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不耗,神不散。精神內守而百病難生;精竭神散則死期將至。
相關詞條
-
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恬淡虛無精神內守,意思是人淡去名利、聲色等種種的欲望,人沒有了太多的欲望,煩惱自然也就少了,如此少思寡慾、無優無慮,猶如兒童一般。
怎樣理解"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何來 -
九守
據《雲笈七籙》卷九十一《七部名數要記》稱,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氣、守仁、守簡、守易、守清、守盈、守弱。道教認為,修持九守,就能達到“性合乎道”的“真人”...
簡介 來源及發展變化 題解 具體釋義 九守凡九篇古 -
《淮南子·精神訓》
《淮南子·精神訓》撰著於景帝一朝的後期,而於漢武帝劉徹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進獻於朝廷。
淮南子 的作者 淮南子·卷七精神訓 原文淮南子·卷七精神訓 -
精神調養
精神調養是一種通過調節人的精神、情緒及心理活動以使身心健康的養生方法。中醫學認為,精神與形體的協調一致,是人體健康長壽的根本保證。精神的異常變化能夠影響...
簡介 源流 理論 方法 不同人的調神 -
守夏節
守夏節又稱作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每年泰歷八月十六日舉行。守夏節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薩”。該詞來自梵巴文,“考”意為“進入...
簡介 釋義 時間 來歷 活動 -
守一
守一指在身心安靜的情況下,把意念集中到身體的某一部位。其源於老子的“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之句,即說守一於道。《莊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守一 四因 -
淮南子·精神訓
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 是故血氣者,人之華也;而五臟者,人之精也。 能知一,則無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則無一之能知也。
作品原文 原文翻譯 出處簡介 作者簡介 -
中國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蘊於近...
內涵 豐富和發展 解讀 傳承心得 -
黃守愚
黃守愚,自稱文盲。治中國思想史、歷史考據學、生殖崇拜、湖湘文化、船山思想。“未曾將一字,容易謁諸侯”,好莊子、六祖惠能,心在無待。守民族之舊,革網羅之命...
人物簡介 代表作品 人物事跡 專家評論 治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