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頸魚

節頸魚

尾骨魚,生活在三億五千萬年前的動物。和現代魚相似,但頭部和肩部有沉重的硬骨,頸部有關節,所以又叫它“節頸魚”。盾皮魚綱(Placodermi)已經絕滅的一大類(節頸魚目)身體被甲的有齶魚類的統稱。

基本介紹

節頸魚(arthrodire)

節頸魚 節頸魚

發現於泥盆紀中海洋和淡水沉積中。早期的節頸魚類,如窄鱗魚屬(Arctolepis),體形平扁,體甲發達。肩棘中空,向後彎曲,可能用以支持身體或在水底活動。

後期的節頸魚類,如中泥盆紀粒骨魚屬(Coccosteus)趨向海洋生活,體甲薄於窄鱗魚屬,骨質的頭甲與軀甲,每側各以一關節彼此相連,從而使頭能自由活動。掠食性,骨質齶前部具齒狀突出,後部成切緣。體後部及尾裸露。肩棘短縮,有些種類肩棘已消失。

節頸類絕滅於晚泥盆紀,恐魚屬(Dinichthys)有時合入鄧氏魚屬(Dunkleosteus)是這一時期的代表,與粒骨魚相似,但長得很長,可達9公尺(30呎),而粒骨魚僅0.6公尺(2呎).

泥盆紀中曾存在有許多節頸魚類分支,其中葉鱗魚屬(Phyllolepis)是失去大部頭甲的特化魚類。以前被當作甲冑魚類(ostracoderms)。褶齒魚類(ptyctodonts)與節頸魚類近緣,生活於海中,可能以軟體動物為食。褶齒魚類曾被認為是銀鮫類的祖先,但證據不足。

生活方式

盾皮魚類是泥盆紀最占優勢的水生脊椎動物。許多盾皮魚都是掠食者。大多數盾皮魚生活在底部,因為骨甲實在太重。有些節甲魚類(節頸魚),生活在中上層水域,是敏捷的掠食者。目前已知最大的節甲魚,鄧氏魚( Dunkleosteus telleri),有8至11米長,被認為在全球範圍內有分布。目前在歐洲、北美、摩洛哥等地區發現了它的化石。有些小型的節甲魚,比如說Fallacosteus和Rolfosteus,有彈頭型的頭部骨甲,說明許多節甲魚都擅長游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