對“精細化行銷=細節行銷”的認可。

但是,精細化行銷≠細節行銷。精細化行銷確實需要廠商在細節方面多下功夫,但精細化行銷的內涵遠遠超過細節行銷所能包括的內容。細節行銷只是精細化行銷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內容。廠商通過細節行銷,可以在短期內增強自身的比較優勢,獲取更多的效益;但從中長期來看,競爭對手同樣可以仿效、乃至超過他們的細節行銷,廠商原有的比較優勢將蕩然無存。

南方某城市商業銀行為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決定採取“精細化行銷”策略;具體表現在實際中,就是提倡“人性化服務”,在細節行銷方面多下功夫,包括:在銀行大廳內準備更多更舒適的桌椅、沙發,免費提供一次性紙杯和飲用水,贈送小禮品給那些排長隊的顧客,等等。這些做法在當時曾引起轟動,但隨後由於競爭對手仿效、自身準備不足、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等原因被迫中斷。這個案例從側面驗證了:精細化行銷絕不僅僅是細節行銷那么簡單,它是一個系統的、複雜的戰略考慮!

誤區二:精細化行銷=細分市場行銷

對於熟讀行銷理論的人來說,精細化行銷實在是個好東西,因為它就是“細分市場行銷”。事實上,精細化行銷並不等於細分市場行銷!從精細化行銷的定義來說,精細化行銷包括細分市場行銷,但不限於細分市場;細分市場僅僅是精細化行銷的第一步。

這是廣東某空調企業的“精細化行銷”簡要方案:全國分為東北、華南、華北、華東、華中、西北、西南7大片區;根據企業現況和各片區市場容量,企業決定重點支持華南(A類片區)、華東和西南(B類片區),對於華北、華中、西北和東北(C類片區)則給予一般支持;同時,企業在這7大片區中,挑選出68個重點城市進行重點支持,優惠政策和大量的市場支持、媒體投放均選擇在這68個重點城市……乍一看,這個企業採取的是“精細化行銷”;實際上卻是“細分市場行銷”。我們不能否認,企業的這種“細分市場”的策略是非常正確而且有效的;但是,“細分市場行銷”絕不能替代“精細化行銷”。後來的年終總結也證明了這一點。

誤區三:精細化行銷是某一環節的“精細化行銷”

2002年,他們公司在全國開展“精細化行銷”,他所在的石家莊是一個重點“試驗城市”。為了將精細化行銷落到實處,公司總部、石家莊辦事處作了充分準備,預先細分了重點區域市場,對所有業務員和促銷員都進行了細緻而全面的培訓,賣場形象也煥然一新,媒體投放、市場支持全部到位,應該說“萬事俱備”了。但是,就是這樣一次準備極其充分的活動,最終卻以黯然收場,原因很簡單:物流運輸出了問題,石家莊市場“有市無貨”;等到貨物運來,銷售高峰期也過了。經此一戰,石家莊市場從重點“試驗城市”變成一般中心城市。

精細化行銷水星,從流程精細化尋找利潤要點
這樣的例子在精細化行銷過程中經常出現。為什麼這些廠商運作精細化行銷會失敗呢?因為他們把精細化行銷當成了某一環節的“精細化”行銷,或者是多個環節“精細化”行銷的簡單相加,而不是把精細化行銷當成一個“系統工程”的精細化行銷來看待。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行銷,本來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不僅包含了整個銷售的過程,而且還包括了與之相關的財務、物流、後勤、服務、傳播等多個環節;精細化行銷,就是整個環節的“精細化”行銷。這是每個從事精細化行銷的廠商必須審慎對待的問題。

誤區四:精細化行銷是戰術而非戰略

精細化行銷的第四個誤區就是不少廠商將精細化行銷視之為一種戰術,而不是一種戰略考慮。戰略與戰術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這種概念上的差異決定了精細化行銷相差窘異的兩種結局。

廠商如果將精細化行銷看成是一種戰術,那么廠商就會追求短期的、現實的、難以持久的利益;表現在具體實際中,下面的員工會視精細化行銷為廠商總部下達的一項“銷售指標”,或者是一次大型的“促銷活動”。這些員工“遵照”上級指示,隨意填寫幾張報表,將當地市場和商家進行分類歸總,然後利用總部提供的各項資源,聯合下面商家共同開展一次大型活動,事後總結上報收場!這是廠商將精細化行銷當成“戰術”來考慮的最普遍表現;當然,這種結局絕對不是廠商所期望的。

真正的精細化行銷是廠商的一種戰略。通過精細化行銷,廠商將更充分的了解各地市場,維繫並加強各地渠道網路,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市場份額,夯實區域市場內的主導地位,大大增強廠商的核心競爭力,贏得穩定而持久的收益。這才是廠商實施精細化行銷的最終目的。“思路決定結果”,廠商惟有將精細化行銷確定為自己的戰略決策,才可能走出“精細化行銷”的誤區,從而贏得最終的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