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問政

簡訊問政

簡訊問政是指江蘇省睢寧縣縣委縣政府利用手機簡訊,處理解決民眾提出的各種問題。這種行為主要還是靠主要領導的推動力。

起源

簡訊問政簡訊問政

2008年7月底,有人給縣委書記王天琦發簡訊,說有外地客商在睢寧遭到毆打。王天琦立即落實人調查,發現不過是一場買煎餅引發的普通爭執。
其後半個月,這條虛假簡訊成了睢寧最大事件。8月7日,當地報紙《今日睢寧》用兩個整版剖析這條簡訊,發信人也受到了治安處罰。一條虛假簡訊,被上升到了“轉化民風”和“軟環境治理”的高度。
與此同時,一條真簡訊則成為這組報導的註腳。有簡訊向王天琦反映,該縣威尼斯商城一家快運公司深夜卸貨擾民,有關部門不理不睬,居民只好堵住商城入口。這一事件後來直接導致縣環保局長被免職。
一周后,《今日睢寧》刊登了對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長袁邦慶的採訪,袁稱受王書記和王縣長的委託,向社會公布書記、縣長的手機號碼:歡迎民眾反映問題。他同時提醒,縣主要領導有時開會、接待陪同省市領導工作很忙,大家反映問題打電話有時可能領導不便接聽,因此如果確需直接向縣主要領導反映問題,儘量以簡訊或書面形式反映。
四天后,《今日睢寧》報刊登了全縣所有副科級以上幹部的手機號碼。

處理流程

9月11日,《今日睢寧》第一次公布了縣委書記王天琦的“簡訊信息一覽表”。10天后,縣長王軍收到的簡訊也公布了,同時公布的還有每條簡訊的處理結果。人們開始意識到,與打電話相比,簡訊有它獨特的優勢。

典型的處理程式是:書記、縣長收到簡訊後,秘書轉發給督查室,督查室的軟體會自動向發信人回復“收到”。經辦員要寫出每一條簡訊的摘要,制表編號,交給督查室負責人簽批承辦單位,再轉發給各部門的一把手。這些單位5天內必須有反饋。
起初並沒有督辦程式,後來發現有個別領導不重視,造成發信人重複發簡訊,於是有了督辦和回訪程式,辦理不力的還要問責。

統計顯示,從2008年8月開始,書記、縣長收到的簡訊總計近4萬條,回復率100%,辦結率90%。簡訊並不能包治百病。每個月都有大量簡訊反映大病救助、因病致貧等問題,但受政策所限,書記、縣長也無法解決。

評估標準

對於簡訊辦理情況,有一套專門的評估標準:“首先是這個單位的簡訊量應該處於遞減狀態;第二,簡訊量多也不怕,只要所有的簡訊都解決好,督查室回訪的滿意率要高;第三,不能總是有重複簡訊。”

睢寧縣每年要評選“十佳簡訊”、“十差簡訊”,每年還有一次手機簡訊辦理工作會議,對簡訊辦理情況好的部門表彰,對辦理情況不好的部門給予批評。

存在虛假簡訊

公布手機號碼之初,反映失實信息的簡訊占20%至30%,還有很多侮辱謾罵、造謠中傷、人身攻擊的內容。

2008年12月中旬,睢寧電視台曝光了一位仝姓婦女。她因為“捏造事實,傳送簡訊,誣告陷害他人”被行政拘留10天,全縣為此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大討論。
2009年4月,睢寧縣公布《大眾信用管理辦法》,建立睢寧縣個人信息資料庫,將個人信用等級分為A、B、C、D等級,按照“一處守信,處處受益,一處失信,處處制約”的原則,對評估結果進行使用。包括傳送虛假簡訊在內的行為,被視為不守信行為,會在媒體公布,並影響當事人的就業、貸款等日常生活。這一辦法後來被媒體報導,引發軒然大波。
睢寧縣每月的簡訊分析顯示,到2010年2月時,每月的不實簡訊還有30條以上,但從2010年4月之後,不實簡訊幾乎消失了。

意義

2010年,睢寧縣財政收入是2007年的4倍,成為江蘇省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江蘇省信訪工作先進縣。而在2007年,睢寧還是江蘇省的“人民來信之鄉”、“信訪重點管理縣”。

而更深層的原因,在於涉穩信息的快速傳遞和不穩定因素的快速消解。睢寧縣紀委書記唐健將這種變化稱為“一毛錢維穩”。
那些給書記、縣長發簡訊的人,就像深入社會每個角落的觸角,政府能夠及時知道民眾需要什麼,政府該乾什麼,從而及時地化解矛盾、消除隱患。

持之以恆

眾多給書記、縣長發過簡訊的人,多數人都擔心,一旦書記、縣長換人,簡訊這樣的事就會“無疾而終”。

一開始是領導要取信於民,但等到大家發現領導認真了,他們也當真了,這時候再想撤,就難了。

每個月、每個季度,督查室都有簡訊分析,對於書記、縣長來說,這些分析既是評判下屬工作是否合格的標準,又是尋找工作重點的路標。
與“簡訊問政”相伴的,並非全是正面評價。如果審視“簡訊問政”中的“殺手鐧”,對虛假簡訊的治安處罰、刑事處罰,不可避免地帶有懲治過重的疑雲。而對發信人的公開曝光、電視懺悔以及信用評級,則自始至終伴隨著侵犯私權的批評。離開了主要領導的推動,這些制度能否堅持值得觀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