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粉領在社會學者的定義上,通常是指執行次要工作的女性,例如最具代表的粉領工作之一,就是秘書,此外,亦有資料輸入員、賣場銷售員、教書或是其他教育類的工作;其他則包括了護理、清潔等職務。在西方社會當中,將女性歸類為粉領已可算是一種性別區分上的陳腔濫調,原因是這種分類過於不平等化,有一種加諸傳統性分工、和限制婦女有更多工作機會的爭議觀點。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粉領已成了追求自我心理滿足和自由創業女性的心儀職業,而現代科技也為催生孵育粉領創造了條件。粉領多出自“食腦”階層,大多從事自由撰稿、廣告設計、網頁設計、工藝品設計、產品行銷、進出口貿易、媒體、管理、諮詢服務等工作,她們的出現使就業方式更豐富化、樂趣化和個性化了。
社會背景
據調查,從2000年到2009年,在70%由女性主導的行業中,男性在該行業的就業占整個男性就業增加總數的三分之一,比90年代要多一倍。例如,在美國德州,同樣在2000年到2009年之間,男性護理人員的數目增加了一倍。在德州公立學校的教師隊伍中,男性占了23%的比重,其中,一年級的男性教師占28%。
更為顯著的是,在這些進入粉領行業的男性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擁有大學學位。在族群分布方面也比較分散,不少白人男性也加入了粉領大軍中。這些人在工作之後,潛力更大,比女性更容易升到主管的位置。
而在1970年到1990年間,從事粉領工作的男性大多為非英語母語者、教育程度較低的外國移民。換句話說,這些男性在其它行業沒有太多選擇,被迫進入粉領工業。
粉領工作的薪水並不是太高。很多護理工人的起薪在每小時12美元到13美元之間。不過,經歷多年的經濟低迷,不少美國人對“美國夢”的定義也發生了變化。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很多美國人不再把“美國夢”定義為擁有豪宅和名車,而是收入穩定、有個房子、有大學文憑,再剩下幾個小錢去餐館吃幾頓。這樣的“美國夢”要求有一份穩定的、享受各種福利的全職工作。在眼下這一經濟形勢下,能找到這種工作對不少人來說是個挑戰。而像護士這樣的粉領行業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就業機會多、而又穩定的工作。
多份調查顯示,經濟的考慮、生活質量、以及社會對職業類型的偏見的減退等因素的綜合是引發男性進入粉領行業的的主要原因。
特徵
粉領們是指在家上班的SOHO族麗人,她們不用早起,不需像白領那般朝九晚五;她們不用看上司的臉色,不需察同事的反應,怡然自得;她們不用像白領那樣著套裝、化淡妝,可以穿著睡袍或內衣在房間裡穿行,甚至可以臉上敷著面膜上網搜尋信息,收發郵件。除了SOHO族外,粉領還包括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經濟獨立、尋求個人價值、有消費激情、有勇氣、自信而平淡從容的現代女性。家居氛圍——濃郁:粉領不用穿刻板的職業套裝,只穿著睡衣、素麵朝天便可以工作,以私人化的粉色情調放鬆自己。
精神狀態——輕鬆:沒有朝九晚五的約束,無須看上司臉色,粉領女郎惟我獨尊,怡然自得。這種輕鬆,於女人的曼妙心境大有裨益。
生活環境——優裕:粉領不必時時擔心進賬,家庭環境比較優裕。粉領只把工作當興趣,賺錢無論多少,全都買了花戴。
生活情調——時尚:粉領女郎看粉色言情劇、歐美文藝片,閱讀花花綠綠的時尚雜誌,外出時輕塗脂粉,穿低調內斂但價格昂貴的休閒服,有指定的美容師、美髮師和健身教練。
飲食習慣——獨特:喜素食;吃無糖派、榛仁朱古力、“冰雪一族”話梅、橄欖;喝“健怡”可樂(無糖)、雲南糯米茶、緬甸咖啡。
社交團體——高雅:粉領女郎通常在咖啡館、酒吧小聚,與她們保持聯繫的是一群事業型的朋友。粉領女郎需要與社會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更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